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在市政領域的應用現狀和實例分析

2020-12-1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

本文對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進行了詳細介紹,並以成都市第一城市汙水汙泥處理廠一期工程為例進行了分析。臥式薄層幹化機單機處理能力大,安全性高,密封性好,廢氣量少,車間環境友好,基於臥式薄層幹化工藝在安全性、靈活性、經濟性等方面的諸多優勢,該工藝越來越多的應用於大型市政汙泥幹化項目中,可做為國內市政領域汙泥處理處置項目的優選工藝之一。

0 引言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汙水量不斷增加,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進度持續加快,導致汙泥產量大大增加,截止到2016 年底我國汙水處理量達到1.5億 m3/d,汙泥總量近 3000 萬噸,預計到2020 年以含水率80%計我國的汙泥產量將突破6000萬噸[1]。

在城市汙水的收集及處置過程中產生的汙泥,可能含有重金屬物質、病原體、病毒、微生物和大量的毒性有機物,如不加以妥善處理和處置,將給排放區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威脅人類健康。汙泥處理處置的問題已成為當前形勢下的突出環境問題[2-4]。

我國目前主要的汙泥處理方式包括濃縮、調理、脫水、幹化等,以濃縮、調理和脫水為主,幹化率尚處於較低水平。汙泥處置是指汙泥經處理後的最終去向,我國目前主要的汙泥處置方式有衛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燒後建材利用等,其中衛生填埋是最常用的方式,一方面由於有關標準越來越嚴格,另一方面受制於有限的可利用土地資源,幹化加焚燒的處理處置方式越來越普遍[5-6]。

1 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

汙泥幹化是利用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熱能或工業餘熱、廢熱,通過專門的工藝和設備,使汙泥中水份快速蒸發的一種工藝[7]。汙泥幹化對汙泥中的水分進行去除,從而達到乾燥汙泥、縮小汙泥體積、提高汙泥熱值的目的,同步實現汙泥的減量化和穩定化[8-9]。

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是目前我國汙泥幹化領域的主流工藝之一,它是利用飽和蒸汽或導熱油作為熱媒的間接加熱幹化工藝。

臥式薄層幹化工藝的核心設備是臥式薄層幹化機,由德國Buss-SMS-Canzler公司生產。Buss-SMS-Canzler公司成立於1919年,相關產品涉及石油化工、醫藥、食品及環境能源等領域,總部位於德國布茨巴赫,並在瑞士巴塞爾擁有完善的產品研發中心和試驗基地,是難處理混合物料熱分離解決方案及薄層蒸發技術的世界領先者,也是專業開發和生產用於乾燥高粘性物料處理設備的全球領導企業。

圖1 臥式薄層幹化機結構簡圖

圖1為臥式薄層幹化機結構簡圖,臥式薄層幹化機主要由外殼、轉子和葉片、驅動裝置三部分組成。外殼為壓力容器,其殼體夾套內可注入飽和蒸汽或導熱油作為汙泥幹化工藝的熱媒,材質為歐標的耐高溫鍋爐鋼,內壁作為與汙泥接觸的傳熱部分,提供主要的換熱面積和汙泥薄層的載體,其材質有多種材料可選,其中Naxtra700高強度結構鋼覆層廣泛適用於市政行業,防腐蝕性和耐磨性優於其他材料;轉子為一根整體的空心軸,其特殊的加工工藝可以確保轉子在受熱和高速轉動的同時不產生撓度,始終使葉片外沿與內壁的距離保持5-10mm,在轉子的轉動及葉片的塗布下,進入幹化機的汙泥會均勻的在內壁上形成一個動態的薄層,汙泥薄層不斷的被更新,在向出料口推進的過程中持續被幹化。

工藝流程:離心脫水後含水率80%-85%的溼汙泥通過車載運輸或管道輸送至溼汙泥料倉,料倉內部設有滑架,底部設有卸料螺旋和溼汙泥輸送泵。

溼汙泥輸送泵將汙泥輸送至幹化機入口,進入幹化機的汙泥被轉子上的葉片塗布於熱壁表面,葉片在對熱壁表面的汙泥反覆翻混的同時,還將其向前推送到出泥口。在此過程中,汙泥中水分被加熱蒸發為水蒸汽,水蒸汽在幹化機內部與汙泥逆向運動,由汙泥進料口上方的乏汽箱進入尾氣冷凝系統。

幹化機內產生的蒸發尾氣通過乏汽箱進入冷凝系統後,首先進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廢蒸汽通過水洗,水分從蒸汽中冷凝下來。少量不凝氣體(空氣和汙泥中揮發物)經過除霧器進行液滴分離後,由廢氣風機排出幹化系統,進入除臭系統或進入焚燒系統處理。自幹化系統排出的廢氣量極少,僅為系統蒸發水量的5%-10%,廢氣風機使整個幹化系統處於負壓狀態,避免臭氣及粉塵的溢出。

