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又叫「冬九九」,是民間用來計算寒天和春暖花開的一種方法。「數九」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冬至」這一天也就是「數九」的第一天,同時也是「數九寒天」第一天,「寒冬」正式拉開序幕。
數九
剛立冬的時候,地表上還存有大量的熱量,再加上氣溫不是很低,所以我們還感覺不到很冷。到了冬至的時候,太陽光照時間最短,雖然說太陽光照時間日益增長,增長的速度很慢,達不到熱量的收支平衡,所以「冬至」過後,大地才迎來真正的寒冬。
冬至過後,迎來「數九寒天」
而地表熱量逆差,基本上是在「冬至」過後二十多天達到最大值,這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三九」,所以冬天最冷的時候就出現了「三九四九冰上走」。而每年的一月中旬到二月同時也是西伯利亞冷氣團最強盛時期,而我國也是經常受到其冷空氣影響,而這個時候正是「三九四九」的時候。
圖片來源網絡
大地的氣溫回升基本上是在「五九」之後,等到「七九八九」之後,氣溫已經明顯回暖,「九九」之後,春暖花開,往後再推幾天,就到了春耕的時候,才有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說法。
「數九歌」是勞動人民根據自然現象和長期的生產生活相結合而編出來的歌謠,人們說著也比較順口,就這樣言傳至今。而且現在人們也會根據這個安排農業生產,這個歌謠各地都有,只是說法稍微有些不同。
各位網友,你們那裡的「數九歌」是什麼樣的,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