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冬至,這3白2黃1紅要多吃,數九寒天溫潤冬燥,安全過寒冬

2020-12-20 四十年老廚

從廚40年,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期盼與喜歡美食的您成為朋友,歡迎您「關注」我!老廚與您一起做美食。

這幾天翻看天氣預報,氣溫驟降程度很大,直逼歷年最冷的冰點溫度,這才恍然大悟,這馬上就要進入冬至了。冬至,是我國重要的節氣,意思是真正的寒冷冬天來了,冬至過後,就要進入嚴格意義上的數九寒天。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特別是在北方地區,天寒地凍,可不是如歌中所唱得那樣: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在我國北方,冬至後那可是真叫一個「冷」,絕對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記得剛上班那會,每年冬天,地面都會凍得裂開了一條條幾釐米的寬縫,人們穿上厚厚的棉靴子,也會經常凍腳,更不要說凍手了。幸虧那個時候,每天可以早去單位,早早把炒菜的爐子捅開,可以暖和暖和。我國每個節氣也都有相應的食材與之相搭配,那冬至後吃點什麼呢?後天冬至,這3白2黃1紅要多吃,數九寒天溫潤冬燥,安全過寒冬。

01白蘿蔔

古語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大夫開藥方」,這白蘿蔔絕對是冬至後要吃的第一食材。在我國民間,白蘿蔔一直被美其美名曰「小人參」,這雅稱也不是浪得虛名,全是憑實力爭取來的。記得小時候,到了冬天,白蘿蔔可是要吃上一個冬天的家常食材。每家每戶都會在院子裡挖一個深坑,把幾百斤白蘿蔔採用「土埋法」進行貯存,還不忘中間插一捆高粱秸稈進行通氣。真得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哪怕吃到開了春,挖出來的白蘿蔔還鮮嫩清脆,絕對不會「糠」心。

這看似家常的白蘿蔔,可是維生素含量最豐富的食材之一,單純論維生素C,都超過梨子7倍。白蘿蔔還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素、胡蘿蔔素、其他多種維生素、葉酸及多種微量元素。白蘿蔔還是一種助消化的好食材,在過去,冬至各家各戶都要包餃子吃。如果是比較難消化的羊肉、牛肉餡的餃子,特別是當家中有老人、孩子食用時,一般都會搭配上白蘿蔔,來幫助消化。冬至後要多吃白蘿蔔,主要還是利用了蘿蔔能夠去燥生津的益處,溫潤冬燥。

02山藥

山藥自古就是「藥食同源」的好食材,絕對的滋補佳品,是冬至後要多吃的另一種重要食材。山藥含有豐富的多種胺基酸,達到16種之多,維生素含量及微量元素中鐵、鈣、鋅含量尤其豐富。山藥具有很好的溫腎益陽、滋潤皮膚、美容養顏、延緩衰老、增強免疫等諸多作用,特別適合家中的老年人、孩子、愛美女士、素食主義者、青壯年男性等不同人群食用,是一種百搭食材。

山藥中糯性較強的山藥,特別適合直接蒸熟後食用、製作各式面點甜點、製作拔絲山藥及蜜汁山藥等經典名菜、燉湯等;而脆性較強的山藥,因為含水分較多,澱粉含量較少,特別適合清炒、醋溜及溜肉片;不同的山藥品種有不同的吃法,這個不能混淆。

03蓮藕

蓮藕是另一種特別適合冬季食用的家常好食材,在我國民間也一直流傳著「男不離韭、女不離藕」之說。蓮藕含有豐富的多種胺基酸、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K、膳食纖維素及鐵、鈣、磷等多種微量元素,是滋補去燥、止血生津的好食材。蓮藕家常做法很多,可清炒、熗炒、涼拌,也可以燉湯。食用時,主要要記得區分一下七孔藕與九孔藕:七孔藕澱粉含量較多,糯性較強,主要適合燉湯;而九孔藕水分較多,澱粉含量相對較少,脆性突出,清脆怡人,主要適合用來炒菜。

04南瓜

冬季因為氣候寒冷,人們特別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身狀況,特別是家中的老年人、孩子及體弱者,那就要多吃南瓜了。南瓜含有豐富的南瓜多糖類物質,是一種很好的人體免疫增強劑,可以很好地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是特別適合冬季食用的一種家常食材。此外,南瓜還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素、果膠及多種微量元素。南瓜最佳的食用方法是蒸熟後直接食用,各種營養成分最大程度保留。也可以二次加工,製作各式面點西點、熬粥等,也都是不錯的食用方法。

05小米

粥,是我國最重要的食物之一,我國老百姓也有早晚喝粥的傳統。到了每年的冬季,孩子們難免會口角上火,這個時候就要多喝粥了。大米性涼,適合夏天熬粥;小米性溫,那更適合冬季熬粥喝。如果家中的老人、孩子冬季氣燥上火,不管多厲害,幾頓小米粥很快就能解決了這些問題。

06紅棗

在我國民間,一直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這也足以說明紅棗在民間的受重視程度。紅棗因為維生素含量豐富,又被稱為「活維生素丸」,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幾十倍,又被稱為「百果之王」。此外,紅棗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E、多種胺基酸及鈣、磷、鐵、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冬季陰冷,難免會冬燥,特別是一些愛美女士,面黃乾燥,這個時候不妨多吃點紅棗,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益處。後天冬至,可要常吃3白2黃1紅,數九寒天滋潤冬燥,安全過寒冬。

40年煙燻火燎,期盼結交喜歡做美食的朋友,歡迎您「關注」我!懇請您提出寶貴意見!

