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船小法 遂寧市船山區人民法院
今天小法要給大家介紹
船山法院一位80後的女法官—楊倩
當楊倩還是一名學生時
就深受TVB律政劇的影響
立志要做一名
高冷、專業、受人敬仰的法官
當楊倩成為一名法官時
她才發現法言法語是行不通的
冷靜自持是不存在的
「嬢嬢、叔叔聽我一句勸......」時刻掛嘴邊,「知心大姐姐」「婚姻調解員」「電話討債員」角色隨時變……擔任民事法官的楊倩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開庭開得懷疑人生,本來就是急性子的她脾氣越顯暴躁。到刑事審判庭成為一名刑事法官後,她更是變得不苟言笑。
可就是這樣一位看起來有點「不好惹」的法官,贏得了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獲得了「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四川省優秀庭審」「全市法院系統十佳法官」等榮譽,並被上級法院榮記「個人三等功」,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好法官。
舍小家為大家,埋首審判第一線
出生於80年代末期的楊倩有著近十年的民商事審判工作經驗,先後在民二庭、創新工業園法庭、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速裁團隊工作,無論是辦理合同案件、家事案件,還是侵權案件都遊刃有餘。
2017年下半年,剛休完產假的她調至速裁團隊工作,面對「洶湧而來」的案件,她一邊照顧家裡嗷嗷待哺的女兒,一邊快速適應速裁團隊辦案壓力大、工作節奏快的環境,攻堅克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18年結案756件、2019年結案712件,所辦理的案件無一發回重審,無一因適用法律錯誤改判,在保證辦案效率的同時,兼顧辦案質量。
好法官既要有信仰,又要有情懷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楊法官一直踐行「司法有溫度、法官有溫情」的座右銘。在辦理的一起離婚案件中,原、被告雙方同意離婚,但是均拒絕撫養子女,並且在法庭上當著年僅10歲的兒子不停對罵,孩子的父親還衝動地把孩子往女方推,孩子的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不敢哭出聲來。
看到這一幕,她火冒三丈,立即請旁聽的親友將孩子帶出,而後立刻對原、被告咆哮「你們是怎麼為人父母的?我真為你們感到丟臉!不撫養子女,還想離婚,沒門兒......」隨後,更是嚴肅地對雙方進行釋法明理,最終他們為自己不理智的行為感到自責,也對子女撫養達成了一致意見,並且還當著旁聽群眾的面向孩子誠懇道歉!
楊倩說:「雖然我知道大部分時候我不能讓他們的家庭回歸圓滿,但也希望能守護一份愛」。
公道辦案是本職,接收錦旗當鞭策
作為民事法官,雖經手過不少涉及幾千萬的合同或企業破產的「大案子」,但楊法官仍會被案子裡的小細節觸動。
還在速裁團隊時,剛結束上午的庭審,值班法警就告知她,有一個當事人從外地趕來等她,等了一上午沒等到就離開了。下午剛上班,法警通知她,那位當事人又來了,原來,這是一起追索勞動報酬案件的當事人,一名農民工,因為法院楊法官幫他追回了拖欠的幾千元工資,當天天還沒亮就從綿陽三臺縣出發,在法院等了大半天,就為了把一面錦旗親手送到她手裡。
有趣的是,楊法官的第一反應竟是「他是不是送錯了人」,她告訴這位當事人:「你的工資都是執行法官給你執行回來的,你的錦旗是不是想送給執行法官,我是審理法官哦。」但那位大哥對她說:「沒有你的判決,哪來的執行,你和執行法官我都要感謝!」楊倩說她當時不僅感動,還覺得不好意思,想著自己明明做的是份內的事,人家卻滿載感恩,她匆匆收下錦旗,眼眶溼潤地趕赴下一個庭審。
向學習要能力,重整行囊再出發
「你判的不是案件,是別人的人生」,這句話是楊倩到刑事審判庭後感悟最深的話。刑事法官看似威風凜凜,實則謹小慎微,那一紙判決影響的是別人的人身自由,未來前程。因為從未辦理過刑事案件,她剛來刑庭工作時倍感壓力,「掃黑除惡」「掃黃打非」「集資類案件」「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禁毒」等工作紛至沓來,她唯有不停學習,加班加點,才能跟上工作強度。
「5+2」「白+黑」成為常態,短短幾個月就熟悉了刑庭的工作模式和刑事法律,硬是把自己從「家長裡短」的民事法官逼成了「打擊犯罪」的刑事法官,還辦理了卷宗堆成小山一樣的船山區首例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她知道自己還不是一名成熟的刑事法官,雖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
楊倩說,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只要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秉持司法公正的信念,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便能一身正氣、一往無前!
◆文圖丨船小法
◆審稿 | 王琴
◆出品丨船小法宣傳組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理想和現實總存在偏差?80後法官楊倩:堅守信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