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疲憊的轎夫,戴面紗的新娘,正妻領小妾出鏡高下立見

2020-12-19 鴻鵠志在蒼宇

這人世間的事總是以平凡居多,可所見所聞充滿儀式感的又有多少呢?文字可以細膩地展現一個場景,卻不能讓所有的人只有一種認同。當那些洋教士背著照相器材千裡迢迢來到中國也不僅僅是為了獵奇,回望那一百多年前的所拍,稱得上是尤為珍貴的歷史史料,喜歡老照片的人都深有感觸!尋來一組晚清時候的老照片,細品之下定會感慨萬千!

面對鏡頭的清朝乞丐,因為當時的照相技術還不成熟,曝光時長的問題沒有處理好,人物便會出現模糊。之前的乞丐都是史料記載,唯有清朝末年的乞丐用照片表現出來。這四個乞丐,被特意站在牆根,臉上表情淡薄,衣服也是破破爛爛。身後的牆上還寫著「天下太平」,「出門見喜」等字樣,卻又非常的諷刺。當時大清王朝風雨飄搖,負債纍纍,底層百姓家園盡失,很多人淪為乞丐,以乞討為生!

一群轎夫,趕了一個行程,已經疲憊不堪,幾個人坐在地上休息。這還是八人抬的官轎,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員出京可以用八人抬,或者京城外的督撫才能用。由此可知,此人官職不低。轎夫很辛苦,白天黑夜都要無條件服從,沒有老爺的命令,中途是不能休息的。尤其是供職於官老爺家,主人在裡面會客聊天,轎夫在外面等候,期間辛苦冷暖自知。

戴著木枷的犯人,已經被沉重的枷刑不堪其負,一隻手拄在地面上,以此來緩解木枷的重量。在封建社會,犯人遊街示眾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可有一點並不像影視劇裡演的那樣,圍觀百姓對其扔菜葉子,雞蛋什麼的。也就是劇情需要罷了,試想一下,當時的百姓吃飯都是一個問題,還捨得扔雞蛋?

清朝男子的頹廢照,抽著鴉片,拿著圓扇,沒有一點男人的精氣神。看著就嬌裡嬌氣,附庸風雅罷了。從窮苦百姓到王公貴族,鴉片是泛濫到家了。公子哥整日無所事事,抽著抽著就把自己抽廢了!

荒蕪的紫禁城,太和殿前人跡罕至,芳草萋萋。一個王朝的悲歌,而且當時國家機器還在運轉。這是八國聯軍佔領紫禁城後的一幕,慈禧早已經在西安落腳。「裱糊匠」李鴻章正在與洋人談判,聯軍洗劫了紫禁城,卻沒有將它如圓明園焚毀。因為洋人也知道,一旦那樣做,清朝就會與他們不死不休。

兩位清朝女子坐獨輪車出門,這是當時非常普遍的出行方式。因為轎子有著嚴格的限制,成本也高。馬車都是鄉紳專用,一般人家就是坐獨輪車了或者騎頭小毛驢。當然這還是家境好點的,看獨輪車夫就知道貧富差距很大。

剛舉行完婚禮的一對夫妻,女子臉上還掛著面紗,直到此時丈夫還不知道妻子長啥樣。在封建社會,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進入洞房前都不知道對方的模樣,所以洞房花燭夜才被古人稱之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街頭卦攤,一位道士在坐堂。會看相,也會測字。《玄關》熟記於心,對號入座就可以應付一氣了。

清末時候的一位地主婆,坐姿霸氣。拄著拐杖,盤著二郎腿,眼鏡下透著睥睨。她嘴裡還叼著煙,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主。誰若是攤上這樣的公婆,估計是不好相與的,看哪裡都不一定順眼吧!

正妻領著小妾出鏡,一坐一站,高下立見。在封建時代,有錢人,達官顯貴是可以娶妻納妾的。因為這還有很多人很羨慕,這才是人生的贏家。實際上妻妾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妻子都是要門當戶對的,明媒正娶進家門,也不是想休就休的。小妾除了年輕貌美,出身並不講究。「出身率為侍婢,入室服侍寢事」。除此之外,小妾作用有限。所以即便正妻病故,小妾也上不了位。萬貫家財也只有正妻的孩子才能繼承,小妾的兒子也只有乾瞪眼的份。今人的羨慕,不知財力如何,不知身體是否吃得消?

