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打造環梅花山旅遊圈 已列入專項規劃

2020-12-24 騰訊大閩網

原標題:上杭: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 打造環梅花山旅遊圈

2017年10月,上杭梅花山景區尖峰頂環山觀光玻璃棧道首次對遊客試開放,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遊覽。

近年來,雖然梅花山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往,但旅遊產業尚未形成,如何發揮梅花山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整合梅花山旅遊資源,打造環梅花山旅遊圈,成為當下該片區的發展重點。近日,記者採訪了市政協委員和旅遊部門,對如何整合旅遊資源,打造環梅花山旅遊圈作了一番採訪。

建議統籌規劃 整合旅遊資源

梅花山自然保護區位於上杭、連城、新羅三縣(區)的毗連地帶,不但有「梅花十八洞」美譽,還素有「神奇的寶山」「北回歸線荒漠帶上的翡翠」「生物物種基因庫」「野生動物避難所」之稱,旅遊資源非常豐富。198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992年2月被確定為世界A級自然保護區。

「由於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橫跨了三個縣(區),統籌協作顯得非常重要。」市政協委員羅文謙在《關於整合旅遊資源打造環梅花山旅遊圈的建議》的提案中認為,當前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有統籌協作乏力、旅遊規劃欠缺、基礎設施較為滯後、宣傳旅遊不夠等問題。

如何打造環梅花山旅遊圈,他認為首先應健全機制,統一協調環梅花山旅遊管理開發;全市應統籌規劃,制定高起點的旅遊開發總體規劃,對主要景區進行規劃布局,精心打造,接點連線,完善自駕遊環線、徒步遊環線等;同時,要廣泛籌資,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和景區建設,打好國家自然保護區和革命老區這張牌,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梅花山旅遊知名度。

打造環山旅遊圈 已列入專項規劃

「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市非常重要的一張旅遊名片。」龍巖市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梅花山所處位置特殊,需要市政府統籌交通、住建、城鄉規劃、國土、林業等部門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環梅花山旅遊圈的建設與開發。

據介紹,市旅遊部門在「十三五」旅遊業發展專項規劃和市旅遊產業提升策劃中,對環梅花山旅遊圈開發進行了重點規劃,以環梅花山自駕遊探秘旅遊線為主題,擬打造我市獨具特色的綠色探奇旅遊線路;在項目建設方面,旅遊部門表示,已將有限的升級旅遊專項資金重點向環梅花山帶鄉村旅遊、旅遊扶貧和旅遊廁所建設等傾斜,並積極與發改等部門對接,如上杭步雲索道旅遊項目和冠豸山賴源溶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分別爭取了1600萬元和1000萬元的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支持。

對於旅遊宣傳,梅花山列入了我市旅遊市場營銷特色線路的重點宣傳,製作了《大王教你來巡山》、《綠野仙蹤》等梅花山專題宣傳視頻,加大推介和引資力度,爭取知名企業前來參觀考察。當前,市政府已經將我市冠豸山、梅花山(含中國虎園、古田會議會址群)、紫金山、龍巖國家森林公園四大園區打包進行整體申報。未來,環梅花山旅遊圈的開發將更加完善。

