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湯陰》時訊704期(報紙電子版)

2021-02-22 湯陰發布

湯陰縣

「三治」融合激發鄉村活力

 

以法治「定分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以自治「內消矛盾」。近年來,湯陰縣積極探索德治、法治與村民自治三結合的縣域治理新實踐、新路徑,推進新時代縣域五個文明高質量發展。為提高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湯陰縣堅持培訓培育提升工作主線,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引起共鳴,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2018年,湯陰縣匯聚全縣之力,強力實施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長虹路北棚改一期工程,拆遷面積32萬平方米,搬遷群眾1984戶,搬遷速度之快、幹部作風之優、群眾配合之好前所未有。

「籤約前,我們不打招呼,在湯陰縣走訪了三天,湯陰縣政務環境清新,民風淳樸,環境非常好。」西安國維澱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石玉寶回憶起年產16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落戶的情形記憶猶新,「籤約到現在快一年了,事實證明選擇湯陰縣是明智之舉。」

「德治+」:強大的精神支撐

今年春天,湯陰群眾最喜歡到人和公園、城南公園、迎賓公園,在踏青賞花的同時,感受著湯陰千年古縣文化的厚重。

湯陰縣堅持充分發揮「德治+」多形式教育作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大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以「精忠報國·厚德傳家」為主題,舉辦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嶽飛主題大型詩文朗誦會、中華武術嶽家拳邀請賽;組織《滿江紅》千人大合唱和《易經》《詩經》經典誦讀;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編印具有湯陰縣特色的系列校本教材;讓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感知、認同和接受,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等傳統美德轉化為自覺追求和行為。

除了歷史文化,湯陰縣還圍繞人民路示範街、公園廣場及各街道社區、各行政村道路兩旁,運用公益廣告、道旗、中國結燈箱等形式,集中展示嶽鄉榜樣。近兩年來,累計選樹各級各類、各行各業榜樣模範2000餘人。

「法治+」:推進文明的利器

3月19日晚,73歲的湯陰縣城關鎮東關村村民石希花揣上筆記本,出家門,拐個彎,走進村裡的農民夜校。年逾古稀,為何痴迷學習?石希花說:「這是這個月的第二次課,法律講堂,今天聽聽這婚姻法,回去要給家裡孩子講講,把俺家的關係處得更和睦。」

如今,法律知識進「農民夜校」已是湯陰縣各個村的「標配」。湯陰縣組織律師「送法下鄉」,深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進農村(社區),實現了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從而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保障群眾及時有效獲得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改善農村執法狀況,全面啟動「一村一警」工程,零距離接受群眾報警求助,依法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讓農民信仰法律、認同法律,形成人人守法依法的良好局面。

湯陰縣整合農村法治力量,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全面加強了縣、鄉、村、組矛盾調解糾紛化解平臺建設,全縣2703名調解員持證上崗深入村莊巡迴調解,案件當事人「有理當堂辯、是非大家評」。

「自治+」:人人參與、人人共享

不久前,伏道鎮夾河村兩戶人家因耕地邊界問題產生糾紛,村裡的「新鄉賢」奔走於兩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兩家人握手言和。

湯陰縣積極探索新時代鄉村自治新樣板,豐富「自治+」的形式和內容,成立了鄉賢參事會,主要吸納村裡老黨員、老教師、復退軍人、經濟文化能人、道德模範等人才,利用「新鄉賢」的號召力和帶頭作用,在村內商議解決集體事務、公共事業和民間糾紛。通過構建組、村、鄉鎮三級聯動機制,形成政府與村級組織良性合作、共治共享的關係。

「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圍坐在一起,將村裡大事擺上檯面,傾聽村民呼聲,回應村民期盼,接受村民監督。這是湯陰縣「接地氣」的鄉村治理制度。

湯陰縣在去年圓滿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選優配強村委會班子的基礎上,完善了民主議事制度,通過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黨群聯席會議,健全村務監督機構,規範村務公開,逐步實現農村協商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紮實開展黨員「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活動,實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積分評星動態化管理和發放農村黨員分層量化手冊等,有效實現村民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秦名芳 宋豔麗)  

