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裡河,曾經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棲鳳河,雖是很美的名字,但人們習慣了三裡河這個易記易懂的稱號,棲鳳河就漸漸地被忘卻了。
春日的清晨,一人靜靜地站在三裡河畔,欣賞沿河的美麗風光。最讓人沉迷駐足觀看的,便是水中的倒影。
春日的三裡河靜靜地流淌著,水中倒映著小區高樓,農家小船的古樸典雅,現代建築的嶄新華美,楊柳搖曳於小橋流水,一切是那麼的寧靜、秀美、和諧。
因為無風的緣故,滿池河水波瀾不驚,碧綠如玉,澄明如鏡。河水中的世界,天色映照,山巒起伏,樹木參差;天藍,石白,樹綠,草色青黃。逼真的造型和色彩,清晰而文靜,水上的真實與水中的虛幻緊密銜接,讓人沉迷在夢幻般的世界裡。
水反映的是另一個真實的世界,是一個我們觸不到但水自己知道的世界。看似虛幻,實非飄渺,清澈見底,淨如空氣。水的心中無牽無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不更改不走樣,風吹後還是這般平靜。站在河邊,我陷入了沉思;人心若如河水這般乾淨,那世界該是怎樣的太平景象。
「未名湖邊楊柳發,離岸炊煙映晚霞,月中嫦娥慕人間。白鵝湖上遊,臥頸影獨憐。盼牽你手湖邊行,羨煞神仙。」行走在三裡河畔,最喜歡欣賞的還是楊柳在水中的倒影。
在春日的三裡河畔,楊柳苗條於山水之間,成排成排的楊柳集體對鏡梳妝。像一個個風姿綽約的女子,每一個季節,都要來到河邊對影自憐、孤芳自賞。這些靈動於河邊的女子,被風挑逗之後,就被三裡河水收藏進眼眶,天藍藍的明眸,被白雲裝飾了嬌羞,然後秋波蕩漾。
正在欣賞柳樹的倒影,只見幾隻野鴨從水面疾速飛過,濺起一層漣漪,驚得河邊的垂釣人一個趔趄,這畫面美得讓人忍俊不禁。
在湖心島拐灣處,一個扭曲身姿的楊柳倒影震撼了我,這便是楊柳的堅強品格的寫照。「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它是報春的使者;「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它是小年輕談戀愛的參照物;「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它又是文人懷才不遇時的發洩對象。君不見,楊柳只要還有一截枝,一片葉,它的倒影就不會消失,象一面不屈於苦難的旗幟,在河水中永駐。
欣賞著三裡河的春日倒影,不知不覺,夜幕已經降臨了。我忽然又想起我在《大美確山》畫冊裡讚美三裡河的詩句來:「三裡河畔好風光,碧波蕩漾柳成行。村姑浣紗河壩旁,高樓林立菜花黃。」
( 文/圖 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