相關焦點

  • ...來上杭」2019龍巖市(上杭)森林旅遊節在龍巖梅花山中國虎園開幕
    23日,由市林業局、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杭縣政府共同主辦的「鄉約你 來上杭」2019龍巖市(上杭)森林旅遊節在龍巖梅花山中國虎園開幕。 開幕式上舉行了梅花山森林體驗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和梁野山森林養生國家重點建設基地授牌儀式,並進行森林體驗國家重點建設基地、森林養生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和龍巖旅遊資源及龍巖森林旅遊產品推介。
  • 福建上杭:全域是景區處處是景觀!
    近年來,上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堅持「一把手指導抓、分管領導親自抓、督查部門具體抓、人人參與大家抓」的督查工作機制,大力發展上杭全域旅遊,湧現出了古田旅遊區、梅花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上杭國家森林公園、紫金山國家礦山公園等國家級旅遊品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 探訪「八閩母親山」——梅花山
    探訪「八閩母親山」——梅花山9) "← →"翻頁 位於福建省西南部龍巖市內的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打造30分鐘鄉村旅遊圈
    為了讓前往閬中古城的遊客有更多的看點,延長其在閬中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時間,閬中按照「全域旅遊」的思路,高起點打造鄉村旅遊度假區,打造30分鐘鄉村旅遊圈,讓閬中旅遊從古城核心向「遍地開花」轉變。村子生態環境優美,閬中重點打造的橋亭康養旅遊小鎮便落戶於此。閬中市古城景區管理局一名負責人介紹,小鎮建設內容包括復建「蜀道第一亭」,新建遊客中心、民宿等,遊客在這裡可參觀生態農業,感受田園生活。每到節假日,遊客紛至沓來,最高峰時期,每天有上萬遊客到村裡來。
  • 閬中:打造30分鐘鄉村旅遊圈
    為了讓前來閬中古城的遊客有更多的看點,延長其在閬中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時間,閬中按照「全域旅遊」的思路,高起點打造鄉村旅遊度假區,打造30分鐘鄉村旅遊圈,讓閬中旅遊從古城核心向「遍地開花」轉變。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30分鐘鄉村旅遊圈如何留住遊客,讓遊客在閬中有更多看的、耍的?
  • 上杭一中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上杭一中秉承「惟志惟勤」之校訓,凝心聚力,強師優課,全體高三教師苦幹實幹,攻堅克難,2020年高考取得優異成績!上杭一中2020高考喜報一、清北專項計劃有突破黃嘉倫同學高考成績676分,另獲清華大學自強計劃加
  • 龍巖市上杭梅花山虎園新添三隻華南虎崽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昨日,記者從龍巖上杭縣梅花山中國虎園獲悉,6月1日虎園傳來喜訊:國際譜係為360號的華南虎,順利產下3隻小虎。三隻小虎誕生時間分別為當天的5時10分、5時47分和6時35分,到7時48分整個生產過程順利完成,到9時許,三隻幼崽均吃上母乳,母子健康狀況良好。
  • 【規劃】梅州,規劃打造粵東北公園城市典範!
    根據《規劃》,梅州將建設由「區域綠地—生態廊道體系—城市綠地」組成的市域綠地系統,實現「山水相依、錯落有致、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和諧秀美」的建設目標,構建「一核四心、一帶四廊、一環五山」,打造粵東北公園城市典範。
  • 上杭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近年來,上杭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通過「旅遊+」「生態+」等模式,拓展觀光採摘和休閒體驗功能,以三產聯動、交叉融會為理念,構建橫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生產、生活、體驗和生態功能的產業體系,打造一批相對集中、業態豐富、功能完善的鄉村旅遊集群片區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旅遊園區。
  • 湛江:五大旅遊圈構建濱海旅遊示範市
