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百特造假案」首個投資者索賠迎來判決 金元證券連帶責任面臨...

2021-01-08 飛魚財經

「雅百特造假案」下承擔連帶責任的中介機構。

文字丨飛魚團隊

流程編輯丨蘇詩喬

「雅百特造假案」的首個投資者索賠訴訟迎來判決。

近日,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發布公告稱,分別收到來自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濟南市中級法院的雅百特投資者索賠案判決書,判決*ST雅博向投資者賠償344.7萬元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判決中兩家中介機構金元證券、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被要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據*ST博雅披露,公司涉及到的相關訴訟還有超過600起。此次判決之後,公司及金元證券、眾華會計師事務所受到的影響或許還將持續發酵。

雅百特造假案始末

2015年下半年,雅百特成功借殼中聯電器實現上市,拉薩瑞鴻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瑞鴻投資」)成為中聯電器控股股東,持股達44.68%。過程中,金元證券則是公司的財務顧問,並在借殼完成後,承擔持續督導的責任。

借殼上市的首年,雅百特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當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6億元,同比增長86.77%;淨利潤2.66億元,同比增長151.37%。但在2016年,雅百特的業績就出現負增長,淨利潤僅2.41億元。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業績也是通過造假實現。證監會在調查中發現,公司在2015年時虛構了一個位於巴基斯坦木爾坦項目。雅百特實際沒有參與此項目,只是找了一家海外公司偽造了一個虛假的工程建設合同,但合同並未履行。通過此項目,雅百特虛增營業收入2.02億元,相應虛增當期營業利潤1.50億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47.09%;虛構國內建材貿易的方式虛增收入2.61億元,相應虛增當期利潤6855.89萬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21.57%。

當時,這一財務造假案件一度驚動了外交部,公司也於2018年時被勒令退市。

金元證券被判連帶賠償

2017年12月,證監會依法對雅百特及相關人員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作為雅百特中介機構的金元證券和眾華會計所也被一併處罰。證監會認定,獨立財務顧問機構金元證券、審計機構眾華會計所涉嫌出具含有虛假內容的證明文件,並在之後對兩家中介機構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

由於金元證券提出行政複議,直至2020年3月,證監會再次發布行政複議決定書。最終,金元證券被沒收申請人業務收入1000萬元,並處以3000萬元罰款,兩名項目負責人分別罰款10萬元。

在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下發後,法院也開始陸續對投資者起訴雅百特一事進行立案。

2021年1月5日,山東濟南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做出宣判。根據《關於雅百特(002323)投資者索賠判決書》,山東中院判決雅百特自判決生效10日內賠償各原告3,446,950.99元。同時,被告金元證券、眾華會計師事務所對雅百特上述賠償義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據雅百特在2020年12月披露的訴訟情況,公司共計新收約702起訴訟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的案件,而金元證券約在651起糾紛中位列被告席,涉案金額近5000萬元。

也就是說,未來雅百特及兩家中介機構需承擔的賠償責任可能還將繼續增加。

券商評級降至CC

金元證券總部位於深圳,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作為核心股東出資成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儘管成立18年來公司持續盈利,但盈利水平卻始終不佳。2019年度時,在同比增長54%的情況下,公司歸屬淨利潤才達到2.41億元。

作為一家中小型券商,金元證券的投行業務本就不強。公開信息顯示,目前由金元證券保薦的上市的公司一共有8家,此外還有一家坤隆股份正在排隊中。

而在此前,金元證券還有3個項目在上會時被否決,分別是2011年3月的誠達藥業、4月的山東舒朗,以及2015年5月的廣東壯麗彩印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出公司在相關業務能力上的薄弱,另一方面也能理解公司對雅百特項目的「重視」。但作為連結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中介機構,券商更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這也是推進註冊制改革的關鍵。

在證監會的調查中,金元證券的工作底稿只保存了木爾坦項目的施工合同,卻未對項目進行必要的核查。如此態度,也理應承擔起雅百特造假的連帶賠償責任。

此外,在證監會發布的2020年度券商分類評價中,金元證券最新評級為CC級,相較2019年連降4級。

(完)

