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的街道還處於一片寂靜的時候,就已經有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忙碌的身影。他們穿著千篇一律的職業裝,拿著在路邊的早餐的買的熱氣騰騰的豆漿,即使早已厭倦了工作也要裝作若無其事。
這是每個城市的人們的現狀。人們總是忙碌在工作之中,即使薪資除去自己的開銷之後所剩無幾,他們也堅信終有一日能改變。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任何努力絕不落空,或許多年都會了無音訊,卻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思想已經有了影響。
那些在城市努力拼搏的人,也不過是因為堅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擁有小康的甚至富裕的生活。
創業艱辛
人們總是以為在一線城市打拼可以有更大的可能性,因為一線城市的繁華昌盛看起來就像是更容易實現夢想的地方。所以一線城市每年的人口流量都極大,甚至讓人不禁擔憂:會不會有一日這些城市容不下這麼多的人。
然而人們在一線城市打拼一些時日之後,終於意識到——那些繁華不代表可以讓自己更快實現夢想。在繁華的一線城市,人們確實有著更高的薪資待遇,與此同時也有著更高的支出,背井離鄉換來的,依然是一年到頭存款所剩無幾。
於是不少人轉回縣城——他們在大城市學習到許多成功的技巧,所以他們有預感回到縣城那些技巧可以讓他們賺更多的錢。就這樣,一些曾經在城市中流行的到生意逐漸湧進縣城,促成了撈金的新勢力,帶來毀滅性的經濟格局。
那些帶入縣城中的生意,最為暴利的生意背後,往往是通過收割窮人的血汗錢得來的。在縣城創業的難度是遠遠大於在一線城市創業的。
一線城市隨處可見的飲品店,動輒上百的午飯,使得那些城市的生意更好做一些。人們追求高檔與精緻,也都捨得花更多的錢豐富自己的生活,在一線城市創業,堅持一段時間總能盈利。但在縣城裡卻不同。
縣城中的人們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始終保持著以前節儉的風氣,如果早餐店的早餐超過了十塊,他們寧願早起半小時自己做一頓早餐。
縣城的人們也不會追求精緻的生活,他們在縣城裡買房,裝修上也不會花很多的精力,城市中幾百萬隻能買到幾十平的房子,在縣城裡,幾十萬就買下來了。所以如果在縣城中創業做生意,成功的機率不大。
看著城市中的人喜歡養寵物,每個月在寵物身上斥下巨資,於是去到縣城裡開一家寵物店,但事實上,縣城裡的人更喜歡養不花錢的土狗和土貓,餵它們吃剩菜剩飯而不是貓糧狗糧,一家寵物店在縣城活不過半年。類似的事比比皆是。
我們在一線城市,路過飲品店想要喝點東西,興許要排上半小時的隊,但在縣城中,飲品店的生意極其蕭條。
暴利的生意
既然縣城中創業如此困難,又怎麼會有暴利的生意?縣城中暴利的生意的對象通常是老人或者孩子。
許多人為了賺更多的錢,都選擇去往大城市發展,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縣城中,大概缺乏勞動力也是縣城始終沒有發展成繁華模樣的原因之一。一個國家或城市的教育、政治、經濟就像是一個人的五官,總是相通的,只有經濟發展得好,教育才能發展得好。
縣城的經濟發展比不上城市,教育自然也是比不上的。城市中的孩子小學就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外語的時候,縣城的孩子到了中學才開始學習ABC。
但國家選拔人才的考試是統一的,相比之下,縣城中的人能夠接受更高教育的機會就小了,所以縣城中的老人、孩子甚至青年,所能接觸的事物也更少。
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極容易被一些推銷人員鼓動的——那些推銷人員便是縣城中獲取暴利的人員。保健品、強身劑,各種藥品是在縣城中被推銷的次數最多的產品。
那些所謂的推銷人員,他們了解小縣城中的人的特點——文化水平低、容易相信旁人,同時,又利用每個人都想要有健康的身體的心理特點,向人們肆意推薦保健品。
回到家鄉的小縣城,由於感冒發燒去醫院看病,出了醫院想去旁邊的藥店稱一下體重,卻被藥店的工作人員拉著手講了很久,一直推銷各類保健品。為了讓進店的人買他們的保健品,他們除了鼓吹那些保健品的功效,還不斷表明是在搞促銷,下一次就要漲價了。
這樣的推銷,即使是在大街上也隨處可見。
前段時間回家,發現外婆在吃阿莫西林膠囊,即使是不學醫,我們也知道阿莫西林膠囊是消炎藥,但外婆說那是藥店醫生給她的治療支氣管炎的藥。這樣的現象,想必不止是偶爾出現在縣城。
許多人通過推銷產品,在縣城撈金,縣城的各行各業裡,這大概是最為暴利的生意。但這些暴利背後,是一個個被欺騙的人,他們賺的錢,是一個個窮人的血汗錢。事實上,這些生意曾經在城市也流行過。
他們最開始就看準了城市的人口,因為城市的人更富裕,他們可以賺更多的錢。在這類推銷剛開始出現在城市的時候,他們確實牟取了不少利益,然而城市中的人原本就多數受過高素質教育,他們對於這類推銷產品的信任度一開始就不高。
漸漸地,這類推銷只能騙初出茅廬的學生,可學生在上過當之後,就不再相信了。於是這類生意傳到了縣城,他們打著推銷產品的名號,卻做著吸血鬼的事,將縣城的人辛辛苦苦攢下的血汗錢吸取得一乾二淨。
守護血汗錢
但人們血汗錢被騙走,也不能將責任都推到那些推銷人員身上。被保健品「捆綁」的人們通常都是沒有文化的老人,他們在自己不了解的領域極其容易上當,除了自己太過於相信那些誇張的功效之外,也因為家中年輕人沒有告誡他們。
如果離開縣城去往城市的人在離開之前告誡過家中的老人,告訴過他們那些騙人的手段,這些損失便可以減少許多。其次,人們被騙,除了「保健品」,還有「折扣」。如果說被保健品「捆綁」的多數是老人,那麼被折扣「捆綁」的人群便沒有局限性了。
縣城中的人由於消費觀念的不同,在面對「折扣」等一些便宜時,總是會經受不住誘惑,自以為自己佔了很大便宜,殊不知這些便宜都是挖好的陷阱。
所以要保住自己辛苦得來的血汗錢,便要改變貪便宜的心理特點。人人的錢都來之不易,都是用汗水和努力換來的,那些血汗錢如果自己牢牢把握住,誰也無法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