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6日 05:02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巢湖藍藻的打撈、應急、根治,仍是未解難題。去年下半年起,合肥市科技局便組織科研院所、高校、企業,集中攻關藍藻治理,為決策部門提供科技支撐。日前,多套方案陸續出臺,有的希望用圍欄將藍藻一「網」打盡,有的準備用超聲波擊沉藍藻……據了解,這些方案有的已經報批,並將進行試驗,為剿滅巢湖藍藻提供新的「武器」。
武器:超聲波 作用:擊沉藍藻
一旦遇到合適的光照和溫度,藍藻容易浮出水面,大規模聚集。怎麼防止大規模「水華」的出現,去年創建的合肥環境工程研究院給出的治理措施是,利用超聲波將形成「水華」的藍藻擊沉至水面以下,再將水中懸浮的藍藻收集上岸。
研究人員告訴記者,水華」藍藻細胞「內存在氣浮系統,能為細胞提供浮力。而發射低頻超聲波,能破壞藍藻的氣浮系統,使其無法漂浮於水面,達到沉降於水底的效果。他說,超聲波抑藻技術投入小,效果明顯,特別適宜藍藻水華事件的應急處理。該研究院希望,將製造兩艘超聲波抑藻船及其他設備,於今明兩年開展試驗。
武器:「天羅地網」 作用:收集藍藻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工大將攜手合肥一家生物企業,計劃建立巢湖水華藍藻收集站。項目準備選址在合肥市濱湖新區萬年埠至塘西河湖濱帶,因為這裡是藍藻水華爆發後的主要聚集區域。研究人員計劃利用圍欄和風力,將漂浮在湖面的藍藻富集在喇叭口形狀的富集區的窄端,使水華形成「富藻水」。然後用吸藻器將富藻水送至岸邊固定式的藻水分離裝置,使富藻水濃縮為藻漿。再通過藻泥機脫水製成藻泥,最後對藻泥進行處理,變成生物有機肥。
如果項目建成,每天預計能收集富藻水1000立方米,起到治標作用。
武器:「淺水戰艦」 作用:打撈藍藻
合肥一家公司還研製了凝藻淨化平臺,該平臺前端喇叭口收集水面漂浮藍藻進入平臺通道,通道內噴灑生態凝藻材料,使藍藻失去膠體特性,與生態凝藻材料相互纏結,使成團藍藻與水快速分離上浮,最後將這些漂浮的團狀藍藻濃縮,遷移到岸邊。
今年,研究人員希望建造標準化平臺,使其機動性更強。標準化平臺底部將設計成可升降調節,使平臺能夠自由進入淺水區域,收集藍藻。按照計劃,每艘這樣的標準「船」每小時將能處理藻水5000立方米,藍藻清除率有望達到90%以上。
武器:水葫蘆 作用:讓藍藻沒「吃」的
氮磷超標,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是出現藍藻水華的根源。安農大與合肥一家公司的研究人員,希望用水葫蘆,吸走藍藻生長的「營養鹽」。
據介紹,作為一種水生植物,水葫蘆對氮、磷等汙染物有著高富集性。研究人員希望引進在滇池治汙中發揮過很大作用的水葫蘆,在巢湖外圍湖區一定區域內,建成水葫蘆控制性種養示範區。合肥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說,必須先在巢湖外進行試驗,檢驗其效果,不能直接放在巢湖裡試。
研究人員說,如果按計劃建成30公頃水葫蘆等植物示範區,每年有望從巢湖帶出氮磷總量35到45噸。如果將種養區推廣到巢湖總面積的5%,大約6萬畝的面積,每年有望從巢湖帶出氮磷總量4620到5775噸,6年內就有望把巢湖裡的3萬多噸氮磷全部消除,從根本上解決巢湖藍藻爆發問題。(趙芳 記者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