熱點公司

華 為丨阿里巴巴丨平安集團丨嘉實基金丨中信信託

招商銀行丨國信證券丨中信銀行丨華泰證券丨華夏基金

光大證券丨京東集團丨南京銀行丨國泰君安丨中融信託

浙商銀行丨海通證券丨寧波銀行丨廣發證券丨高瓴資本

鵬華基金丨徽商銀行丨華安證券丨博時基金丨上海銀行

萬 科丨碧桂園丨恆大集團丨融創中國丨中南建設

龍湖集團丨銀城地產丨旭輝地產丨合生創展丨明發集團

新城控股丨合景泰富丨弘陽地產丨花 樣 年丨金科地產

藍 月 亮丨恆瑞醫藥丨美的集團丨蘇寧集團丨格力電器

波 司 登丨海瀾之家丨協鑫集成丨三七互娛丨科大訊飛

科 沃 斯丨洽洽瓜子丨愛慕股份丨完美日記丨 穩健醫療

快 手丨 滴 滴 丨美 團 丨拼 多 多丨 B站

·江蘇民營上市公司為何頻頻被外省國資收購

·回答1987:江蘇金融四十年

·歷史轉折中的蘇企系列1:蘇商的十字路口

·歷史轉折中的蘇企系列2:被遺忘的春蘭

·歷史轉折中的蘇企系列3:沙鋼股份和中國天楹

相關焦點

  • 金元證券因「雅百特造假案」被判連帶責任或面臨巨額索賠 保薦項目...
    中國網財經1月7日訊(記者 胡靖聆) 曾引發資本市場震動的「雅百特造假案」日前有了新進展。據南京中院和濟南中院近日披露的判決書,曾為*ST雅博(002323.SZ,曾用名雅百特)提供審計報告和財務報告製作服務的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和金元證券,被法院判決對相關股民投資者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法院判決金元證券、眾華會所與雅百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21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4日),許峰律師團隊收到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一批雅百特(*ST雅博,002323,山東雅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索賠案判決書,法院除判決*ST雅博向投資者賠償損失外,還支持了原告投資者要求中介機構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判決金元證券股份公司、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ST雅博的賠償義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禍起重組項目造假:金元證券遭上千人起訴 中介機構責任如何界定?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近日不少投資者紛紛起訴江蘇雅百特、金元證券以及眾華會計事務所,案由為《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累計已有960份開庭公告,開庭時間均為2020年9月18日,也就是下個月該案將迎來開庭審理。
  • ...者被判獲賠近345萬,這家券商承擔連帶責任,還涉及近5000萬元訴訟
    此前備受關注的「雅百特造假案」又有新進展。日前有律所公告稱,收到法院下發的雅百特(即現*ST雅博)投資者索賠案判決書,法院判決*ST雅博向投資者賠償344.7萬元損失,金元證券、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前述賠償義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作為彼時*ST雅博借殼上市的財務顧問,金元證券在其財務造假案中因未勤勉盡責,此前被證監會合計罰沒4000萬元。
  • 律師解讀方正證券賠償案:為何只賠償股民15%的虧損?
    自2017年5月10日證監會罰單落地起,方正證券投資者陸續向法院提起了索賠訴訟,要求上市公司方正證券、方正集團對投資者承擔賠償責任。截至2020年2月25日,長沙中院受理的涉及方正證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共計1323件,均已作出一審裁判。一審判決1129件案件均已上訴,湖南高院對部分案件已作出終審判決或裁定。
  • 雅百特實控人獲緩刑 公司財務造假曾驚動外交部
    上述二人獲刑起於雅百特財務造假,2017年12月,證監會就此已對雅百特及其眾多董監高作出處罰。雅百特正徘徊在是否退市的路口。2018年7月初,深交所對雅百特啟動強制退市機制,隨著法院判決落地,接下來或將作出是否退市決定。9月11日下午,《華夏時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雅百特,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會否退市有關事項可關注公告,目前公司業務仍在正常經營。
  • 5起股民索賠案在成都中院開庭!千人排隊打官司,國信證券、瑞華所也被告了
    華澤鈷鎳系列索賠案代理方之一、北京中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偉10月27日告訴紅星新聞,中盛律所一共承擔了200多起針對華澤鈷鎳的索賠案,目前已經開庭150多起(含合併開庭),70多起索賠案一審均已獲勝,但還需要等待二審開庭。根據一審判決,當已經退市的華澤鈷鎳無力賠付之後,中介機構國信證券、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將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要來了?康美藥業索賠案將走向何方
    近日,ST康美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迎來首批投資者索賠,其中原告將法院發起普通代表人訴訟作為訴訟請求之一,這引發了關於康美索賠案是否會成為首例中國版集體訴訟的猜想。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是新證券法的一大創新,以「默示加入」方式發揮對違法犯罪行為的震懾作用,被視為投資者保護的利劍。
  • 武漢凡谷投資者索賠案再開庭 此前已有勝訴判決有效期剩最後兩月
    「上周,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約64名股票投資者訴公司武漢凡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系列案。在本次庭審之前,武漢中院已經審理了多件涉及武漢凡谷投資者索賠的案件,且已經有勝訴判決。」12月21日,作為原告代理人出席庭審的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 上海普天:半月新增33起證券虛假陳述案 投資者依法索賠獲支持
    據悉,投資者訴上海普天證券虛假陳述案的緣由,是上海普天於2018年3月19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海證監局認定上海普天存在違法事實。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在2015年3月21日-2017年1月18日期間買入*ST上普,並在2017年1月19日之後賣出或仍持有並曾產生一定浮虧(無論是否解套)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佳電股份投資者索賠已有和解獲賠,還有最後兩個月訴訟時效