自幹化機產出的低含水率的汙泥通過輸送設備運至幹汙泥料倉或焚燒系統。當進行暫存時,設置汙泥冷卻器,將汙泥溫度由90℃降低到50℃以提高安全性,防止汙泥燜燃或自燃,隨後依次通過卸料閥和刮板輸送機送至幹汙泥料倉儲存。當後續接焚燒系統,可通過輸送設備直接與焚燒系統串聯。

臥式薄層幹化工藝可通過汙泥中的蒸發水實現系統內自惰性化的要求,在開機及緊急情況下採用低壓蒸汽、新鮮水或氮氣作為幹化系統的惰性化介質。在乏汽箱出口設有氧含量分析儀,通過對幹化系統內氧含量的控制,實現汙泥幹化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工藝優勢:

1)安全:系統密閉性好,始終維持-0.5到-1kPa的微負壓,無臭氣和粉塵外溢;系統可自惰性化並設置多種惰性化手段,市政項目中氧含量控制在5%以下;應用歷史上無任何安全事故。

2)靈活:適用領域廣泛,適用多種類型汙泥,可接受進泥含水率65%-90%的溼汙泥;可生產多種含固率產品,出泥含水率可在10%-65%之間選擇;體積負荷低,啟停和排空時間短,再次啟動無需清掏作業。

3)經濟:蒸發效率高,每平米每小時蒸發水量可達45kg以上;市政項目上可與其他系統結合(如消化系統),實現80%以上的高效率熱能回收;維護成本低,每年僅需1次5-10天的年檢;臭氣量極小,處理費用低;全自動化控制,低監控需求。

4)簡單:設備數量少,佔地空間小,操作控制簡單;無載氣循環,無汙泥返混;按照《壓力容器檢修規程》各類幹化機需進行周期性內壁檢測,薄層幹化機檢修無需其他吊裝設備,檢修方便且高效。

2 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在市政領域的應用現狀

截止到2019年9月,臥式薄層幹化工藝在國內共有29個業績,共63臺臥式薄層幹化機,其中市政項目有17個共50臺幹化機,表1展示了近幾年臥式薄層幹化工藝在市政項目中的典型業績。

表1 臥式薄層幹化工藝市政項目近期典型業績表

3 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在市政領域的實例分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城市汙水汙泥處理廠工程,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建設規模含水率80%溼汙泥處理量400t/d,接納成都市中心城區9座汙水處理廠所產生的脫水汙泥,在該汙泥處理廠集中處理,包括臥式薄層汙泥幹化系統、鼓泡式流化床汙泥焚燒系統、溼汙泥接收儲存系統、臭氣處理系統等,表2為該工程汙泥幹化系統主要參數表。

表2 成都項目一期工程幹化系統主要參數

圖2 成都項目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流程圖

圖2為成都項目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流程圖,溼汙泥通過汽車衡稱量後卸車至地下接收料倉,然後通過卸料螺旋和螺杆泵輸送至溼汙泥儲存倉,隨後溼汙泥通過卸料螺旋和螺杆泵被輸送至薄層幹化機,螺杆泵為變頻設備,可靈活控制進入幹化系統的汙泥量。

含水率80%的溼汙泥進入幹化機後,溼汙泥被塗布在內壁表面,形成汙泥薄層,幹化機轉子上分布有不同形式的葉片,在葉片的塗布、混合、推進作用下,汙泥在幹化的同時被輸送到幹汙泥出口,幹化後的汙泥含水率約65%,通過溜槽落入半乾汙泥料倉。半乾汙泥料倉下方設置卸料螺旋和柱塞泵系統,半乾汙泥通過柱塞泵輸送至後續焚燒系統。

自幹化機產生的蒸發尾氣與汙泥逆向運動,自幹化機上方的乏汽箱進入後續尾氣冷凝系統,蒸發尾氣在冷凝器內在噴淋水作用下被噴淋冷凝下來,不凝氣體進入到後續除霧器中,在除霧器中進行液滴分離後,最終尾氣通過風機排出幹化系統,進入臭氣處理系統當中。

表3 成都項目一期工程單條幹化線公用工程消耗表

表3為成都項目一期工程單條幹化線公用工程消耗表,臥式薄層幹化系統所用到的公用工程條件主要有飽和蒸汽、中水、儀表風、循環冷卻水、新鮮水。幹化系統所用蒸汽主要來自於焚燒系統,車間內還設有補充熱源系統,正常運行工況下,整套系統可實現自給自足,無需外來蒸汽僅靠焚燒系統產生的蒸汽即可滿足幹化系統的需要。