相關焦點

  • 清末老照片:「丐頭」對著乞丐疾言厲色,正妻慫的小妾面如死灰
    空閒之餘,找幾張老照片,都是一百多年前的歷史碎片。殘缺不全,卻也可以拼湊起來,一睹當年的社會實情。所以每一張又是彌足珍貴,一起來看看吧!
  • 清末老照片,落魄少爺娶妻納妾,年輕小妾備受老爺寵愛
    一男子摟著自己的妻妾,看樣子很逍遙,左邊的應該是妻,還用著水煙壺。右邊是妾,服飾也不一樣。雖然家道中落,可還是能夠娶妻納妾。 在大戶人家,妻是非常強勢的。圖中的小妾在門口洗衣服,還叼著煙。
  • 清末香港老照片:兩廣總督當街查案,圖8是春節時的皇后大道
    清末香港老照片:兩廣總督當街查案,圖8是春節時的皇后大道 來看一組清末時期的香(港)老照片。通過這些照片來見證世事滄桑。這一張照片是清末時期香港的街頭,兩個轎夫在街上等生意,遠處是西式風格的建築物,
  • 清末罕見老照片:新人宛若提線木偶,小妾無視正妻,叼煙杆子嘚瑟
    上圖中的三名女子,乃是一大戶人家的妻妾,從站位上便能看出,正妻居於中間,小妾立於兩邊。從衣著服飾上來看,正妻穿的明顯要華貴一些,而且她頭上還戴著珠寶首飾,小妾的腦袋上則光禿禿的,除了頭髮啥也沒有。另外,正妻在家中地位很高,小妾不但要受其管制,還要任勞任怨,稍有不從便會挨打挨罵,幾乎沒什麼話語權。不過,若小妾能成功討得男主人歡心的話,則要另當別論了。
  • 清末上色老照片:鏡頭下真實的八旗子弟,遛鳥、吸大煙、喝花酒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清末八旗子弟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鏡頭下的清末貴族,由於當時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從而一般貴族家庭出生的男性能夠與多位女性婚配。
  • 清末老照片,衙役穿短褲松松垮垮,慈禧太后迴鑾時浩浩蕩蕩
    在大清王朝的土地上,有一群外國人,背著笨重的攝影器材,從城市到鄉村,拍攝了很多風土人情的老照片。既滿足了外國人獵奇的心理,又無意間給我們留下了珍貴史料。雖然距離我們已經一百多年,可閒散之餘,比照一下,絕不是「大致如此」,簡直就是滄海桑田啊!
  • 清末老照片,新婚夫妻面對鏡頭一臉呆滯,王府女子愁眉鎖眼生悶氣
    這組清末老照片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清末河北的某一處鄉村集市,農人們將地裡出的蔬菜在村口售賣。成捆的大蔥擺在那兒,還有西瓜,都是時令蔬菜。鄉下的市井生活,只是為了變賣幾個銅板補貼家用。這村口應是南來北往之道,過路人順便捎帶,回到家中桌子上起碼有點青菜了。一位滿族貴婦人在學習騎毛驢,兩個下人一前一後在盡心服侍。
  • 清朝全家福老照片: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美麗驚豔的原配和小妾!
    圖為一組晚清1870年上流社會的全家福老照片,通過這些時隔百年的黑白影像,可以讓我們一窺晚清年間人生生活的模樣。這是晚清年間京城裡一對滿族夫妻,晚清年間的滿族家庭跟其普通家庭不一樣,滿族旗人女子不但無需講究三從四德的陳年舊規,而且地位較高的旗人女子大部分都主導著家庭生活。
  • 清末老照片:百年前人們遊覽泰山也愛拍照
    1903年的泰山風光。中外人士在泰山山頂合影留念。一位官員坐小轎上泰山。坐轎下山的外國遊客。轎子上撐起了遮陽篷,轎夫的服務很周到。
  • 晚清老照片:錦衣裙襖的貴婦人,原配和小妾同坐獨輪車!
    其中不但有晚清時期穿著錦衣裙襖的貴婦人,亦是可以一窺百年前大戶人家的原配妻子和小妾同坐獨輪車的場景。 這是晚清1880年一位富貴人家的貴婦人留影舊照,老照片中的貴婦人相貌年輕美麗,氣質亦是十分的嫻靜端莊。
  • 中國古代,「小老婆」想上位當正妻幾乎不可能,一朝為妾終身為奴
