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其實已經提到了弘曆的狠,但是我們好像漏掉了幾期,現在補上,那就是老八胤禩八王議政逼宮時,為什麼躺在擔架上的病秧子老十三胤祥仍然能控制兵權?
《雍正王朝解密》105:雍正王朝中最驚險的一幕,躺擔架上的老十三胤祥靠什麼控制兵權?
一、
先解釋一下這件事發生的背景:
雍正帝即位以後,大力推行新政,新政主要包含從原先的人頭稅制度變成了攤丁入畝,把原先士紳不用當差不用納糧改成了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再有就是火耗歸公。
前面我們也解釋過為什麼要改革,就是沒錢嘛,如果按照人頭稅收稅,那麼富人跟窮人交的錢一樣多,窮人只能賣房賣地,富人再買房買地,最終的結果是貧富差距異常大。畢竟那時候主要農業為主,所以攤丁入畝這個政策還是非常有利發展的,只不過傷害的是有很多房子很多田地的人。
再有就是士紳一體納糧,本來那時候的秀才啊,舉人啊,都不用當差和納糧的,但是這項政策出來以後,不管你是誰,都需要交稅,這次傷害的幾乎是所有的讀書人和官員以及滿人。
火耗歸公這個政策主要是減免稅負的,因為那時候運輸糧食和銀兩是有損耗的,這個損耗是算到老百姓頭上的,所以各地方就胡亂多收稅。而雍正帝即位後把這項損耗算到公家,這樣地方官員就不能以此為由搜刮民脂民膏了。
這三項新政田文鏡和李衛搞的非常紅火,尤其是田文鏡,於是雍正帝打算表揚田文鏡的同時,繼續乘勝追擊,去整頓一下旗務。
而這項政策一出,雍正帝等於是把所有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而老八胤禩也忍無可忍,聯合四大旗主,還有弘時和隆科多,玩了一次八王議政逼宮。
在逼宮發生的當天,老十三胤祥躺在擔架上去上朝,結果無意中聽到了弘晝的一句話,感覺不妙的他馬上去了豐臺大營。
二、
那麼老十三胤祥明知豐臺大營已經被老八胤禩的人控制,他一個病秧子之體去了,怎麼有信心控制局面呢?
這就需要我們分析老十三胤祥對軍隊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雍正朝的老十三胤祥是怡親王,對京外兩營的軍馬有絕對的控制權,除了皇帝,他最大。即使在康熙一朝,老十三胤祥對豐臺大營的控制力也是不一般。
在康熙帝彌留之際,老四胤禛就跟鄔思道商量,看看是否能讓老十三胤祥指出軍隊中哪些人可用。
當時的鄔思道就給老四胤禛分析道:
「十三爺多年帶兵,現在的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和步兵統領衙門,一半的軍官是十三爺使出來的。」
而當老四胤禛騙過看守被圈禁的老十三胤祥的小太監後,跟老十三胤祥碰面,此時被關押了十年之久的老十三胤祥仍然說出只要把他放出去,老八胤禩再多的人馬他也不怕。
能有這底氣說這話的人,自然有足夠的信心控制京郊兵馬。
再有就是老十三胤祥控制軍隊的人有一套自己的手段,比如雍正帝即位當天,老十三胤祥飛奔到豐臺大營。老十三胤祥對那些人的分析是十分恰當的,人嘛,無外乎追名逐利,哪條路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那就選哪條路。
所以當時老十三胤祥對付那些人他是採取的,對造反的將軍恐嚇,如果仍然不服,則殺,對於意志不堅定的將領予以拉攏,而對於自己這邊的將領馬上升官獎賞。就這樣,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老十三胤祥就接管了豐臺大營。
三、
等到了雍正朝,老十三胤祥對京郊二營的控制力更強。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雍正帝是出了名的小心謹慎,難道他不防老十三胤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