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30日17時訊(記者 馮茴花)成立農學大聯盟,吹響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集結號」,今(30)日,由西南大學主辦和發起的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高峰論壇暨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聯盟籤約儀式在重慶北碚舉行。
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聯盟成立暨籤約儀式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向仲懷、王光謙、陳劍平、李天來、宋寶安、康振生、張福鎖等七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來自長江流域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國內相關行業專家及35家聯盟單位的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為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獻智獻力」。
籤約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光謙宣讀聯盟單位名單並宣布聯盟成立,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江南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大學等29所高校、科研院所和重慶合川、江津、梁平、武隆、石柱、忠縣等6個區縣政府,共35家聯盟單位籤署了聯盟協議書,及校地農業綠色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籤署聯盟協議書。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為什麼要成立這樣的聯盟?長江經濟帶涵蓋9個省、2個直轄市,佔全國國土總面積21.3%,佔全國40%以上的GDP和人口,耕地面積佔全國41.0%,人口密集、農業集約化程度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介紹,然而長江流域水體養分輸入量大、面源汙染嚴重,當前正面臨糧食安全、農產品安全和生態安全的多重壓力。
對此,如何創新科技和政策保障機制,促進長江經濟帶農業從高資源消耗和高環境代價的發展方式向綠色可持續發展方式轉變,是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的新時代長江經濟帶農業發展的重大任務和迫切需求。
籤署校地農業綠色發展合作框架協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在這樣的背景下,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聯盟的成立,將有利於長江經濟帶沿線的涉農高校、科研機構加強溝通與聯繫,發揮聯盟在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上的作用,成為政策傳遞的窗口,經驗交流的舞臺,信息交流的樞紐,成果展示的橋梁。」 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表示。
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聯盟多數由長江經濟帶沿線的11個省、市的涉農高校、科研機構、技術推廣優勢單位和地方政府組成。西南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聯盟將聚集優勢科研力量和科技資源,著力解決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在研究和應用中的重大戰略和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綠色農業研究的科研協同創新與示範。
據悉,西南大學在2019年5月已成立了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中心,該聯盟的成立,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重慶打造長江流域農業綠色發展創新高地,進一步促進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的又一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