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艾德叔叔(UncleAid)」,原出處:哈佛家訓、香港衛生署,編輯茹媽
不同孩子
生長規律有不同
表格不能代表全部,請僅作參考
後面強調的九點,才是家長同學很需要關注的
註:①上述數據根據2005年九省/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數據研究制定。②參考文獻:《中華兒科雜誌》2009年7期。③上述標準數值可與孩子的實際身高、體重上下浮動兩個百分位。
看完了兒童身高標準表,再來看看兒童的體重標準表:
列表對照操作方法:
(1)、先量度孩子的身高和體重;
(2)、從以下「孩子的身高」欄上,找出最相似的身高
(3)、在該身高列找出"超重」和「過輕」的參考重量
(4)、把孩子的體重和參考體重比較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
來源於香港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關於孩子身高,以下幾個問題,家長同學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一個人的身高取決於遺傳、營養及內分泌激素對生長速度的調節。正常情況下,身高增長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出生後至3歲時,第二個高峰期是青春期。對於家長來說,掌握孩子身高增長的規律,有助於早期發現孩子身高的異常,以便早些採取相應治療或幹預措施。
除了查看「身高標準表」,家長還可以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簡單估算,兒童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規律,一般先快後慢,孩子出生時身長平均50CM,生後前3個月每月增長4CM;後3個月生長每月增長2CM;後6個月每月1CM,1歲時身長約為75CM。
第二年約增長11~12CM左右,即2歲時身長約為85CM。
2歲以後身高每年增長7CM。2~12歲身高粗略估計為:身高(CM)=年齡*7+77(CM)。
細心的家長可以對照以上規律,或者與同齡的孩子相比較,若發現明顯異常,或明顯低於同齡兒童平均水平,就應及時去兒童內分泌專科諮詢相關專家。
出生至成年,身高生長速度不是勻速的,出生至2歲時一般身高會長28cm,其中在4個月以前、5-12月、1-2歲這3個年齡段各完成1/3。2歲前營養對生長的影響遠超過遺傳因素,年齡越小越是如此。2歲後至青春期前每年勻速長高5-7cm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
換言之,一個身高170cm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歲長成的。這種不同年齡段具有不同生長能力的情況是因內分泌的複雜調控所致。3歲前如受到有害因素的影響,如營養、疾病或藥物等,那麼,對身高的損害將是永久的。
(1)、讀懂長高的信號
孩子究竟會在什麼時候身高急速往上躥?有兩個信號可以告訴你。第一個信號是孩子的胃口大增,食慾非常旺盛,這說明他要長個兒了。第二個信號是孩子的鞋子突然變小,這也是長個兒的一個信號。因為孩子通常是從下往上躥個兒的:腳變大後,腿也會變長,然後手變大、胳膊變長。
(2)、長得快,營養素補充一定要跟上
處於生長發育中的孩子,需要不斷地從食物中得到各種營養成分,而長得快的孩子因為體內的新陳代謝相對旺盛,所以對營養素的需求相對更高。另外,孩子長得快,也就意味著骨骼的形成會明顯比同年齡的孩子要快,因此對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鈣的需求也就更大,而為了保證鈣的吸收利用,維生素D的需求也會相應加大,同時骨骼的形成還牽涉到磷、鋅、維生素A、維生素C等相關的營養素。
(3)、睡前奶是關鍵
奶類是鈣的主要食物來源,而鈣是孩子骨骼生長的基礎原料;奶類還具有促進睡眠的作用,因此睡前喝一杯奶能促進孩子身高增長。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已經超過3 歲,最好給他選擇低脂的奶類,因為全脂牛奶中的飽和脂肪含量較高,孩子長期、大量飲用全脂奶,容易引起膽固醇過高。因此,應該養成孩子喝低脂奶的習慣,這樣既能保證鈣的攝入量,同時又能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
(4)、適當攝入肉類
肉類,特別是牛肉和瘦豬肉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鋅,是人體鋅的主要來源。鋅對孩子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人體內許多重要的參與新陳代謝的酶含有鋅,鋅是保持這些酶的活性所必不可少的。
