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教育部下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做出部署。其中特別提到,高校應擴大科研助理招錄規模。
通知表示,各地各高校要落實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相關文件要求,把開發科研助理崗位作為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增強科研助理崗位吸引力,落實社會保險、戶口檔案等相關政策,合理確定薪酬標準。各高校要對院系及科研團隊招錄科研助理給予經費、政策等支持。科研助理崗位及實聘人數作為「雙一流」建設監測指標,納入安排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名額的重要參考因素。
所謂科研助理,是指在科研機構、高校以及企業等從事項目研究、實驗(工程)技術和科研輔助的人員,是專職科研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09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鼓勵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若干意見》,允許並鼓勵利用科研項目吸納優秀高校畢業生參與科研工作的政策。由此,國內高校開始嘗試聘用科研助理。2009年,僅清華大學便招聘科研助理647人,其中應屆畢業生282人。
然而時至今日,我國科研助理的規模依然未能滿足高校科研工作需要。對此,有專家表示,經費來源依然是主要困難。儘管科研「放管服」改革以來,各類科研項目的勞務費比例已經大幅提高,但不少科研人員更加願意將寶貴的經費資源用於聘用專職科研人員、博士後等人員,因為他們可以更加直接地促進學術生產。在聘用行政服務崗、技術服務崗的時候卻顯得十分小氣。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知已經是今年年內,相關部門第三次提及擴大科研助理規模。此前的3月21日,科技部印發《關於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到在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項目中,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設立科研助理或輔助人員崗位。
今年6月1日,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下發《關於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提出要鼓勵各類承擔科研項目的單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並將「雙一流」建設高校設置科研助理崗位及實聘人數作為「雙一流」建設監測指標。
對此,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張端鴻表示,從世界一流大學科研組織發展模式來看,科研經費有更高的人員費比例,高校科研組織能自主地做好經費統籌,學術系統中的行政服務人員與學術人員比例普遍也比較高。我國「雙一流」高校在科研人員隊伍建設中,應當把科研助理作為一支重要的學術保障隊伍,逐步形成科研助理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科研能力提升和科研組織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同時也為推動復工復產和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做出應有的貢獻。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