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政府債務飆升之際,未來十年內澳洲民眾將仍然要為疫情危機所致的經濟影響買單。
據議會預算辦公室(PBO)預測,2031年澳洲仍將出現預算赤字,程度相當於2009年全球經融危機時刻。「疫情大流行對公共經濟產生持久性影響。」
PBO是澳洲國會一個獨立於財政部的機構,儘管明年澳洲將推廣新冠疫苗,但該機構對未來經濟復甦持悲觀態度。
PBO預測澳洲赤字達510億澳元(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PBO表示:「未來經濟發展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這取決於健康和經濟形勢。經濟復甦速度低於預期,政府在應對疫情或財政刺激相關的政策上投入大量的資金,都將減緩經濟發展,導致出現赤字及政府債務更高的結果。」
3月經濟停擺阻礙了澳財長Josh Frydenberg在本財政年度實現預算盈餘的計劃。2020-21年澳洲赤字達2137澳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
PBO表示:「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該數字比過去50年來最嚴重的赤字高出約2.5倍。」
與此同時,澳政府通過發放550澳元疫情補充金將JobSeeker補貼翻倍,且上調JobKeeper工資補貼至每兩周1500澳元。
PBO預測,2030-31年澳洲赤字達510億澳元,僅略低於2009年的548億澳元赤字,當時收入低於10萬澳元的人每人可領900澳元。
去年年底,PBO預測2020年代末澳洲淨債務將接近零。但現在預測債務將從2018-19年佔GDP的19%攀升到2023-24年佔GDP的44%,到2030-31年,預計這一比例只會小幅下降到41%。
澳財長Josh Frydenberg(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在10月的預算案中,財政部預測澳政府總債務將在2022年首次攀升至1萬億澳元以上,佔GDP的50%。
而澳洲西太銀行預測,2021年澳洲經濟增長4%。首席經濟學家Bill Evans表示,強勁的消費支出可能會促進後疫情經濟復甦,「這取決於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