表4 成都項目一期工程單條幹化線三廢排放表

表4為成都項目一期工程單條幹化線三廢排放表,廢水部分主要為使用中水噴淋洗滌蒸發尾氣後的噴淋水,COD約為230mg/L,SS約為15mg/L,這部分汙水返回到汙水處理場進行處理。臥式薄層幹化系統密封良好,廢氣產生量少,廢氣進入臭氣處理系統當中集中處理。幹化後的汙泥通過柱塞泵輸送至下遊焚燒系統處理。

成都市第一城市汙水汙泥處理廠工程自2013年起已經連續穩定運行6年多,平均運行負荷在105%-110%之間,年運行時間可達8000h,每年規律性地進行1次5~10天的預檢修,幹化系統處理量和蒸發水量始終滿足性能要求,臥式薄層幹化系統密封性極好,現場環境友好,在整個成都市汙泥處理處置領域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成都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城市生態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可為國內同類汙泥處理處置項目提供參考。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詳解
    項目技術工藝/解決方案概述(1)技術工藝/解決方案名稱及原理技術工藝: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原理:臥式薄層汙泥幹化工藝屬於間接熱幹化工藝,幹化機主要由外殼、轉子及葉片、驅動裝置三大部分組成,外殼為壓力容器,其殼體夾套間可注入蒸汽或導熱油作為汙泥乾燥工藝的熱媒,內筒壁作為與汙泥接觸的傳熱部分,提供主要的換熱面積以及形成汙泥薄層的載體,其材質有多種材料可選
  • 汙泥幹化焚燒技術研究及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 汙泥處理一直是環保領域的重要課題,焚燒是汙泥處理的最終途徑。闡述了汙泥間接幹化設備和主要焚燒設備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以及幹化機和焚燒爐的應用現狀,同時介紹了現有的汙泥幹化焚燒一體化工藝流程及成功案例。
  • 市政汙泥幹化熱解工藝分析與熱平衡模型的構建
    市政汙泥幹化熱解工藝分析與熱平衡模型的構建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國內外有關汙泥熱解技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固定床和流化床等特定處理單元內的熱解動力學、熱解特性以及產物特徵等方面,且實驗室規模的熱解研究往往只聚焦在熱解單元,對於汙泥熱解系統的運行過程、尤其是熱解系統的核心問題
  • 應用工業蒸汽熱幹化技術治理汙泥
    1 園區汙泥現狀及危害目前園區汙水處理廠每天的汙水處理量平 均為20 萬t ,約產生200t 汙泥,由於一直沒有 找到合適的處置方式,大部分自建廠以來就臨 時堆放在廠內的發展用地上,數量已達1 5 萬t 。 預測未來5 年內,如不能建立及時安全處置汙泥 的方法和機制,汙泥量將持續增加到65.52 萬t 。
  • 中國給水排水2019年中國城鎮汙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普拉克環保系統(北京)有限公司、廣東力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恩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環球中科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晟啟能源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同臣環保有限公司、 上海復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國際水協汙泥專家委員會等單位決定舉辦「2019年中國城鎮汙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屆)」。
  • 未來市政汙水處理技術路在何方?以微藻-菌顆粒汙泥工藝為例
    未來市政汙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一直為環境研究領域的熱點和焦點。未來市政汙水處理技術應具備怎樣的特質?目前普遍採用的汙水處理技術(如活性汙泥法)離這些特質有多遠?
  • 淺談油田含油汙泥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現狀分析
