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漢傳佛教訪日代表團訪問知恩寺、相國寺及靈雲院

2020-12-22 佛教在線

兩岸佛教界組成的中華漢傳佛教訪日代表團一行參訪京都的知恩寺

互贈禮品

代表團一行參訪日本臨濟宗相國寺派大本山相國寺

代表團一行參訪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靈雲院

合影留念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18年4月18日,由兩岸佛教界組成的中華漢傳佛教代表團,分別參訪了位於京都的知恩寺、相國寺及靈雲院。
是日上午10點至12點,代表團一行參訪日本淨土宗大本山知恩寺,受到該寺法主福原隆善長老、長谷雄良祐執事長、南祇隆宏法務部長、大河內良博總務長、勤息義照財務部長以及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館憲雄事務局長、淨土宗宗務廳社會國際局奈良生充等的盛情接待。

知恩寺是日本淨土宗的大本山。日本淨土宗是與中國佛教協會有著傳統深厚交往的主要佛教宗派之一,又是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始於1995年)日方主要發起單位和主要支柱宗派之一,迄今派遣了203次友好訪華團,1977年在日本佛教界中率先成立「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並出版了25期《日中淨土》雜誌,雙方相互派遣了20餘人次的訪問學者和留學生,其所屬佛教大學與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聯合定期舉辦了15次「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現任法主福原隆善長老,是中國佛教界的老朋友、好朋友,自1988年起先後擔任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副總裁,又曾擔任日本淨土宗佛教大學教授、名譽教授和校長等職,長期致力於促進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事業,為中日兩國人民和佛教徒友好關係的鞏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會曾於2016年10月授予福原隆善長老「中日佛教友好使者」、中國佛學院「名譽教授」榮譽稱號。

代表團一行在知恩寺御影堂以中國海潮音念佛法與日方同念彌陀聖號,回向念佛功德,祈願世界和平、人類幸福、中日兩國世代友好。福原隆善長老及代表團團長各自致辭,共敘中日佛教界友好往來與傳統法誼。福原長老在致辭中指出,日本淨土宗非常感念感恩中國的歷代祖師,尤其是唐代的善導大師,因為日本的淨土宗是由法然上人傳承自中國唐代善導大師而創建的。進而回顧了中日佛教界。湛如團長則全面回顧了中國佛教界與日本淨土宗教團長友好交流的深情厚誼,並肯定了日本淨土宗對中國佛教界在人才培養、祖庭修復、學術交流等三大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及取得的有效成果;並代表學誠會長誠摯邀請福原長老及日本淨土宗出席今年10月下旬擬在中國福建召開的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之後雙方互贈禮物、合影留念。代表團成員在知恩寺御影堂體驗百萬遍念佛之後,又參觀了知恩寺的寶物館及大住持。

是日下午2點至4點,代表團一行參訪日本臨濟宗相國寺派大本山相國寺,受到該宗派管長有馬賴底長老、佐分宗順宗務部長、中川弘道事務局長、山木雅晶財務部長等執事的熱情接待。

相國寺是日本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大本山,下轄93座寺院(含京都金閣寺、銀閣寺),與我國開封大相國寺是友好寺院。現任管長有馬賴底長老,對中國十分友好,長期致力於中日及世界友好交流事業,是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的日方主要發起人和主要成員之一,是中國佛教協會及已故趙樸初會長的老朋友。1992年,有馬賴底住持的京都相國寺與開封大相國寺結為「友好寺院」,這是中日佛教界締結的第一對友好寺院;2009年,有馬賴底擔任會長的「日中臨黃友好交流協會」及雲南省大理崇聖寺締結為「友好關係」,是中日締結的第三對友好寺院。

代表團在相國寺法堂誦經祈福後,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流。有馬賴底長老在致辭中提到其先後85次訪問中國,深情回憶與本會已故趙樸初會長友好交流的往事,強調「友好寺院」中國開封大相國寺所贈大鐘經常敲響。湛如團長指定來自禪宗祖庭趙州柏林寺的明海副團長代為致辭,肯定並讚嘆了有馬賴底長老在中日佛教友好交流所做出的大量實際工作,並代表學誠會長向長老及其負責的「日中臨黃友好交流協會」正式發出出席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的邀請。慈容團長則請慧傳副團長作了相應致辭。雙方互贈禮品後,代表團一行又參觀了相國寺住持院、承天圖美術館等。

是日下午5點至晚上7點,代表團一行參訪了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靈雲院,受到該院住持則竹秀南長老及雲林院久下保建、本光寺岡島南圭等住持的熱情招待。

靈雲院是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大本山妙心寺塔頭寺院,亦是其四大學派之靈雲派的本山,下設500餘座寺院。現任住持則竹秀南長老,長期致力於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事業。自2003年起,每年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即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舉行「中日祈禱世界和平法會」,參加當地政府組織的「和平集會」(自2014年改稱「國家公祭日」)。積極參加四屆「世界佛教論壇」、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與中國佛教協會舉辦四屆「中日臨濟禪學術研討會」。2005年9月2日,靈雲院與北京靈光寺締結「友好寺院」;2008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授予則竹「中日佛教友好使者」、中國佛學院「名譽教授」稱號。