相關焦點

  • 後天冬至,要多吃5種水果,滿滿維生素,溫潤冬燥,順利過寒冬
    後天就進入我國重要的節氣——冬至,這也預示著真正的數九寒天來到了。冬至,是我國重要的一個節氣,全國各地也都有相應的美食,逢迎時節,也都有其獨特的益處。冬至,是真正寒冬的到來,進入冬至便開始「交九」。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 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肖飈 攝「數九」的開始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從冬至開始,就進入俗話說的「數九」寒天了。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即為「出九」,「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全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包餃子、吃餃子,在這個冬天裡別提多溫暖了!南方湯圓王登虎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 明日大寒,記得吃「10紅5白」,高熱量高營養,數九寒天溫暖過!
    明日大寒,記得吃「10紅5白」,高熱量高營養,數九寒天溫暖過!明天就是24節氣的最後一個——大寒節氣,俗話說: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有多麼的寒冷,在南方大寒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而且大寒之後距離春節很近,很多高熱量高營養的過年菜都安排起來了。給大家推薦「10紅5白」,有葷有素,吃飽喝足,數九寒天溫暖過,歡歡喜喜過大年!
  • 冬至到了,記得多吃「2白3紅」,營養足寓意好,順應節氣溫暖過冬
    冬至到了,記得多吃「2白3紅」,營養足寓意好,順應節氣溫暖過冬。12月21日就是今年的冬至節氣,二十四節氣當中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當天,由於太陽光南行,轉折點向北半球傾斜,因而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隨著冬至的到來,氣溫的下降,即將進入真正的寒冬,民間也開始用「數九」來計算寒天。
  • 明日冬至,嘴饞也要少碰3物,多吃2黃2紅,合理飲食,健康過寒冬
    明日冬至,嘴饞也要少碰3物,多吃2黃2紅,合理飲食,健康過寒冬。明天就是冬至了,它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預示著真正的寒冬即將開始。我們如何在冬至吃得更健康呢?下面,阿西就來分享下,在冬至時節再嘴饞也要少吃的三樣食物,還有可多吃的幾種黃色、紅色食物,應季而食、合理飲食,才能健康平安度過寒冬!
  • 冬至,太陽已轉向北回歸線,不應該太冷,那為什麼有數九寒冬呢?
    冬至,太陽已轉向北回歸線,不應該太冷,那為什麼有數九寒冬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拆分,即什麼是冬至、什麼是數九以及為何冬至之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回歸線方向移動,為何還會有「數九」和三九天的嚴寒?
  • 冬至前後,記得多吃「3紅2白」,有營養熱量高,數九寒天順利過
    冬至一到,意味著正式進入「數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來臨了。人們更喜歡吃一些高熱量高營養的食物,給身體提供熱量、抵禦嚴寒。老話說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冬季是四季中人體進補的最佳時節,素有「冬至一陽生」之說,相比於其他季節來說,寒冬時節更容易吸收、積累營養,所以冬天人也都容易「發福」,但身體會比較壯實,難怪民間常說「冬至要進補,開春能打虎」。
  • 冬至過後,記得多吃「2白3紅」,營養均衡,補足能量度過寒冬
    今天是冬至,也叫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古人對於冬至非常重視,常常稱「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隨著冬至的到來,氣候越來越冷,人們需要的熱量以及營養就會增多,以此來抵禦寒冬。冬季進補最好的方式就是葷素搭配,因為肉的熱量高,蛋白質豐富,能為身體提供所需的能量,而菜又富含各種維生素,這樣才能達到營養均衡,今天就給分享冬至過後最要多吃的幾種美味,「3白4紅」舒服度過寒冬。
  • 冬至過後,迎來三九寒天,什麼是「數九」,為什麼「三九」最冷
    「數九」,又叫「冬九九」,是民間用來計算寒天和春暖花開的一種方法。「數九」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冬至」這一天也就是「數九」的第一天,同時也是「數九寒天」第一天,「寒冬」正式拉開序幕。數九剛立冬的時候,地表上還存有大量的熱量,再加上氣溫不是很低,所以我們還感覺不到很冷。
  • 明日冬至,記得吃「3肉、2粥、2湯」,順時而食,溫暖過寒冬
    明日冬至,記得吃「3肉、2粥、2湯」,順時而食,溫暖過寒冬!冬至前後,家庭條件允許,記得給家人吃7種美食,身體棒棒過寒冬明日就是24節氣的倒數第三個節氣——冬至節氣,冬至以後開始數九,這預示著此時才是寒冬的真正開始,棉衣棉褲能套的全套上吧。