鋅在生長激素的合成中也有重要作用,因此缺鋅孩子的發育明顯落後於正常兒童,並且往往表現為身高不足。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的孩子,每天的膳食中要含有適量的肉類,以保證優質蛋白質和鋅的供應,此外肉類中的鐵含量也明顯高於其他的魚、禽、蛋類等動物性食物。
(5)、保證充足睡眠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發布過這樣的推薦意見,如下表:
4個月以內的因為睡眠模式和持續時間變數太大,而且對健康影響的相關證據不足,未制定推薦意見。
這份意見也得到了美國兒科學會,睡眠研究協會以及美國睡眠協會的支持。
當然,這只是一個推薦意見,孩子每天到底要睡多少個小時,這中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所以,充足的睡眠並不一定完全以時間來衡量,重要的是看孩子入睡是否容易,睡眠是否安穩和深沉,醒來時是否精神飽滿、情緒高漲。
(6)、長得太快,未必就好
孩子長得慢,家長一般都著急,忙著帶孩子去看醫生。而孩子長得比同齡孩子高,特別是父母個子不高,孩子卻長得又高又大,很多父母都感到很驕傲,認為自己的孩子將來肯定能長大個兒。其實,孩子個兒長得過快未必就表示他將來是大個子。因為過早發育有可能意味著過早停止發育,最終身高反而不理想。
(7)、要想長得高,請遠離反覆呼吸道感染
孩子在患病期間,通常吃得不多,營養攝入本身就減少了,加上發燒又使能量消耗增多,致使體重不增甚至下降。而體重生長的恢復與病程長短、疾病嚴重程度及患病的頻率有關。如果呼吸道感染反覆發作,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趕上生長時,又遭受新的打擊,使機體的營養狀況和抵抗力進一步下降,時間長了,就會明顯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
(8)、激素治療要辯證對待
長期大量口服激素,會影響鈣、磷的代謝,導致骨質疏鬆,抑制骨骼生長及蛋白質合成,從而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但是家長也不用因此而談激素色變。因為現在醫生給兒童用激素時都比較注意儘可能小劑量、局部使用,與全身使用激素不同。所以,只要規範使用激素藥,是不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明顯影響的,家長不必有「恐激素」心理。
(9)、別讓肥胖影響長個兒
過度肥胖會影響孩子長個兒。通常肥胖的孩子一開始表現為生長比較快,身高和體重都超過同齡的孩子,給人肥胖的孩子個頭高的感覺。但肥胖的孩子往往也比較早就停止了生長,他們的最終身高並不比同年齡的夥伴高,甚至還可能更矮一些。這是因為肥胖是誘發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性早熟可以使骨骺閉合提前,所以一開始肥胖的孩子似乎身高增長很快,但最終身高反而受影響。
「好的教育,不是給TA世界觀,而是帶TA觀世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泡爸為什麼堅持講知識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泡爸講知識」(ID:paobazhishi)
回復「歷史26」,聽泡爸講中國歷史語音版26節全集;
回復「中國」、「北京」、「浙江」、「四川」、「湖南」,看《讓孩子著迷的中國地理》之導語篇、北京、浙江、四川、湖南篇;
回復「唐詩唐史」,收泡爸《讓孩子著迷的唐詩唐史》精華卷閱讀連結;
回復「成語故事」,收泡泡同學《最最卡通的成語故事》電子書精華卷;
回復「數學之美」,收泡爸《讓孩子著迷的數學之美》電子書精華卷。
回復「天性」,聽泡爸講「不一樣的天性,不一樣的教育」;
回復「判定」,了解如何判定孩子和成年人的天性;
回復「急躁」,了解「急躁的孩子怎麼教」;
回復「面」,了解「軟面黏的孩子怎麼教」;
回復「興趣班」,聽泡爸講「順應天性的教育——不同天性的孩子,適合不同的興趣班」。
---
以上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泡爸講知識」:
認真、從容、堅定的知識帳號。以大人感興趣、孩子更喜歡的故事型知識,開闊眼界,趣味驅動,培養4到12歲孩子的求知慾,也讓你輕鬆成為知識型家長。
每周日講述「順應天性的教育」。
泡爸:原為商業人士,出於給泡泡講知識的原因,「不小心」成為作家。已出版《讓孩子著迷的中國歷史》、《讓孩子著迷的中國地理》、《大人孩子都能懂的時間簡史》等十多本知識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