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品市場一直以高端化為發展方向,從2017年開始一直也會這樣做的,但今年因為疫情發生了變化。
據了解,今年1-9月快速消費品市場的增長几乎沒有,同比來看銷量與往年相同,但是均價方面卻出現了大幅下降的情況。
隨著新冠疫情的擴大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普遍下降,從此前的高端遊走至中低端產品。與此同時,上半年的電子商務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線上零售渠道活動頻繁,吸引大量消費者。中低端消費數量因此提升,均價落差同比在5%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大量消費者在經歷過疫情期間的『封城』措施後,冷凍食品和旁邊面是其主要的囤積對象。促使這類食品銷售板塊得以快速增長銷量,同比達到多出3倍的數量。進一步推動了2020年這類食品的銷售額度。
相對的,該期間由於天氣緣故,飲料產品的銷售場景表現十分不理想,市場銷量大幅下降1.6個百分比。
和飲料市場相同的還有個人護理、家庭護理、彩妝等系列板塊。由於長時間的宅,不出門的居民大量減少了這塊消費的購買需求。導致銷量極速下降,商家為了出售,價格全方面下降了6.6個百分比。
家庭必需品恰恰相反,迎來年度最火消費時節。成為上半年行業領域中的最大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商家發現,在必需品的選購上,更多的消費者開始選購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這樣的消費模式持續至今,從拼多多的快速發展,就能很好的看出。高端產品的銷售量雖然也隨著社會經濟的復興而復甦,但高端化縮減已成了不爭的市場事實。
經濟學家表示,這樣的市場變化,是各品牌早就應該察覺到的。疫情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儘管中國市場今年以來整體的恢復正興情況較為良好,但生態系統已經被疫情所衝擊。市場品牌應當以消費者為中心,及時觀察消費者的市場動向,從而搶佔領先地位,進一步推動引導消費者,以此解快速消費品市場的緊張現象。
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