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霸氣耿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的應情應景,回應的漂亮

2020-12-17 島島你好

最近,除了每天關注國內外疫情,最吸引我的就屬中國F4外交天團與美國的唇槍舌戰了,這種"話說七分,剩下的三分,你自己的體會"的風格著實有水平。

前不久,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中,被採訪對象要求中國以免除美國國債的方式,為新冠肺炎病毒進行賠償。而在此之前,他們就上演過相同的戲碼。

就在中國不遺餘力地幫助世界抵抗疫情的時候,美國一家律師所向當地法院起訴了中國。理由是中國沒能遏制住疫情,給世界惹了麻煩,要求索賠十億美元。

面對以上種種,中國F4外交天團中人如其名,耿直又爽快的爽哥做出了回應---

"美方應對疫情的做法是否公開透明,我不作評論。美方是否有效利用了中方為世界爭取的寶貴時間,這裡我也不作評論。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知道什麼意思嗎?"

看著一臉懵逼的美方記著,我們的發言人沒憋住,笑了……

最後的那聲"呵呵",你品,你細品。

看完這段視頻,我很負責任地上網搜了一下這個詞的意思(原諒我學識淺薄,怕誤導大家)。根據百度百科介紹,"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它的含義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平時的做法卻往往與聖人背道而馳。有了問題,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

其實反觀我們生活中,"甩鍋"的情況也是比比皆是。

比如,出現了交通事故的司機們總是這樣描述事故原因:

"不知從哪裡鑽出來一輛車,撞了我一下就跑了。"

"我剛到十字路口,一個東西忽然出現,擋住了我的視線,以至於我沒看見別的車。"

"一個路人撞了我一下,就鑽到我車輪下面去了。"

好比有些運動員在取得勝利後,一般會認為這是因為自身的努力,對於失敗,則歸咎於其他因素,如錯誤的暫停、不公平的判罰、對手過於強大、裁判吹黑哨……

又好比學生

上學遲到了,抱怨父母沒有叫醒自己;

考試不及格,抱怨老師出的題太難太偏了;

沒有當上班幹部,抱怨老師偏心……

以上這種種情況,何嘗不是沒有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只知道怨天尤人呢。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遇事不責備於人。

抱怨之人心中會有怨氣,怨氣橫生,周遭的氣場肯定不好。不好的氣場時時刻刻影響著自己,讓自己逐漸喪失鬥志和信念,從而使人越來越不順。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一個人唯有懂得自省,才能看清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那該如何學會自省呢?

· 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

古人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言,可以善我。"孔子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國時的官渡之戰,以曹勝袁敗為結局。處於劣勢的曹軍之所以取得勝利,是與曹操善於傾聽別人意見集思廣益分不開的。而當時勢力強大袁紹集團的失敗卻因為聽到不同意見就動輒大怒,獨斷專制所致。

所以,我們應該注意訓練自己傾聽他人意見的能力。

傾聽他人的意見是一種謙卑的表現,虛懷若谷才會使自己更加優秀完全;

傾聽他人的意見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可以揚長避短,少走很多彎路,避免不必要的苦難試探;

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一種認識自己的表現,要知道自己的知識能力始終是有限的,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才能及時改正錯誤走出誤區,是自己更加完善。

· 學會面對批評,善於接受批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一個人如果想快速成長,一定要學會面對批評,更要善於接受批評。

人人都愛聽肯定、表揚的話,所以才有"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古訓。對你負責任的人才

會批評你,認為你孺子可教的人才會批評你,真心待你的人才會批評你,願意操心勞力教你帶你幫你進步的人才會批評你。這年頭真正聽到別人跟你說句心裡話,別人真正為你成長與完善來批評你,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你一定要珍惜。

不接受批評的人無外乎兩種情況

一是認為自己完全正確。其實,就算是你感覺做得很完美的一件事,也總不可能是最完美的,要知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況且,好的思路往往隱藏在反對意見裡。因此,面對批評應該持包容的態度,兼聽則明。

二是拉不下面子承認錯誤。有人認為受到批評是對丟人的事情,傷到了自己的自尊。其實如果不改正小的錯誤,由小事釀成大錯才是丟人的事情。任何人都會犯錯誤,有人給予你批評指正是件好事。如果真的要強,真的要自尊,那就勇於接受批評,改正自己的錯誤。

· 反省自己,總結經驗教訓

學會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從他人的成功中總結經驗,是我們走向成熟、獲得成功的根本

途徑。學會總結經驗,就會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少走很多彎路。

其實,無論成功或失敗,我們都需要明白成敗的原因在哪裡。通過找到問題的根源,做

到精益求精,就能提升成功的概率。

· 正確看待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

正如毛澤東所言"自知之明是一個人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成就的內在精神力量"。英雄之

所以成為英雄,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弱點,而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發揮自己的優點而隱藏自己的弱點。韓信甘受胯下之辱,季布委身以為奴,他們都能自知其才,最終忍辱負重、功成名就,這就是自知。