    今年,湛江更明確提出創建省濱海旅遊示範市,全力打造大金沙灣旅遊圈、廣州灣旅遊圈、南三島特呈島旅遊圈、吉兆灣旅遊圈和大湖光巖旅遊圈等五大旅遊圈,著力打響「黃金海岸、熱帶綠都、天南古邑、魅力港城」的旅遊品牌。  「湛藍的海、湛藍的天」       彰顯發展美譽度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環太湖生態文化旅遊圈開啟「四重奏」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探索環太湖圈發展問題,聚焦文旅融合新發展,推動長三角文旅一體化的建設和發展。昨天下午,由湖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共同主辦的「同飲太湖水·共唱太湖美」首屆環太湖生態文化旅遊圈合作共進推進會在浙江湖州舉行。
  • 廈門湖裡區推出「半日旅遊圈」項目
    東南西北皆美景 休閒娛樂「半日遊」湖裡區推出「半日旅遊圈」項目,拓展旅遊經濟新思路新亮點,為市民遊客提供「菜單式選擇」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葉舒揚)今年,湖裡區文化和旅遊局精心推出「半日旅遊圈」旅遊項目,依託廈門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的打造,規劃建設有吸引力的旅遊景區景點。
  • 大敦煌文化旅遊圈建設論壇舉行
    10月19日,大敦煌文化旅遊圈建設論壇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行,國內旅遊文化研究學者、旅遊界專家、敦煌研究院專家等齊聚敦煌,共商如何發揮敦煌文化旅遊資源優勢,打造高品質、高品位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
  • 四川閬中以古城為核心,打造30分鐘鄉村旅遊圈
    為讓前來閬中古城的遊客有更多的看點,延長其在閬中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時間,閬中按照「全域旅遊」的思路,高起點打造鄉村旅遊度假區,打造30分鐘鄉村旅遊圈,讓閬中旅遊從古城核心向「遍地開花」轉變。眼下,天宮鎮五龍村迎來旅遊旺季,欣賞農家風光,農耕博物館感受農耕技術的演變,在大棚裡體驗採摘或是在村道路上騎自行車、在水上划船。
  • 梅州,規劃打造粵東北公園城市典範!
    日前,《梅州市中心城區公園城市總體布局規劃(指引)(2020-2035)》正式出臺。根據《規劃》,梅州將建設由「區域綠地—生態廊道體系—城市綠地」組成的市域綠地系統,實現「山水相依、錯落有致、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和諧秀美」的建設目標,構建「一核四心、一帶四廊、一環五山」,打造粵東北公園城市典範。
  • 上杭鐵拳出擊打掉一批違法犯罪團夥,警示大家做個遵紀守法的人!
    201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的重磅消息。《通知》指出,要把打擊黑惡勢力和反腐敗、基層「拍蠅」相結合,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成為2018年反腐與基層治理的一道明確的主題。
  • 【頭條】上杭鐵拳出擊打掉一批違法犯罪團夥,警示大家做個遵紀守法的人!
    201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的重磅消息。《通知》指出,要把打擊黑惡勢力和反腐敗、基層「拍蠅」相結合,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成為2018年反腐與基層治理的一道明確的主題。
  • 梅花山珍稀品種「素白臺閣」盛開
    其中,「素白臺閣」是梅花山最珍稀的梅花品種之一。「臺閣」這類品種是花芽分化時產生的變異類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徵,形似樓閣在花的中央,故名「臺閣」。據考證,它最早記載於清代園藝家陳淏所著的《花鏡》中。我們知道,梅花從外向心的結構依次分為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雌蕊位於梅花的中心,因此臺閣梅這一花中長花的現象是由梅花雌蕊發生變異而成。
  • 梅州將規劃打造粵東北公園城市典範
    原標題:規劃打造粵東北公園城市典範   記者從梅州市住建部門獲悉,《梅州市中心城區公園城市總體布局規劃(指引)(2020-2035)》日前正式出臺。根據《規劃》,梅州將建設由「區域綠地—生態廊道體系—城市綠地」組成的市域綠地系統,構建「一核四心、一帶四廊、一環五山」空間結構,實現「山水相依、錯落有致、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和諧秀美」的建設目標,打造粵東北公園城市典範。
  • 未來將打造京郊休閒觀光旅遊圈
    這是繼開耕節、櫻桃節後的又一次農業體驗活動,也是首農集團打造環五環休閒觀光旅遊圈和高端產業園區的又一次嘗試。首農集團的前身是1949年9月成立的「平郊農墾管理局」,正式組建於2009年4月,採用從育種、養殖到加工、配送、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目前,共有員工4萬人,截至2016年底,資產總額達到618億元,營業收入412億元,利潤總額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