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華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有陽吹白雪,也有下裡巴人,有名世經典,也有糟粕不堪,有高雅風趣,也有瑰麗明豔。正所謂「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據細壤,故能就其高」,所以我們必須得承認我們中華文化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有我們需要傳承的地方,也有我們必須摒棄的地方。好的地方如尊師重教,如長幼尊卑,如孝敬父母,如禮義廉恥,也有壞的地方,如封建迷信,如重男輕等等,我們不但要承接我們文化的精華,更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老人常講「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到底是為什麼?
在農村,是我們中華文化最樸素的地方,也是我們中華文化最精純的地方,尤其是俗語,是農村文化的結晶,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不斷篩選出來的,所以如果我們善於觀察,心細點就會發現,那些俗語細想起來是有幾分道理的,但是不乏一些鑽了農村文化局限的空子,一代又一代的傳揚開來,已經成為一種死死的固定模式,成為一種封建迷信。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是說,從前印度有個寺廟,寺廟裡有個老和尚,因為寺廟的佛堂裡有一隻老鼠,每一回開佛會的時候都會出來搗蛋,所以老和尚去百姓家裡借了一隻黑貓拴在佛堂前想要嚇跑老鼠,沒想到還挺管用,但是只要黑貓不在,老鼠就會出來搗蛋佛會,所以每一次他的弟子就會看見他在佛堂門前栓一隻黑貓,久而久之,直到老和尚圓寂,他的弟子不管有沒有老鼠,都會在佛堂門前栓一隻黑貓,甚至是他弟子的弟子也會在開佛會的時候在門前栓一隻黑貓,而且栓黑貓也慢慢有了儀式,而且越來越莊嚴,把黑貓奉為神靈,卻從不知起初老和尚只是因為他要嚇跑老鼠。
而「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從字面上我們很難理解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到底是講什麼呢?這句話講的就是男女的出生問題。在過去,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人很迷信生辰八字,認為生辰是可以決定人一生的命運,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劇和現實生活中看見人在婚嫁的時候都要測個生辰,如果兩個人一個是水命一個是火命,即使兩情相悅也會被生生拆散,還有這個生辰問題,這句話通俗來說是男孩最怕在晚上生,女孩最怕在正午生,似乎生孩子還是能被人為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