回到文頭"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的應情應景,回應的漂亮

缺乏自知,就不會自省,甚至"目不見睫"。

今天就到這裡,我是島島,快關注一波

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什麼意思嗎?面對美媒,耿爽露出微笑
    據央視新聞,近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說,美國疫情應對工作做得很好,但中國一開始做的方式不正確。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用了句古語作為核心詞作為回應——八個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於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與耿爽的「謎之」微笑就爬上了熱搜。
  • 美國防疫不當怪中國,耿爽霸氣回應美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而現在國與國之間的往來非常的密切,所以形成了「地球村」的認識,這對科研攻堅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他們歪曲事實的說中國最初的防控辦法不好,導致許多人離開了九省通衢之地,將更多的病毒傳播,而我們進行封城犧牲自我維護大局的防控時,美國更有一些別有用人的說是「侵犯人權」,反正對於美國的「反華」人士來說以攻擊中國為己任,不管你做還是不做都是錯誤的。
  • 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
    來源:環球時報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昨天說,中方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是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英語怎麼說?外交部的翻譯來了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的提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怎麼翻譯嗎?11日,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稱,中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並沒有採取最佳做法,而是掩蓋了疫情,這導致國際社會花了兩個月時間才作出反應。
  • 耿爽再次霸氣回應美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其實下一句更加犀利
    所以,針對這個毫無意義的發問,耿爽在12日回應了一句話,他說:「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當然了,文化上的差異可能會讓對方一時不能理解,我們將它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自己事情沒做好的話,還是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口舌之戰只是浪費時間而已,你們還是正視現實,管好自己吧。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怎麼翻譯?官方答案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
  • 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
    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昨天說,中方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是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耿爽資料圖,圖源:人民日報對此,發言人耿爽表示,世衛組織剛剛將新冠肺炎疫情宣布為全球性流行病,這表明它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們希望美方的個別官員在這個時候集中精力應對疫情,推進合作,而不是向中國甩鍋推責,詆毀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抗疫努力。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
    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指責中方在數據共享方面的問題耗費了國際社會的時間,對此中方有何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強調了面對疫情的普遍共識後,笑著向提問的路透社記者問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一時引起熱議。那麼你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意思嗎?
  • 您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後面還有一句話嗎?
    3月1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記者提及此問題,耿爽回應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出自《孟子》,意思是一個人如果做事情沒有成功,要反過頭來從自身尋找原因。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怎麼說?外交部官方翻譯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但問題來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該怎麼翻譯呢?
  • ...外交部發言人,曾回應美國「甩鍋」引用古語: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天(5日)正式卸任發言人一職。作為外交部第30任發言人,耿爽自2016年9月26日亮相以來,共主持了近400場記者會,留下不少的外交「金句」,而他的妙語連珠、犀利反駁和「耿式」笑容,也給廣大民眾留下深刻印象。
  • 白宮高官指責中國掩蓋疫情,耿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昨天說,中方在疫情爆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是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耿爽(資料圖)對此,發言人耿爽表示,世衛組織剛剛將新冠肺炎疫情宣布為全球性流行病,這表明它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們希望美方的個別官員在這個時候集中精力應對疫情,推進合作,而不是向中國甩鍋推責,詆毀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抗疫努力。
  • 朝運萊文化講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何理解?
    最近網絡上被一句話刷屏了,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完之後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外國友人翻閱書籍查找翻譯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就述說了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態度。
  • 耿爽回應美國:行有不得,反求諸已!究竟什麼意思?看完就明白了
    耿爽回應美國:行有不得,反求諸已!究竟什麼意思?看完就明白了耿爽是我國外交部發言人,他金句不斷,總能讓外國媒體記者摸不著頭腦。近來,面對美方記者「甩鍋質問」,耿爽用了句古語「行有不得,反求諸已」回應,還悠悠地笑著回應「知道什麼意思嗎?」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這個關鍵在於——「行有不得者反求諸己」,也就是「問題都在我身上」。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白宮高官指責中國掩蓋疫情,耗費國際社會反應時間,耿爽:行有不得...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李司坤】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昨天說,中方在疫情爆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是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行事不得,反求諸己」,中國人做人做事的謙遜值得全世界學習
    12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作出回應時笑著向提問的路透社記者問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這一句話,就令在場的外國記者們腦瓜子嗡嗡的。圖片來自網絡「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儒家政治,強調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所以,多與個人品質緊緊連在一起。
  • 不順的時候請記住「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但很多有用的名言,並未引起我們的重視。他的價值只被一部分人所運用,從而解決了很多人生的大問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謂行有不得,就是做什麼什麼不順,求什麼什麼不得,做事情要麼做不來,要麼一做就錯,要麼做了之後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自己覺得很無奈,很困惑,甚至很迷茫。自己特別想改變現狀,但是卻不知道從何改起,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下手去改。
  • 這3位中國外交官火了,太霸氣了!網友:最後一個連眼神都是經典
    近日,有三位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成為了最新一季的「明星」。他們在面對一些媒體的故意抹黑和挖苦時,不僅沒有表現的很膽怯,反而用中華獨有的語言魅力和鏗鏘有力的態度說的那些媒體人啞口無言。讓世界為中國而驚嘆,讓國民為他們而自豪。他們才是我們真正要去追逐的明星,今天給大家說一下這三位外交官的一些經典語錄,太霸氣了,最後一位連眼神都是「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