    2020年10月27日,許峰律師代理的雅百特(ST百特,*ST 雅博,002323)投資者索賠案將在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2021年1月13日,許峰律師代理的中安消(ST中安,600654)投資者索賠案將在上海金融法院開庭審理。
  • 方正證券索賠案訴訟時效將至 再審申請獲最高院受理
    2月27日晚間,方正證券發布了《關於公司涉及訴訟的進展公告》。公告中顯示公司新增13件案件,合計涉訴金額為123.13萬元。一審調解及撤訴案件合計65件,公司等被告需承擔責任的金額合計為415.66萬元。二審判決及調解案件合計489件,公司等被告需承擔責任的金額合計為3534.14萬元。截至目前,公司對該類訴訟事項已累計計提預計負債3804.42萬元。
  • 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判了 券商、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判了,券商、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法院:讓裝睡的「看門人」不敢裝睡五洋債欺詐發行案一審判了,主承銷商、律所、會計所、評級公司等中介機構統統被判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020年12月31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債券持有人起訴五洋建設、五洋建設實際控制人陳志樟,以及德邦證券、大信會計所、錦天城律所、大公國際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作出一審判決。
  • 多起案件第三方機構承擔連帶責任 資本市場強化「看門人」責任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杭州中院」)就債券持有人起訴五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洋債」欺詐案)、陳志樟、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邦證券」)、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大信會計」)、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錦天城律所」)、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大公國際」)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作出一審判決。
  • 多起案件第三方機構承擔連帶責任,資本市場強化「看門人」責任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杭州中院」)就債券持有人起訴五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洋債」欺詐案)、陳志樟、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邦證券」)、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大信會計」)、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錦天城律所」)、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大公國際」)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作出一審判決。
  • ST撫鋼投資者索賠案部分案件已開庭 600餘位投資者參與索賠
    但是,被告否認投資者損失與撫順特鋼財務造假之間有因果關係。」12月1日,代表部分投資者出庭參加訴訟的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主任臧小麗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回溯前情,2018年3月22日,撫順特鋼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 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宣判 德邦證券、大信會計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20年12月31日,杭州中院就債券持有人起訴五洋建設、五洋建設實控人陳志樟,以及德邦證券、大信會計、錦天城律所、大公國際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即陳志樟、德邦證券及大信會計應對五洋建設應負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大公國際應負責任10%範圍內,錦天城律所應負責任5%範圍承擔連帶責任。
  • 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宣判 德邦證券、大信會計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來源:券商中國五洋債判決結果的出爐,在債市引起轟動,其影響被業內稱為「核彈級」。2020年12月31日,杭州中院就債券持有人起訴五洋建設、五洋建設實控人陳志樟,以及德邦證券、大信會計、錦天城律所、大公國際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即陳志樟、德邦證券及大信會計應對五洋建設應負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發行案宣判 德邦證券、大信會計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德邦回應來了
    德邦回應來了】2020年12月31日,杭州中院就債券持有人起訴五洋建設、五洋建設實控人陳志樟,以及德邦證券、大信會計、錦天城律所、大公國際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即陳志樟、德邦證券及大信會計應對五洋建設應負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大公國際應負責任10%範圍內,錦天城律所應負責任5%範圍承擔連帶責任。
  • 看門人"需歸位盡責,券商、會計所難逃"一案雙查"
    日前,證監會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12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證監會表示,典型案例的發布,既能夠以案說法,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信號,提升執法威懾,淨化市場生態;又能進一步強化行政刑事執法協作,保障證券行政執法一致性,有效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對於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