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明知大學圍棋系接受中國圍棋青少年預約報名

2020-12-17 東方網

原標題:韓國明知大學圍棋系接受中國圍棋青少年預約報名

明治大學預約報名

  隨著近十年來中國圍棋普及市場的繁榮,棋手越來越年輕化,在中小學和職業衝段方面湧現了許多具有相當棋力和文化素質高的青少年,定段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殘酷。近幾年大學圍棋特招的門檻逐步提高,對於很多衝段未成功和高中畢業以後想繼續深造圍棋,並想把從事圍棋事業定為人生目標的青少年,選擇就讀一所與圍棋相關的大學是非常困難的。

  學棋少年比起同齡人閱歷相對比較豐富,若能再接受大學的教育,相信日後他們必將能為世界圍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個人的發展前景也會非常可觀。

  聶衛平葛玉宏圍棋道場攜手清華大學"圍棋文化交流與研究「基金與韓國明知大學達成意向,面向全國招收有理想、踏實肯學的圍棋青少年,推薦前往韓國明知大學就讀圍棋系,就讀期間成績優異者可申請獎學金。

  明知大學介紹:

  明知大學,創建於1948年,是一所名牌私立大學, 韓國前總理高健任明知大學校長時創立圍棋系,使該校成為全世界第一所設立圍棋專業的大學。明知大學是韓國的著名學府, 已有60年的歷史。其圍棋系是世界上第一所設立本科、碩士、博士學位的圍棋專業學院,涉及圍棋文化、圍棋歷史,圍棋教育學、心理學、新聞傳媒學等多個專業領域。目前由4名教授和10名講師常年任教,含本、碩、博及留學生在內的在編學生達130餘名,其中不乏著名的韓國國手乃至世界冠軍獲得者。他們的畢業生不僅有依然活躍在職業棋界的一線高手,亦有在全世界從事著圍棋普及與傳播工作的圍棋精英。明知大學圍棋系經過12年的發展,已成為了該校的一張特色名片,在業內享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韓國設圍棋高中引發爭議 學圍棋不為"開發智力"
    日前在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棋文化峰會上,韓國圍棋教育專家、韓國明知大學圍棋專業教授金真煥作為與會嘉賓作了《大學圍棋普及戰略》的簡短演講,本報記者在金真煥演講前對他進行了專訪,從而對韓國的大學圍棋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對中國目前正開展的「三棋入校園」也是一個借鑑。
  • 靖遠縣青少年圍棋俱樂部
    圍棋,起源於中國,有超過好幾千年的歷史,是一種古老而又神秘的遊戲,是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之一。圍棋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成為體育項目被列入高考單招,棋下的好,還可以上重點大學。靖遠縣青少年圍棋俱樂部是靖遠首家專業圍棋培訓機構,是甘肅省圍棋運動協會直屬的定點圍棋教學與升級升段單位。
  • 【走進名校】韓國明知大學
    >  2、韓國高中畢業者、海外高中畢業者、預畢業者  3、語言要求,以下3項中滿足一項者  ① 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3級以上者或KLPT(韓國語能力評價考試) 3級以上者  ② 韓國國內四年制大學韓國語學堂3級以上結業者  ③ 明知大學校內考試合格者  ※ 圍棋專業特長生另行決定★插班(二年級):
  • 韓國明知大學包攬A組冠亞軍
    本報雪梨今日電 (特派記者 李天揚)昨天下午,第六屆世界大學生圍棋錦標賽在雪梨大學哈利波特樓落幕
  • 杭州每年8000孩子在少年宮學圍棋 學圍棋到底有沒有出路?
    8000人次每年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學棋的孩子  「這些不到20歲的小夥子,實力都很強,他們是中國圍棋的未來。」  看著參加比賽的中國棋手,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王汝南一直都笑呵呵的。受邀來參加星銳最強挑戰賽的世界冠軍陳耀燁也表示:「現在的這幫小孩,真是不好對付,而且棋下得好的小孩實在是太多了。」
  • 2019年度韓國圍棋十大新聞
    轉眼間,2019年已經飄然而去,同往年相似,這一年的圍棋界依然發生了如此多的故事:有驚喜和奇蹟,也有告別和落幕...只是故事的主角永遠不會是同一批人。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棋壇發生的重大新聞和事件,將它們分為《2019世界圍棋十大新聞》、《2019中國圍棋十大新聞》、《2019韓國圍棋十大新聞》、《2019日本圍棋十大新聞》四個欄目。
  • 韓國金成龍九段反思圍棋的「陰盛陽衰」時代
    越遇到困難,越要破局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事實上離開圍棋的十多歲少女棋手們如今已成為大學教授或女子聯賽的主教練,而2000年代離開圍棋的女棋手們或作為棋士會會長、或活躍在傳媒領域,或作為大學講師活躍他們組建了花樣圍棋中心,還「眾籌」出首爾圍棋品格隊。女棋手們長袖善舞,可能有多個方面的原因,但系主要是通過學業的深造擁有了跨領域發展的能力。在圍棋界,敢說真話的基本都是女棋手,而且女棋手們向男棋手們展示了多樣化的發展潛力(寫這篇文章也是深深受刺激於女棋手們展現出的風採)。
  • 官宣:第七屆大學生圍棋世錦賽將於明年七月在深圳大學舉行
    圖說:今年在雪梨大學舉行的第六屆世界大學生圍棋賽 官方圖今天,中國圍棋協會和上海市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共同發布新聞:第七屆世界大學生圍棋錦標賽定於2020年7月7日至13日在中國深圳大學舉行。屆時,第十七屆倡棋杯中國職業圍棋錦標賽也將在深圳大學進行半決賽。第七屆世界大學生圍棋錦標賽由中國圍棋協會、上海市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深圳大學承辦,並得到廣東省圍棋協會的大力支持。
  • 上海臺北「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啟賽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上海訊 12日,2020「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以視頻連線方式在上海、臺北兩市開賽。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局長李再立、上海市政府臺辦主任李文輝、臺北市政府參事楊慶輝等出席開賽儀式。  上海、臺北兩市的體育交流始於2001年,己持續20年。
