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大軍」和晚高峰期匯合形成的車龍。
現場:「接送大軍」致使道路水洩不通
9月9日傍晚是玉林一中學生回校上自修的日子,陳先生和兒子下午5時剛過就從家裡出發了,「上周被堵怕了,這周要早去早回。」陳先生告訴記者,上星期第一次送兒子上自修,因從家到學校平時只是15分鐘的車程,所以當天他們6時才從家裡出發,沒想到,從一環路城北路口就開始堵車,長長的車龍讓陳先生和兒子心急如焚,眼看時間一分分過去,陳先生果斷決定另抄一條小路送兒子去學校,從紅綠燈的車流中突出重圍後,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另一條小路同樣被「送學大軍」堵了個嚴嚴實實,再抄另一條小路,情況同樣如此。沒辦法,等不及的兒子下車步行往學校走去。兒子下車了,陳先生回程並沒就此輕鬆,跟隨著車流亦步亦趨,一直到7時過後才算「突出重圍」。
「接送學生的私家車太多了,由於玉林一中和實驗中學相距不遠,而且同在一路段上,所以接送學生的車流一下子全集中在一起,特別是在校門口,堵得簡直水洩不通,我們住在學校的教職工及家屬也是進出兩難。」住在玉林一中的劉老師告訴記者,每到接送學生的日子,他們的家屬都「自覺」投親靠友吃完晚飯後才回家。
「一到接送學生的日子,我就只能遠遠繞道回家。但無論怎麼繞都是堵的」家住城西街道慶豐社區的居民謝先生說,學校周邊是多個居民區和村莊,早晚高峰期與接送車流大軍匯合,讓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
校門口擁堵的人流和車流。(本報記者 謝豔紅 攝)
學校:呼籲「綠色出行」
對於校門口的「堵路一刻」,學校也採取了不少措施。據玉林一中唐副校長介紹,玉林一中約有6000多名學生,近年來隨著私家車擁有量的增加,校門口因接送學生引發的堵車問題越來越嚴重,為此,學校特地向學生和家長發出過倡議:少開、少乘私家車,倡導學生搭乘公車回校、離校。同時,聯繫交警,對學校周邊的道路進行了整治、改造,加設隔離欄,禁止車輛在校門口調頭,專門安排交警在放假、收假時段值勤,疏導和引導車流;放假時錯開各個年級下課的時間等。
然而,上學、放學私家車「堵路一刻」還是有增無減。老師們發現,其實有的學生居住地離學校並不遠,但就是不想步行,「不少家庭完全可以不開私家車接送孩子,卻由於家長和學生的因素無法實現」。劉老師說,不少家長認為,開車接孩子安全,也很風光,這樣就使校門口出現的「堵路一刻」不是簡單的交通問題,而是觀念和意識的問題了。
「其實,家長應從鍛鍊孩子的角度出發,鼓勵孩子在上下學時多選擇『綠色出行』。」唐副校長告訴記者,途徑學校的公交線路共有兩條,家住玉林城區的孩子可選擇坐公車出行;近一點的,可鼓勵孩子結伴步行上學、回家,相鄰的家長也可通過「拼車」,減少車輛的出行。實在需要開車接送的,也要考慮方便他人,不在校門口上下車,家長可以把車停得離校門口遠一點,讓學生步行到校或等車。
如果你也想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趕緊把信息回復到本微信平臺吧,我們認真對待每一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