    各大油田為了解決含油汙泥的排放和處理問題,制定了相關標準制度,建立了含油汙泥處理站,實現了油田含油汙泥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本文對油田含油汙泥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現狀進行了分析。含油汙泥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其中的石油類組成部分會發生揮發,致使油田相關區域空氣中的烴的總濃度超過國家標準,到處散落和隨意堆放的含油汙泥還會汙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中石油類和COD等指標嚴重超過國家標準。在含油汙泥中還存在很多石油類、苯系物、酚類、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甚至其中含有某些致病、致癌、致畸性、致突變等不良作用。本文對油田含油汙泥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現狀進行了分析。
  • 濰坊臥式廢氣洗滌塔設備的操作率很高?
    濰坊臥式廢氣洗滌塔設備的操作率很高?   濰坊臥式廢氣洗滌塔設備的操作率很高?  並且它比活性汙泥池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耐衝擊性能好,出質穩定,不會產生汙泥膨脹。
  • ANAMMOX(厭氧氨氧化)的工藝發展及工程應用!
    目前該工藝在處理市政汙泥液領域已日趨成熟,位於荷蘭鹿特丹Dokhaven 汙水廠的世界上首個生產性規模的ANAMMOX 裝置容積氮去除速率 (NRR) 更是高達9.5 kg N/(m3·d)。此外,ANAMMOX 工藝在發酵工業廢水、垃圾滲濾液、養殖廢水等高氨氮廢水處理領域的推廣也逐步開展,在世界各地的工程化應用也呈星火燎原之勢。
  • 一文讀懂亞洲最大的上海白龍港汙泥幹化焚燒工程的工藝設計...
    白龍港汙水廠內已建 204 tDS /d 厭氧消化汙泥處理設施,採用汙泥濃縮、厭氧消化、脫水、幹化工藝,利用汙泥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作為汙泥中溫消化及汙泥幹化處理的熱源,消化後部分汙泥進行幹化處理,並已於 2011 年投運[1 - 3]。
  • 視頻AI場景數據應用實例分析
    《視頻AI場景數據應用實例分析》前言 用戶時間正快速從圖文向視頻進行轉移,視頻總流量成幾何級增長並且流量分布呈多中心化的狀態,目前移動影音類影音達36.6萬個,而全網415萬個APP正在快速普及視頻功能。
  • 張曉春:結緣「汙泥」破解世界難題
    但在開發區,有這樣一個人,他選擇和汙泥打交道,投身汙泥治理領域整整10年,終於將「汙泥無熱幹化技術」研發成功並實現應用,真正將汙泥變廢為寶。他就是秦皇島尼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春。「汙泥不但可以腐敗發臭造成大氣汙染,還會影響土壤和水體,是一種嚴重破壞環境的汙染物。」張曉春告訴記者,由於汙泥中水的佔比可達80%以上,面對如此高的含水率,傳統汙泥處理辦法只能是加熱幹化。而在汙泥加熱的過程中,不但會有高耗能,還會產生大量臭氣,所以很多地方都對市政汙泥採用「填埋」方式處理。
  • 與「汙泥」打交道的人
    帶著這份責任感,進入環境工程領域之後,張曉春從零做起,做了12年有關水處理的研究,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現汙水處理之後產生的剩餘汙泥又成為新的固體汙染物,對生態環境造成持續的汙染和損害,於是2010年以來,他投身到剩餘汙泥處理處置的研究中。
  • 與時俱進|國外汙泥幹化技術的進展
    與時俱進|國外汙泥幹化技術的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汙泥幹化技術簡介早在20世紀40年代,日本和歐美就已經用直接加熱鼓式乾燥器來乾燥汙泥。原理為傳導或接觸加熱,代表設備有螺旋、圓盤、薄層、碟片、槳式等;(3)熱輻射加熱式。有帶式、螺旋式等。3、汙泥幹化技術的進展下面結合在美國的實際考察結果,就汙泥幹化的一些技術要點,簡要介紹市場主流幹化技術和設備的進展情況。
  • BIM應用實例分享:杉板橋路市政改造項目的BIM應用及探索
    1、項目簡介杉板橋路市政改造項目起於成都市杉板橋路二環路口,止於三環成南立交輔道,建設內容包括道路、橋梁、隧道工程、慢行地下人行通道、跨鐵路橋梁、綜合管線工程和附屬工程等,主要為相交道路改造(現狀既有二環匝道改造、二環至現狀五岔口下穿道路快速化改造、成南高速新增輔道、楓丹路下穿隧道),區域交通優化
  • 磷化工藝與陶化工藝的應用淺析
    陶化工藝陶化工藝常用於鍍鋅板、熱鍍鋅板、鍍鋁鋅板、冷軋碳鋼板、3 ~6系鋁板以及不鏽鋼304、410、430的前處理工序,其處理流程為:預脫脂→主脫脂→水洗→水洗→陶化→水洗→水洗→乾燥→噴塗。陶化屬微渣或無渣處理,幾乎不涉及對噴淋設備的清理和維護,排放物和淤渣無磷無渣無毒害及重金屬;磷化沉渣量不超過 2.5g/m2,陶化沉渣量不超過50mg/m2。⑸ 磷 化 工 藝 pH為2 ~3,陶化工藝pH為4.8~ 5.5,陶化工藝酸鹼性指標明顯低於磷化工藝。
  • 汙泥堆肥項目中除臭技術的選擇與設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通過介紹汙泥堆肥(生物幹化)項目臭氣治理現狀,闡述了除臭問題是制約汙泥堆肥技術推廣應用的關鍵。對比各種除臭技術,分析汙泥堆肥臭氣成份後,得出結論:化學生物組合除臭工藝與植物液除臭工藝相結合是適合汙泥堆肥項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