賓主雙方在靈雲院先後同誦心經祈福祝願。則竹秀南長老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是其身體及心(信仰法脈上)的故鄉,深情活潑地回顧其與中國佛教界交往的點點滴滴。明海副團長代表湛如團長致辭,最後衷心祝願長老「壽逾趙州」;慧傳、明光兩位副團長又先後致辭。
晚上,代表團一行接受則竹秀南長老的盛情款待,享用了藥石晚宴。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兩岸佛教一家親——學誠會長率代表團訪問臺灣
    訪高雄光德寺  探望淨心長老  9月12日下午,學誠會長率領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前往臺灣高雄光德寺訪問。光德寺兩序大眾恭敬迎請學誠會長及眾位團員至大雄寶殿敬香禮佛,並請學誠會長為大眾講話。  學誠會長表示,長老以前積極參與國際佛教交流活動,能在許多場合見面,近來法體欠安,我們都十分關心掛念,所以此次到臺灣地區南部訪問交流,特別來看望長老。長老為臺灣地區佛教從過去日本影響下的世俗化狀態回歸中國漢傳佛教傳統作出過重要貢獻,在推行僧伽教育、弘法、文化、慈善等領域功績卓著。現今臺灣地區佛教界健在的前輩長老們漸少,可謂佛教之寶,更凸顯淨心長老在臺灣地區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 漢傳佛教上世紀傳入加拿大 現在發展成啥樣了?
    以地理行程區域劃分,規模較大的佛教團體如下: 在加拿大東部省份成立的漢傳佛教團體有:湛山精舍、正覺寺、佛光山、文殊講堂、淨化蓮舍、蓮航寺、安省法相學會、般若講堂、淨土講堂、無量光淨宗學會、普陀寺、佛聖堂、慈濟基金會、佛學明月居士林等等;在加拿大中部草原省份成立的漢傳佛教團體有:華心寺、華光佛堂、妙覺寺、觀音寺、普陀寺、淨宗學會、愛民頓佛光山、蓮因精舍、華嚴聖寺、卡加利慈濟基金會、卡城明月居士林等等
  • 2015-2020年,中國佛教協會與臺灣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
    2016年,中國佛教協會派團赴臺出席中臺禪寺開山住持惟覺長老圓寂追思讚頌大典活動;2017年,中國佛教協會組成由中國佛學院、閩南佛學院、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等11所佛教院校組成的中國佛教協會三大語系佛教教育考察團一行29人赴臺考察,先後訪問臺灣大學、華梵大學、圓光佛學院等9所院校,這也是近年來少有的以佛教教育為主的大型訪臺代表團。
  • 中華漢傳佛教訪日代表團大正大學訪問
    )   QQ:2326936829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轉8026  010-51656995祈福   佛教在線
  • 臺灣苗慄縣百人代表團訪問武漢
    臺灣苗慄縣百人代表團訪問武漢 2013年07月29日 13:42:00來源:長江日報 27日至31日,臺灣苗慄縣縣長劉政鴻、縣議長遊忠鈿率苗慄縣代表團一行103人來武漢市參觀訪問。昨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市長唐良智會見了代表團一行。   不少武漢人都知道漢口有條「苗慄路」,是兩地深厚友誼的見證。2006年我市13個行政區與苗慄各鄉鎮開始結對交流,今年5月我市與苗慄就經貿、農業、旅遊等籤署了系列合作協議。
  • 「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開題會在清華大學召開
    3月30日至31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開題會在清華大學召開。(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2018年3月30日至31日,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聖凱法師擔任首席專家的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 追思淨土宗創立因緣 日京都三時知恩寺展善導大師像
    佛教在線海外訊 近日,日本京都市上京區淨土宗知恩院派尼門跡寺院三時知恩寺,展示出四百多年前製作、最近修復的本尊「善導大師像」。據悉,此次展出「善導大師像」是紀念日本淨土宗宗祖法然上人逝世八百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以追思法然上人受善導大師著作影響而創立淨土宗的殊勝因緣。三時知恩寺屬日本淨土宗比丘尼御所之一,又稱入江殿。
  • 大陸佛教代表團一行到臺灣進行友好交流(圖)
    臺灣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心茂法師、秘書長修懿法師等親往機場迎接代表團一行臺灣中國佛教會在機場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佛教在線臺灣訊 應臺灣中國佛教會的邀請,2013年9月9日至14日,中國佛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組成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為團長,以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蔣堅永先生為顧問的大陸佛教代表團一行
  • 日本國際(日中)禪文化交流協會代表團赴雲南開展佛教交流
    >由日本國際(日中)禪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日本東北福祉大學校長大谷哲夫先生率領的日中禪文化交流協會代表團一行7人,於2019年6月24日至28日前往雲南開展佛教交流活動。中國佛教協會予以高度重視並安排國際部相關人員全程陪同代表團進行參訪交流活動。 代表團一行首先抵達雲南昆明拜訪雲南省佛教協會,參訪圓通寺、寶華寺等。在圓通寺,代表團一行受到了雲南省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圓通寺住持淳法法師及雲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康南山等的熱烈歡迎。
  • 【慈濟論壇】靜思堂舉行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發展、佛教全球化...
    由臺灣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明毓法師主持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10月2日上午,綜合座談一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發展<淑世理想>,由臺灣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明毓法師主持,參加與談的有這可說是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未來發展重點。