  • 2018年冬至是「幾」九天,冬至後是什麼節氣,寒天要冷寒到幾號?
    天氣能一下就是寒冬了嗎?答案肯定是嚴寒尚不到,因為即便到了「冬至」,但如今還在大雪節氣天,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這幾九從何時開始呢?那冬至是在哪一九呢?眾所周知,數九天是農村傳統的叫法,也是一年之中寒冷天氣最寒冷之時,而「數九」就是指古人們從每年農曆冬至當日(稱「入九」)從這天開始數日子,每九天為「一九」,一共有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
  • 今年什麼時候開始數九?提冬數九和冬至逢壬數九哪個說法更準確?
    這個月的21號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入冬後的第四個節氣,冬至節氣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民間有冬至後開始數九計算寒冷天氣的說法,但是關於數九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分別是「提冬數九」和「冬至逢壬數九」,這兩個說法哪個更準確呢?
  • 「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不,馬上到冬至節氣了,古人對於冬至節氣還是有很多俗語說法的,其中有些對於冬季天氣預測還是有很好的借鑑作用的。其中有句是「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冬至的認識我們現代人對於冬至的認識主要是以「冬至吃餃子」,「冬至開始數九」,還有「冬至大如年」之類的認識,我們認識上都是比較具體的,當然,這也說明冬至之後,天氣確實是已經冷了,不管是冬至吃餃子保暖,還是冬至數九表示寒天,都是人們的感性認識。
  • 明日冬至,記得多吃「2黃2紅2白」,順應時節,助家人平安過冬
    冬至俗稱「冬節」,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人會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南方人過冬至則喜歡吃餛飩、湯圓、餈粑、紅豆糯米飯。近日,各地氣溫持續下降,東北和新疆甚至出現零下40度的極端天氣。除了要注意保暖防寒,還需要適當進補,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注意飲食合理搭配。明日冬至,記得多吃「2黃2紅2白」,營養充足平安過冬。
  • 今日冬至,記得多吃「2紅2白」,有營養熱量高,十冬臘月順利過
    今天是冬至,這也就意味著最冷的時候即將要來臨了,大家都喜歡吃一些溫和滋補的食物,來抵禦十冬臘月的寒冷,有句俗話說得好:「冬至要進補,開春能打虎」,因為冬季正是進補的好時機,特別容易吸收營養。今日冬至,記得多吃「2紅2白」,有營養熱量高,十冬臘月順利過!
  • 記得多吃「3紅2白」,有營養熱量高,數九寒天順利過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冬至一到,意味著正式進入「數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來臨了。人們更喜歡吃一些高熱量高營養的食物,給身體提供熱量、抵禦嚴寒。老話說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冬季是四季中人體進補的最佳時節,素有「冬至一陽生」之說,相比於其他季節來說,寒冬時節更容易吸收、積累營養,所以冬天人也都容易「發福」,但身體會比較壯實,難怪民間常說「冬至要進補,開春能打虎」。
  • 「冬至逢壬才數九」,數九有啥講究,今年春節是「幾九」,會冷嗎
    大雪節氣過去,也就意味著冬至將要來臨了,以前聽人說「冬至大如年」,因為古人把冬至當作一年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冬至之後春節就很近了,所以很多地方將冬至視為尤其重要的節氣,在這一天有吃餃子、祭祖等各種習俗。另外,冬至與「數九」也有著緊密的關係,這是一種人們計算寒天的方法,在民間口口相傳。
  • 今兒冬至!數九開始,北京人一定要吃餃子!
    大傢伙都知道「冬至」是數九第一天, 從今天起,每九天算一「九」。 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8日 三九:2019年1月9日-2019年1月17日 四九:2019年1月18日-2019年1月26日 五九:2019年1月27日-2019年2月4日 六九:2019年2月5日-2019年2月13日
  • 「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冬至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Winter Solstice),它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
  • 冬至到了,記得吃「1黑2白3紅」,營養美味,順應時節過寒冬
    隨著冬至的到來,一年中最冷的時間段也就來了,相比於其他時候,身體更需要一些熱量來抵禦外界的寒冷。對於進補這件事來說,肉類自然當仁不讓,靠著自身的蛋白質含量和脂肪的含量,便讓它們的營養價值遠遠的超過了蔬果。同時為了讓肉類發揮出最大的營養價值,我們自然也要葷素搭配,讓身體更好的吸收利用。那麼不要錯過這適合冬至前後吃的「1黑2白3紅」,滋補身體抵禦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