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在抱怨說:「自己家孩子語文基礎挺好,就是作文得分太低,尤其是看圖寫話,每次只拿到總分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孩子不知道寫什麼,根據畫面內容想不到是一方面,想到了寫不出來細節是另一方面,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沒寫滿規定的字數。無論是看作文書還是讀繪本,絲毫不見起色。」那麼,究竟如何讓孩子看到漫畫就浮想聯翩,還寫到得分點呢?
其實,看圖寫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你只是放大了它的難度,給自己心理暗示,所以每次你東拉西扯還湊不夠字數,更多時候可能文不對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你學會描寫細節,將平時積累的詞彙連詞成句就可以了。看圖寫話並沒有多難,放平心態,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將所學知識表達出來。在這裡,筆者想手把手教低年級學生如何愛上看圖寫話。
一、走進看圖寫話王國,讓學生愛上寫作
一般而言,低年級學生無法理解漫畫的深意,自然而然寫不出來大人想要的作文了。那麼如何讓低年級學生打消不想寫漫畫作文的念頭,主動愛上看圖寫話呢?
首先,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比如孩子喜歡看天文學相關知識,就可以給孩子買相應的畫冊,讓孩子一邊看一遍給你講解,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家長可以買一些繪本,讓孩子為這些美麗的畫面配上文字說明,每個孩子都有豐富的想像力,讓他們享受這種插上細想像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帶來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看圖寫話的主動性。
此外,注意讓孩子隨時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帶孩子去科技館,你就可以讓孩子扮演導遊的角色為你進行介紹和相應作品的講解,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讓孩子學會用已有的知識表達他的所見所聞。最後,讓孩子理解漫畫的含義。很多孩子不愛看圖寫話的主要原因是漫畫內容對他而言太深奧,他壓根看不懂,看不懂漫畫如何寫作?看圖寫話對低年級孩子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他不知道有哪些規則?有的學生可能也不理解看圖寫話是什麼意思?所以他磨磨蹭蹭不知從何下筆,最後眼看到了交卷時間他也沒有寫出兩行。
對於這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重點強調一下看圖寫話的相關要求,比如一定要有標題,拿到一幅漫畫後,根據漫畫內容你先在第一行寫出題目,其次按照時間、地點、人物,寫出漫畫的內容。
二、訓練如何寫作
了解什麼是看圖寫話後,老師就要重點練習如何寫作了。首先,教孩子學會按順序看,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讓孩子們插上想像的翅膀,同時想像合理。我們儘管說看圖寫話就是發揮你的想像力,想到什麼寫什麼,但是這裡也是有限制的,並不是說完全脫離現實的想像,而是符合常識、符合常理的想像。
學生學會看圖之後,就要訓練他們運用「四要素」把話說清楚,將所看到的表達出來。四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故事情節。簡言之,就是在什麼時候,在哪裡,哪些人發生了什麼事。比如:星期六的早上,小明撐著一把傘在公園裡找他丟了的心愛的文具熊。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一句話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變成一段話。如:在一個天空飄著濛濛細雨的星期六早晨,小明撐著一把透明的雨傘,焦急地在公園走來走去,淅淅瀝瀝的雨滴打在傘上,順著傘面滑落在地上,就像小明臉上的汗珠一樣,輕輕滴落,小明心心念念的玩具熊不見了,那可是他最心愛的玩具啊!就在小明心急如焚一遍遍的找尋中,他終於在公園角落的椅子下看到了小熊,失而復得的感覺真好,小明臉上開心地露出了笑容。
通過故事情節把人物的喜怒哀樂表達出來。最後進行總結,即完成了看圖寫話的細節描寫。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