    古語云「妾不如妻」,在古代妾的地位更像是貼身丫鬟,幾乎不具備任何「妻」的權益,卻要盡到與妻等同的職責。例如:「妻」來照顧丈夫孩子、侍奉老人,而妾同樣要肩負這些職責。然而,在丈夫和正房夫人面前,妾的地位卻像婢女一樣。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小妾與正房翻臉鬥嘴的情況,在現實中基本不會發生。一旦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遭殃的一定是地位卑賤的妾室。
  • 清朝老照片,見證了清朝女性的真實容貌
    清朝老照片,見證了清朝女性的真實容貌
  • 清末照片,頭戴籮筐的新娘,蓋磚房的泥瓦匠,「兔唇」老漢抽旱菸
    刊發一組清末時候的老照片,拼湊出一段歷史的本原。火爆的清宮劇已經褪去光環,這些真實的照片更加彌足珍貴,成為今天了解歷史的史料。今昔對比,在蛛絲馬跡中感受歷史的滄桑巨變!福建某地的一場婚禮,一位出嫁的新娘頭戴著一個籮筐,身後是精美的花轎。談不上簡陋,卻是有明顯的地域特色。結婚是人生一大喜事,雖然不浪漫,可畢竟有花轎。若是窮苦人家,坐的就是獨輪車或者小毛驢了。清末時候的弓箭手,擺開架勢就能命中靶心。清王朝的建立就是以弓箭定天下,為了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他們一度保持著良好的騎射技能。
  • 古代正妻可以隨便處置小妾,但小妾有一優勢,正妻一輩子羨慕不來
    要想多生一個孩子,所以一般有錢的男人都會在娶了老婆以後,又多納幾個妾。正妻與妾不只是名分上的不同,有骨氣的女人「寧當貧家妾,不當富家妾」。妃嬪地位低下,男人娶正妻為妻要吹牛辦婚禮,三媒六聘走了許多程序,而納妾只需讓妃嬪為正妻敬一杯茶。至多請幾個朋友在家裡吃一頓飯,就算是成了。
  • 珍貴老照片:晚清一妻多妾的真實生活,圖2是晚清最好看的婦女!
    2.圖為一大戶人家的四位夫人。 3.圖為清末民初的一張全家福。從照片中就能夠看出事先重男輕女的思維,男孩在照片的後面,並且緊挨一家之主。
  • 古代為什麼有「三妻四妾」這種說法,為何不是「四妻五妾」了!
    妻子是明媒正娶娶過來的,是正室,於皇帝而言,皇后則是自己的正妻,也是身後的女人。但是對於男人而然,一個老婆好像不夠,自己有地位了,有身份了,於是就有了妾的誕生。相比較妻而然,妾只能算側室、偏房,沒有正室地位高。古代的法律有規定,妻只能娶一個,妾就沒有法律規定,只要你有錢,想娶多少妾都可以。那為何法律規定只能娶一個妻子,怎麼會出現三妻這種說法了。
  • 羋月傳:威後是為大王正妻,羋月只是媵妾女兒,為啥還一直針對她
    羋月傳:威後是為大王正妻,羋月只是媵妾女兒,為啥還一直針對她要說起威後,真是精於算計的一個人,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楚國,都作為楚威王的正妻,威後也算得上是一國之母,但令人奇怪的是,作為一個正室,大王的正妻,為什麼威後一直跟羋月過不去呢
  • 清末老照片:大統領帶親兵出鏡,氣場強大;貴婦端坐,形象霸氣
    近期搜集了一組記錄清末(1906-1912年)北方社會面貌的老照片,包括人物肖像和生活畫面,今天整理出來展示給大家,藉此重現110年前的歷史實景。110年的時間並不算十分漫長,前後相比,讓人明白什麼叫「滄桑巨變」!
  • 清末老照片,草棚看瓜的孩童形單影隻,新郎官在嶽母面前唯唯諾諾
    用一組老照片反映清朝人的生活場景,可能比文字要直白多了。置身於歷史的輪廓中,稍加拼湊就是一段歷史的畫卷。不由得感嘆一聲「逝者如斯夫」!清末理髮匠孔聖人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誰曾料到,到了滿族入主中原,一統天下後,推行「剃髮易服」。
  • 包含哪三妻和哪四妾
    我們先來說三妻,三妻的意思就是說三個妻子,一個髮妻就是指的是正房夫人,剩餘兩個妻子是平妻,專門輔佐髮妻,跟髮妻共同為丈夫分擔事情。那這裡的四妾指的就是用來伺候這三個妻子的女人,雖說也可以與丈夫同房,但是地位上是有著明顯的差距的,包括生下的孩子的地位也是有所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