 

 

我縣召開「三治」結合促進 縣域治理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4月11日,我縣召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促進縣域治理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邀請安陽工學院、安陽師範學院、安陽市委黨校相關專家學者為我縣「三治」結合工作進行把脈指導。縣領導劉明強、李月亮、李冬躍及部分鄉鎮、縣直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和農村黨支部書記參加會議。

會上,我縣與會代表立足自身實際,匯報了推動「三治」結合工作的實踐做法和遇到的困難問題。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後,安陽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丁文恩教授、安陽師範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呂俊傑教授、安陽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王勇教授、安陽市委黨校基礎理論教研部徐春蓮教授分別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交流發言,為我縣下一步深入推進「三治」結合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

縣委副書記劉明強在講話中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衷心感謝大家為湯陰做好「三治」結合工作把脈問診、提供指導,並表示將認真梳理匯總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堅持完善提升,更好推動實際工作。同時,他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認識「三治」結合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時代價值、基本特點,吃透精神、掌握要旨、積極作為,推動我縣「三治」結合工作持續深入開展。要整合資源、探索實踐,緊密結合湯陰特點,創新推動「三治」結合的實施路徑,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推出更多給力、有效的「湯陰舉措」,創造出更多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湯陰經驗」。要協調聯動、形成合力,切實把推動「三治」結合當作一項系統工程,多方配合、各方聯動、集中攻堅,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加快建設新時代自信自豪幸福湯陰作出積極貢獻。(杜鵬)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白營樣本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一個嶄新課題,面對這道只有答題原則、沒有標準答案的考題,湯陰縣白營鎮建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全鎮26個行政村都有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隨著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白營鎮正努力走出一條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創新路徑。

和諧搬遷背後的故事

今年3月,湯陰縣302省道兩側綠化、亮化工程啟動,道路控制紅線外延23米以內的所有土地、房屋及附屬物都被列入搬遷範圍。3月17日,搬遷工作啟動第一天,白營鎮就有107戶農戶籤訂了搬遷協議,籤約率95%,其中,北陳王村17戶搬遷戶全部籤約,搬遷範圍內的房屋也在當天全部拆除。徵地拆遷工作在很多地方被認為是難啃的「硬骨頭」,白營鎮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完成和諧搬遷,這背後是什麼力量在推動?3月29日,記者趕赴白營鎮一探究竟。

當天上午,北陳王村黨支部書記張來賓得知記者的來意後,直接把記者帶到了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我們就是在這裡給搬遷戶做思想工作的。」原來,該鎮徵地搬遷工作剛一啟動,村「兩委」就召集搬遷戶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講起了搬遷政策,得到搬遷戶的積極配合。

「302省道兩側實施綠化、亮化,沿線群眾都是受益者,家門口的風景會越來越美,搬遷工作咱們必須支持。」採訪中,在村裡有5間門市的張大軍告訴記者,村裡的17戶搬遷戶之所以主動籤訂了搬遷協議,就是因為村民經常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交流思想,村「兩委」幹部主動傾聽群眾呼聲,對群眾提出事關村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也都虛心接受,這樣的交流結果自然讓村民的眼界更寬、看得更遠,村裡的大事小情也不再只盯著個人利益考慮了。

北陳王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在湯陰縣第一家掛牌的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也是白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的有力證明。該鎮黨委書記李明說,此次和諧搬遷凸顯了農民素質整體提高,這得益於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對農民群眾的教育引導。如今,白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已成為凝聚民心的「強磁場」,農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提升了,很多鄉鎮工作中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記者點睛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要延伸到哪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直接面向群眾,要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必須抓住鄉鎮工作的關鍵點,把準農民群眾的關切點,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用真心換民心,這樣才有利於激勵廣大農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一塊牌匾裡的家風故事

