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都有哪些重要節日?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漢傳佛教都有哪些重要節日?佛菩薩節日有幾個?觀音齋期分別是哪幾天?小編在這裡提出幾個小問題:菩薩誕辰日期一般來自哪裡?可有經典依據?

目犍連看到母親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就去求佛救度。(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佛教有許多節,我國漢族地區佛教的重要節日有兩個:

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誕節,亦稱浴佛節。在這一天,寺院裡要舉行「浴佛法會」,僧眾們以香花、燈燭、茶果、珍餚供養佛像,並用各種名香浸水泡洗釋迦牟尼誕生像,作為對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紀念。

二是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另稱中元節,民間習俗稱為鬼節。「盂蘭盆」是梵文的意譯,意思是「救倒懸」。佛經傳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犍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就去求佛救度。釋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可使其母解脫。後來在這一天,寺院裡都舉行多種佛事活動,用來超薦歷代祖先。

除上述兩個節日外,漢傳佛教還有其他重要節日,如二月八日釋迦牟尼出家日,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涅槃日,臘月初八釋迦牟尼成道日,在這些重要節日裡,寺院也會舉行紀念活動。

另外,與諸佛菩薩有關的日子,寺院裡也同樣舉行紀念活動,比較重要的有:農曆七月三十,地藏菩薩生日,九華山地藏道場都會舉行盛大地藏會。二月十九為觀音菩薩誕辰日,六月十九為觀音菩薩成道日,九月十九為觀音菩薩出家日,觀音道場普陀山會舉行重大慶祝活動。

佛教節日:

正月初一日 彌勒菩薩聖誕

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 釋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九日 觀音菩薩聖誕

二月二十一日 普賢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 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聖誕

六月初三日 韋馱菩薩聖誕

六月十九日 觀音菩薩成道

七月十三日 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二十四日 龍樹菩薩聖誕

九月三十日 藥師佛聖誕

十一月十七日 阿彌陀佛聖誕

十二月初八 釋迦牟尼佛成道

觀音齋期:

正月初八

二月初七日

二月初九日

二月十九日

三月初三日

三月初六日

三月十三日

四月二十二日

五月初三日

五月十七日

六月十六日

六月十八日

六月十九日

六月二十三日

七月十三日

八月十六日

九月十九日

九月二十三日

十月初二日

十一月十九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

相關焦點

  • 漢傳佛教究竟有多少分支?
    佛教尤其對東亞文化圈影響巨大,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引擎將佛教文化與中華本土的儒家和道家等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佛教在中國經過積澱和革新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有許多的分支,大體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類,大乘佛教分為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法華宗)、淨土宗、律宗、禪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賢首宗)、密宗(真言宗)等十一個派別,小乘佛教分為俱舍宗和成實宗兩大派別
  •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有哪些主要的節日?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在中國的傳播。結合中國本土的文化氣息,後續出現了哪些主要的節日。又有哪些本土氣息和佛教文化相結合!四月初八:浴佛節佛延節也稱「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釋迦牟尼誕生的節日,也是佛教最大的節日之一。在漢族地區,一般以農曆四月初八為佛誕日。在這一天,佛教寺院裡一般要舉行「浴佛法會」,並舉行誦經法會,開展拜佛祭祖等宗教活動。
  • 本性法師:中國漢傳佛教國際化的經驗與教訓
    在重視平等開放與對話交流的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推動與加強中國漢傳佛教國際化,面臨著難逢的機遇與空前的挑戰。在此,筆者擬就中國漢傳佛教國際化的經驗與教訓入手,嘗試為漢傳佛教國際化的未來方向作一個展望。一、中國漢傳佛教國際化的經驗中國是佛教的第二故鄉,舶來品的佛教早已與中華文化血脈交融,並成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最重要力量之一。
  • 漢傳佛教院校進入招生季
    招生工作是育人之始,承擔著為佛教選才的重任,是培養佛教各層次人才的重要基礎,關係全國佛教發展大計。
  • 【慈濟論壇】靜思堂舉行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發展、佛教全球化...
    由臺灣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明毓法師主持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10月2日上午,綜合座談一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發展<淑世理想>,由臺灣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明毓法師主持,參加與談的有這可說是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未來發展重點。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漢傳佛教傳教師與社區服務論壇」圓滿
    論壇由美國漢傳佛教國際文教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與語言文化系共同主辦,美國漢傳佛教國際文教中心承辦,福州開元寺協辦。論壇開幕式由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與語言文化系主任格瑞杜特教授主持,美國漢傳佛教國際文教中心創會理事長、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禪師代表主承辦方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主任魏德東教授作論壇閉幕總結。
  • 從佛教教育出發 第二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臺灣召開
    專注聆聽的與會學者(左起:融道法師、果鏡法師、顧立德教授、劉宇光教授)(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寶雲寺)弘揚漢傳佛教,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念茲在茲的使命,而佛教教育更關乎漢傳佛教未來的發展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2016年12月18至20日於臺中寶雲寺舉行,來自中國大陸、法國、美國及臺灣,香港等地區的近二十位學者,從佛教教育出發,討論漢傳佛教現代化的問題與危機,以及未來的契機和方向。如何於眾多大學中,建立佛教辦學的特色?
  • 漢傳佛教上世紀傳入加拿大 現在發展成啥樣了?
    漢傳佛教正是隨著大量的華人移民傳入加拿大的。因此,進一步了解中國佛教在加拿大的傳播與發展,對於促進中加友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拿大的宗教歷史十分悠久和發達,其宗教文化和政治、法律、教育等制度緊密相關。正如英國學者指出的,宗教與國家的發展一直有著重要的關聯,現在仍在這個國家的精神﹑教育和醫療等各個生活領域起著重要的作用。
  • 「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開題會在清華大學召開
    3月30日至31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開題會在清華大學召開。(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開題會暨「觀念史與社會史視域下的漢傳佛教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丙所舉行。
  • 它們被稱作漢傳佛教禪宗「四大叢林」,香火旺盛,故事你可知道?
    它們被稱作漢傳佛教禪宗「四大叢林」,香火旺盛,故事你可知道?大家好,歡迎走進旅遊小常識。2000餘年的歷史演化,使得佛教信仰文化早已深入民間,「禪宗」是佛教中一個很重要的宗派,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被譽作漢傳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都有哪些故事吧!
  •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 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中國網5月18日訊四川峨眉山下,有一所學院與眾不同,那就是峨眉山佛學院。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峨眉山佛學院昌全法師不管在什麼場合,他都是心情愉悅、步履輕快、精神飽滿、談笑風生。
  • 原美國陸軍第一位漢傳佛教宗教師--振冠法師
    此後2年中法師在媒體的文章中冠有眾多標籤「美軍史上首位佛教傳教師」、「防彈武僧真人版」、「破冰人」、「創造歷史者」。事實上,這是對佛教不同部派、不同傳統和對美國陸軍傳教師系統的不了解所致。本篇結合與法師的書面對話、國內外媒體的報導和實錄,加上個人對美軍軍官體制的理解再次梳理還原「第一位美軍漢傳佛教宗教教師」 -- 1LT Zhen(振中尉)的軍旅之路。
  • 漢藏佛教的溝通:先要做好互譯工作
    漢藏兩個大藏當中,同一部經典兩地都有譯傳的也很多,我記得可能有5OO多種,可以把兩種譯本合訂起來,把經典中名相的藏漢譯語對照起來,漢、藏文的下面各自附上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對這部經這個名相的理解和注釋,那麼從中就可以相互了解漢、藏佛教各自對這部經典理解的異同,可以起到相互啟發和促進理解的作用。
  • 宏度法師在全國漢傳佛教規範傳戒開堂陪堂研討班結班儀式上作總結...
    佛教在線浙江訊 2011年7月13日14時30分,「全國漢傳佛教規範傳戒開堂陪堂研討班」圓滿舉行結班儀式。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主任宏度法師在結班儀式上作總結髮言。本次研討班歷時4天,共有來自全國漢傳佛教寺院的70餘位法師出席。研討班聆聽了傳印會長的重要講話和學誠副會長的專題報告,聽取了四位法師代表的經驗介紹,並就漢傳佛教戒法傳承、傳戒儀軌、引禮師職責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充分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討班有以下特點:一、承上啟下,意義重大。
  • 李向平:全球化視野中漢傳佛教的新媒體傳播方式
    編者按: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以「交流互鑑、中道圓融」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將於福建省莆田市舉辦。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教授向本次論壇提交論文《全球化視野中漢傳佛教的新媒體傳播方式》。
  • 第五屆聖嚴教育基金會「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臺灣桃園舉行
    第五屆聖嚴教育基金會「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臺灣桃園舉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2019年12月21日上午9時,第五屆聖嚴教育基金會「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臺灣桃園齋明別苑舉行。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
  • 全國漢傳佛教規範傳戒開堂陪堂研討班舉行結班儀式
    2012年7月13日下午14時,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浙江省佛教協會協辦、普陀山佛教協會承辦為期四天的全國漢傳佛教規範傳戒開堂、陪堂研討班在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舉行結班儀式。
  • 對話弘恩法師:漢傳佛教經典翻譯 中國僧眾不能缺位
    研討會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參與《中國佛性論》翻譯工作的山東大靈巖寺住持弘恩法師,對於當代漢傳佛教經典海外傳播現狀,弘恩法師表示:中國佛教積累了兩千多年的豐富義理,最應該發聲的是中國的佛教界,尤其是中國僧眾。
  • 美佛教學者蘭卡斯特赴佛光大學談當代美國漢傳佛教研究
    Lewis Lancaster)蒞校演講,主題有關當代美國漢傳佛教學術研究現況,並針對研究所學生們的各種學術研究問題給予詳盡解答,受到同學熱烈歡迎。蘭卡斯特教授列舉了當代美國四十多位著名的漢傳佛教研究者,包括:禪宗派系研究的John McCrea、淨土研究的Robert Sharf、明清時期北京佛教寺院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