  • 本性法師:中國漢傳佛教國際化的經驗與教訓
    文/本性法師佛法西來,震旦流光,漢傳佛教自其誕生之始起,就與佛教國際化的歷程密切相關。中國漢傳佛教的產生,可以說就是印度佛教國際化的產物;而中國漢傳佛教的發展與繁榮,也伴隨著中國佛教國際化的浪潮。近代以來,隨著東西方文明間展開更加廣泛的交流,佛教國際化也迎來了一個新的階段。
  • 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赴臺出席2019年度中華國際供佛齋僧法會
    佛教在線臺灣訊 據中國佛教協會官方報導,應臺灣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邀請,2019年8月24日至30日,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增勤法師為團長,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相關方面負責人為顧問的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一行21人,赴臺出席2019年度中華國際供佛齋僧法會活動,並參訪臺灣主要的佛教場所和佛教組織,開展廣泛的佛教交流
  • 漢傳佛教究竟有多少分支?
    佛教尤其對東亞文化圈影響巨大,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引擎將佛教文化與中華本土的儒家和道家等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佛教在中國經過積澱和革新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有許多的分支,大體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類,大乘佛教分為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法華宗)、淨土宗、律宗、禪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賢首宗)、密宗(真言宗)等十一個派別,小乘佛教分為俱舍宗和成實宗兩大派別
  • 【校園動態】我院代表團赴臺灣地區高校訪問交流
    ,進一步推進學院內涵建設和轉型發展,提高學院辦學水平,為師生贏得更好發展機會和平臺,應臺灣優質教育協會和有關高校邀請,5月19日—25日,院長施昌海、常務副院長高雲帶領國際交流合作部、教學部、外語系、中文系、社科系和理工系等有關負責同志和教師,前往臺灣地區的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開南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南華大學、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和康寧大學等高校訪問交流,受到了上述學校領導和專家的熱情接待
  • 漢傳佛教院校進入招生季
    招生工作是育人之始,承擔著為佛教選才的重任,是培養佛教各層次人才的重要基礎,關係全國佛教發展大計。
  • 從佛教教育出發 第二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臺灣召開
    專注聆聽的與會學者(左起:融道法師、果鏡法師、顧立德教授、劉宇光教授)(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寶雲寺)弘揚漢傳佛教,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念茲在茲的使命,而佛教教育更關乎漢傳佛教未來的發展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2016年12月18至20日於臺中寶雲寺舉行,來自中國大陸、法國、美國及臺灣,香港等地區的近二十位學者,從佛教教育出發,討論漢傳佛教現代化的問題與危機,以及未來的契機和方向。如何於眾多大學中,建立佛教辦學的特色?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漢傳佛教傳教師與社區服務論壇」圓滿
    本性禪師、耀智法師與參加論壇的部分學者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福州開元寺)2019年5月3日至5日,「漢傳佛教傳教師與社區服務論壇」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行。論壇由美國漢傳佛教國際文教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與語言文化系共同主辦,美國漢傳佛教國際文教中心承辦,福州開元寺協辦。論壇開幕式由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與語言文化系主任格瑞杜特教授主持,美國漢傳佛教國際文教中心創會理事長、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禪師代表主承辦方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主任魏德東教授作論壇閉幕總結。
  • 漢傳佛教都有哪些重要節日?
    編者按:漢傳佛教都有哪些重要節日?佛菩薩節日有幾個?觀音齋期分別是哪幾天?小編在這裡提出幾個小問題:菩薩誕辰日期一般來自哪裡?可有經典依據?(圖片來源:資料圖片)佛教有許多節,我國漢族地區佛教的重要節日有兩個: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誕節,亦稱浴佛節。在這一天,寺院裡要舉行「浴佛法會」,僧眾們以香花、燈燭、茶果、珍餚供養佛像,並用各種名香浸水泡洗釋迦牟尼誕生像,作為對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紀念。二是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另稱中元節,民間習俗稱為鬼節。「盂蘭盆」是梵文的意譯,意思是「救倒懸」。
  • 泰國曼谷教育廳及泰國私立大學聯盟代表團來陝師大訪問交流
    3月7日上午,泰國曼谷教育廳及泰國私立大學聯盟代表團一行33人訪問我校。
  • 原美國陸軍第一位漢傳佛教宗教師--振冠法師
    第一版發表於2019年1月28日,當天就收到了一致的好評,和原文中的主角「振冠法師」的來信,經過本人的採訪和法師的同意,得到了一些一手材料的補充,於2年後-2021年1月28日再次梳理來紀念我與法師的巧遇。早在2016年,振冠法師還在哥倫比亞攻讀碩士學位時,他的身份就被媒體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