在白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鄉賢民俗館,一塊「為國立功」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木質的牌匾充滿年代的滄桑感,上面的字跡因為年代久遠而模糊,仔細辨認,左邊寫著「湯陰縣白家營鄉人民政府贈」,右邊寫著「李春花同志立功紀念」,最下方寫著「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五日立一等功」。牌匾的主人李春花是一名抗美援朝志願軍,曾在戰場榮立一等功,遺憾的是老人已在20多年前過世。

經多方打聽,4月2日,記者聯繫上了李春花的大兒子李希平。李希平依稀記得,父親在世時,一直把這塊牌匾當寶貝掛在客廳。用李希平的話說,父親李春花經常給自己的子女上政治課,講他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故事,並把牌匾上的「為國立功」4個字作為家訓,教育子女要愛國奮鬥,建功立業。

「這塊牌匾是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的生動教材。」該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郭婷婷感慨地說,白營鎮不但有李春花這樣的戰鬥英雄人物值得我們紀念,《湯陰縣白營鎮好家風彙編》還收錄了67個普通農家的家風故事,此外,26名有文化、做表率、投身家鄉建設的鄉賢人士照片登上了白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鄉賢榜」,引導農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

李春花的家風故事彰顯了愛國奮鬥精神,不僅給他的後人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白營人建功立業新時代。正是這些榜樣的力量,匯聚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涵養鄉風文明的縮影。據統計,去年,白營鎮共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300餘次,各村記錄的好人好事共計3956件,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鄉村傳播了主流價值,弘揚了時代新風,增強了農民的文化自信。

記者點睛

文明實踐,旨在文明,貴在實踐。好家風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有助於培育農民向上向善的力量。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更是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只有將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內核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才能實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家門口的紅色學堂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白營鎮引起強烈反響,各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利用農民夜校課堂,講起了農民聽得懂的理論宣講課。

「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表了重要講話,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三農』課,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我們應從哪些方面努力?」在農民夜校課堂上,白營村黨支部書記袁翠英向農民夜校學員拋出了問題。「我認為種地的時候要少用農藥、化肥。」「我認為要搞好村裡的綠化、美化工作,我們都喜歡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的『四美鄉村』。」村民暢所欲言,生動解讀了自己理解的綠色發展理念。「這樣的宣講接地氣,讓我們在輕鬆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學到了很多新思想、新知識。」村民徐麗娜說。

白營鎮藉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深化農民夜校學習,用農民聽得懂的語言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的政策,每一場宣講都如春風化雨,增強了基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據統計,白營鎮去年開展夜校學習共計2395場,參與人數達5萬人。今年1月,白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學術報告廳也正式開課,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學習12次。

採訪即將結束,白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標誌在春日暖陽中熠熠閃光:這是一個充滿動感的藝術字——「文」,它代表了文明和文化,從小房子、心形設計元素來看,像是一個人懷揣一顆赤誠之心,快速跑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學習,是的,這裡就是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

記者點睛

新時代文明實踐既要「接天線」,也要「接地氣」。辦在農民家門口的紅色學堂,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開展理論宣講,這說明只有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才能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送入千家萬戶,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李劍波 黃亞明 文/圖) 

 

 

縣領導督導春季集中開工項目

 

4月11日,縣委副書記劉明強對春季集中開工重點項目進行督導。縣領導王新有及項目落地鄉鎮、縣商務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劉明強一行先後深入到甘源食品、黑五類北方生產基地、安井食品、中農大、博農利、豫鑫木糖醇、華能熱電等項目現場,詳細了解項目手續辦理進度、項目推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工程建設進度等情況。劉明強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四級分包」項目服務機制,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氛圍;項目建設方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張新星)

 

近年,韓莊鎮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現代都市休閒農業,為農民增收致富拓寬了渠道。圖為4月10日,遊客在韓莊鎮七星採摘園油菜花田拍照留念。(郭曉芳 攝) 