  • 十大女將:圍棋的傳說!
    個性恬靜、長相清秀的中華臺北美女棋手俞俐均,四歲半開始學圍棋,2013年成為職業初段,被稱為"小黑嘉嘉"。2016年,俞俐均到韓國學棋追尋自己的理想,新年伊始,作為替補參加韓國女子聯賽。吳侑珍2016年新科女子世界冠軍吳侑珍,韓國女子圍棋選手。吳侑珍1998年生,今年18歲。她2012年定段,2015年就獲得韓國女子圍棋聯賽的MVP,迅速成長起來。
  • 中國圍棋協會開創圍棋網上戰「疫」新空間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 隨著柯潔九段與時越九段12日在網絡上展開對弈,同時在線觀戰直播的觀眾也達到近萬人……這是中國圍棋協會主辦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國家圍棋隊網絡訓練賽中的一幕,也是協會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組織的網上募捐、網上競賽、網上訓練、網上教學、網上師資培訓中的一部分
  • 圍棋文化之扇子:多把圍棋名扇欣賞
    【弈客圍棋APP記錄你的圍棋人生】扇子與中國京劇藝術的情緣頗深,在京劇、越劇等中國傳統戲劇的舞臺上,扇子常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們早已逾越了原始的實用功能,演化為儒雅的標誌、風流的象徵。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眾多圍棋棋士手中也多了一把扇子景。日本棋界有一種說法:「不會把玩扇子,就不配做棋士。」
  • 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圍棋錦標賽舉行
    圍棋是中國的國粹。倡導、弘揚、傳承圍棋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養青少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由廣東省社會體育中心主辦,廣東省圍棋協會、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清遠市圍棋協會協辦的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圍棋錦標賽於8月24至29日在清遠新銀盞度假村舉行。
  • 第六屆世界大學生圍棋賽閉幕 明知大學包攬冠亞軍
    A組前六名 弈城圍棋訊 北京時間7月11日13時30分,第六屆世界大學生圍棋錦標賽頒獎儀式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舉行,出席儀式的嘉賓有:世界大學生圍棋聯合會副會長、上海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倪耀良,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常昊,澳洲圍棋協會副主席Neville Smythe,澳洲圍棋協會秘書長David Mitchell,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中國圍棋隊總領隊華學明,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新加坡圍棋協會會長陳丁川,馬來西亞圍棋協會會長張枝順。
  • 2020「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線上連線開賽
    、臺北市圍棋協會、五星體育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的2020「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以線上連線的方式在上海、臺北兩市隆重開賽。圍棋起源於中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黑白二色,寓意為太極陰陽,簡單之中可觀人生哲學,可窺民族神韻。上海、臺北兩市體育局以圍棋為媒,創辦 2020「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搭建雙城體育交流新平臺。
  • 東京大學圍棋課人氣十足 圍棋不僅是文化更是教養
    rm=150 原題:學生に囲碁文化、広げたい 日本棋院など、全國40大學で授業 摘自:朝日新聞 作者:大出公二 翻譯和整理:找藉口安靜 我翻的一般 現在教圍棋的高校變得越來越多,原動力則是希望將低迷的圍棋人口V型恢復的日本棋院
  • 中國天元圍棋賽簡介
    中國圍棋天元賽,是中國的一項傳統圍棋頭銜賽,創辦於1987年,也是目前除中國圍棋名人戰外國內僅存的挑戰賽制的圍棋比賽。挑戰賽決賽為三番棋賽制,採用2002年新版中國圍棋規則,黑棋貼3又3/4子,每方用時為2小時45分鐘,保留5次1分鐘讀秒。
  • 青少年下好圍棋 正規訓練非常重要
    劉小光在此次來鞍的四位圍棋國手中他曾經指導遼寧隊獲得圍棋甲級聯賽的全國冠軍,那一年柯潔是主力隊員。他認為遼寧的圍棋基礎不錯,鞍山的圍棋氛圍也很好。特別是此次遼寧圍棋協會入駐鞍山,劉小光覺得一定會推動鞍山圍棋的發展。除了圍棋之外,一說起鞍山,劉小光馬上提到了千山。千山的美景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臺北上海城市青少年圍棋文化交流暨聯合暑訓訪問團
    原標題:臺北上海城市青少年圍棋文化交流暨聯合暑訓訪問團   臺北-上海城市青少年 圍棋文化交流暨聯合暑訓活動訪問團交流行程  現招募最後八名小棋手(可由家長陪同)  年齡:7-15歲  棋力:業餘5段以上(含業餘5段),個別小年齡段優秀棋手可適當放寬,具體報名資格可以電話諮詢。
  • 中日圍棋擂臺賽30年︱從Go到Weiqi:圍棋如何國際化
    歐美人眼中的圍棋是日本「國技」雖然,圍棋起源中國,但在當時絕大部分歐洲棋手眼中,圍棋其實是日本的「國技」。西文中「圍棋」的譯名「GO」,便是取自日語發音,而非漢語的「Weiqi」。在30年前的西方圍棋界,「只知日本,不知中國」算是非常恰當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