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
北京時間7月2日,大多數省份的高考早已經結束到了填志願報大學的時候了,考生們也開始了自己久違的假期,但是對於臺灣省來說,臺灣地區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才剛剛開始,而這一次臺灣省的考試可以說是在體型上有所創新,取消了作文等主觀題,語文試卷全部是選擇題,這是多少考生夢寐以求的試卷類型啊,甚至有的人表示為啥我沒有趕上這種好事呢,但是臺灣考生出了考場並沒有開心,反而表示這一次比以往都要難。
高考對於90後來說是一個美妙又痛苦的回憶,如果讓大家說高考這些科目中哪一個最難,很多人都會說是語文,一方面語文是第一個考的科目,大家的狀態還沒有出來,緊張讓很多人在語文這科發揮不太好,另一方面就是各種需要背誦的東西,尤其是古詩填空等讓大家高中三年都很頭疼,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頭疼的,最頭疼的是作文,或許是出題人也是需要絞盡腦汁,或許是選擇的角度越來越小,每一次作文的類型都不是很容易理解,而且還需要寫很多,這需要文學修養,而很多考生,尤其是理科生是不具備的。
筆者也是經歷過高考,在高考之前好多考生都會去幻想如果語文沒有作文該多好,而一些學習不太好的就會開玩笑的說,如果全部都是選擇題那多好啊,都不需要背誦,不會擲骰子都可以選擇答案了,這樣就可以多考很多分,不過大家都認為這是痴人說夢,畢竟語文考的就是文學素養,怎麼可能取消作文呢,但是這一次臺灣的考試就獨樹一幟將作文去掉了。
這張只有選擇題的試卷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取消了作文,所以對於文學素養的考量就放在了文章閱讀與賞析能力檢測,這部分題目佔了總題目的70%,而全卷中有一半是文言文,我們可以想像滿篇都是文言文,大部分都是閱讀理解和賞析,這些題目一點都不比作文簡單,尤其是文言文,對於文學素養低的就只能夠瞎矇了,畢竟作文怎麼都能夠寫出幾句來,文言文要是看不懂那是真的不懂。
臺灣高考語文可以說開創了一個先河,但是這種去掉作文的改善可以說是讚譽參半,作為經歷過高考的你們感覺哪一種更好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