相關焦點

  • 【報紙】《新湯陰時訊》電子版602期
    (郭天凱)宋慶林等縣領導與湯陰籍全國人大代表葛樹芹座談交流   3月21日,縣委書記宋慶林到宜溝鎮向陽莊村與湯陰籍全國人大代表葛樹芹座談交流。縣領導高峰、林文國、李月亮,以及部分鎮村幹部參加座談。  座談中,宋慶林說,葛樹芹同志從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成長為全國人大代表,凝聚著辛勤工作、無私奉獻和艱苦付出,充分體現了我縣基層黨員幹部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以實際行動在全國展現了湯陰風採,樹立了湯陰形象,是50萬湯陰人民的驕傲。宋慶林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兩會」精神,更好指導全縣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 《新湯陰》時訊730期(報紙電子版)
    (閆悅)  鄭州湯陰商會召開第二次執行會長會議7月12日,鄭州湯陰商會召開第二次執行會長會議。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威參加會議。王威在講話中對鄭州湯陰商會近年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向與會會員單位作了湯陰縣情、招商引資推介。
  • 湯陰小夥捐資50萬元為哪般?
    作為新一代年輕人,我現在日子過好了,就要回報社會,造福鄉親。」之前,索鵬林只是親情上對嬸子噓寒問暖,現在他經濟上獨立了,不但作主將嬸子家的房屋裝修一新,還為嬸子購買了一臺52寸的液晶電視。黃新花說:「鵬林這孩子懂事又孝順,這不,這兩天他又讓人給我安裝了一臺空調。」
  • 電子版報紙
    這裡向大家提供部分報紙電子版的網址。近半個月來,搜集了數百個中外報刊的網址,但遺憾的是,很多網址都是徒有虛名,無論如何也進不去。下面這些網址都是本人成功瀏覽過的。如有時間,您也不妨一試。因為有文章在前,又都是報紙的網址,就不作詳細的介紹了。但希望以後投稿的朋友們注意,一定要提供網站的簡要介紹。
  • 柬埔寨首份純電子版中文報紙創刊
    原標題:柬埔寨首份純電子版中文報紙創刊  新華網金邊3月27日電 柬埔寨首份純電子版中文報紙《吳哥時報》27日正式創刊,為當地華僑華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信息平臺。   在柬埔寨,由於交通不便,紙質媒體很難送達偏遠地區,同時,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們越來越多地用手機通過網絡獲取信息。
  • 人民日報電子版取消收費 閱讀往期報紙卻需付費
    3月5日起,前四版內容長期免費;當天閱讀免費,往期報紙其他版面需付費  本報訊 (記者張靜)人民網3月11日發布啟事宣布,對今年1月1日推出的《人民日報》數字報收費閱讀服務做出調整:從3月5日起,閱讀當天電子版將免費。
  • 湯陰「洹泉湧流聚英才 百名學子看家鄉」活動報名啦
    為貫徹落實安陽市「洹泉湧流」人才集聚計劃,助力湯陰夜間經濟發展,引導本籍高校大學生深入了解湯陰近年來的發展變化,激發更多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熱情。4、招募一批本籍在校大學生作為湯陰食品企業宣傳志願者。5、鼓勵學生積極製作抖音視頻,宣傳推介湯陰,活動結束後,評選出優秀視頻作品並給予物質獎勵。
  • 湯陰實驗中學:新學期,攜手踏上新徵程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迎著初秋的第一縷陽光,我們又重新回到美麗的校園,開始了新一學期的徵途。我校於暑假新進六位青年教師,為實驗中學增進新活力,爭創新輝煌。(通訊員:黃寧)來源:湯陰縣融媒體中心雲上湯陰客戶端
  • 湯陰:張榜激勵三年 好人好事「井噴」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11月份,短短一個月時間,該縣好人好事就達2004件,做好事,當好人,成為當下湯陰最時髦的一種風氣。為何各種善行義舉層出不窮?2017年,湯陰創造性推出好人好事日常登記評議張榜公布機制,每村設立好人好事登記本,對各村日常發生的點滴凡人善舉、善行義舉、好人好事,進行登記、定期評議及張榜公布,設立專項資金,定期對好人好事進行表彰獎勵。同時將好人好事、榜樣模範載入村史、村志,引導人們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 湯陰實驗中學:新學期 新起點 新徵程
    新學期 新起點 新徵程 |湯陰縣實驗中學2020級新生入學啦新老師新同學 新班級(通訊員(程英傑) 來源:湯陰縣融媒體中心雲上湯陰客戶端上傳:孟小曼
  • 湯陰古賢:開展《精忠報國新時代湯陰人讀本》知識競答賽
    為進一步提高《精忠報國新時代湯陰人讀本》在幹部職工中的傳閱度,9月15日上午古賢鎮機關組織全體人員開展了一次《讀本》知識競答賽。考試結束後,幹部職工都認為從競答賽中學到了許多關於湯陰的知識
  • 湯陰「鄉村振興指導員」創業培訓班開班了
    8月19日,我縣人社局失業職工服務中心開展了第四期創業培訓班,本期培訓班為期3天,參加培訓的學員30餘名,以我縣鄉鎮振興指導員為主。本次培訓不僅可以利用創業培訓新穎的課程內容激活學員思維,有效提升了我縣鄉鎮振興指導員的創業指導能力。
  • 【東湖時訊】2020年11月12日第143期
    【東湖時訊】2020年11月12日第143期 2020-11-12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湯陰一中2020級軍訓開訓
    2020年8月22日上午,湯陰一中南校區2020級高一新生舉行軍訓開訓儀式。湯陰縣委常委、武裝部部長張軍業、湯陰一中相關負責人、高一全體師生、軍訓教官出席了大會,大會由李長宇主持。儀式在全體師生嘹亮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湯陰一中相關負責人致開訓詞。
  • 湯陰職教中心:高考數學滿分 大學圓夢在這裡
    三年前,王夢鑫同學因中考失利而失落,帶著對夢想的憧憬,來到湯陰職教中心開啟了逐夢新徵程。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他勤於鑽研,勇於探索,不斷地總結學習方法,提高答題技能,並在2019年安陽市中職生素質能力大賽中,榮獲數學知識應用競賽一等獎的好成績。
  • ...常委會視察調研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 沁源法院時訊 第193期
    【綠色沁源•丹心天平】縣人大常委會視察調研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 沁源法院時訊 第193期 2020-09-25 2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湯陰一中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隆重召開
    湯陰一中副校長馮奇新通報了2020年我校高考成績:一本上線506人,較上年增長31同時,馮奇新副校長還宣讀了《湯陰一中學生培優獎勵方案》和《湯陰一中「爭做解題能手」活動方案》,力爭學校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紮實推進學校「三大工程」建設。
  • 湯陰又有哪些新變化?怎麼加油更便宜...
    7、軍:湯陰啥時候修條東外環,不用過湯陰縣城,直接走伏道把湯陰縣城繞過去。現在去濬縣到湯陰縣城老是迷路,不知道走哪條路去濬縣  回覆:目前我縣已規劃了302改建項目,前期審批手續均已完成,預計明年春季開工,屆時從湯陰到濬縣可不經過城區直接走改建後的302省道轉209省道直達濬縣。
  • 貧困縣千裡來函求助 湯陰傾力幫助解難題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是全國52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重,為加快推進脫貧工作,該縣扶貧基地購買安陽新六科技有限公司仔豬2000餘頭。按照正常流程跨省調運生豬需要經過非洲豬瘟檢測、現場檢疫等一系列手續,由於購買仔豬數量大、檢測任務重,很難在20號當天全部完成。接到請求函後,縣畜牧部門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非洲豬瘟檢測工作,為這批仔豬調運提供全方位服務。
  • 文明·創城——《香樟新綠》第五期徵稿啟事
    復刊後的《香樟新綠》收到了同學們的踴躍投稿,許多小作家的優秀稿件都陸續發表在前幾期的報紙上。開學伊始,《香樟新綠》又和我們見面啦!第五期《香樟新綠》的主題詞是:文明、創城。同學們可以寫身邊的文明人、文明事,寫寫你是如何為創城出謀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