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奈】
姑娘摘下口罩當場大哭:我還怎麼找男朋友
錢江晚報消息,杭州24歲姑娘婷婷(化名)一夜之間陷入崩潰:戴了三個多月的口罩臉怎麼突然就「爛」掉了?!
24歲的婷婷是杭州某社區工作人員,疫情期間一直堅持奮戰在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前幾日,婷婷上班時覺得臉莫名地發癢,但不敢摘下口罩撓。下班回到家後,她摘下口罩準備洗臉時被鏡子裡的自己嚇了一跳,臉上發滿了一片片紅疹,甚至還有點刺痛,愛美的婷婷以為是口罩帶太久,皮膚悶太久缺水導致的。
「哎咦!你的臉怎麼回事,都『爛』掉了!」第二天早上,婷婷媽媽看到女兒的臉著實嚇壞了,婷婷一照鏡子,看著滿臉的紅疹更嚴重了,有些地方還起了水皰。她當場就哭了:「怎麼辦?我毀容了!」
在媽媽的催促下,婷婷來到了浙大一院皮膚科。
「醫生,我的臉『爛』掉了!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得救嗎?臉這樣我還怎麼找男朋友?!」婷婷眼裡噙著淚,對皮膚科主治醫師吳銀華醫生訴苦——她說自己的臉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疫情期間由於工作太忙,都沒來得及好好關注「面子」問題,怎麼一下子就「毀容」了?
長期戴口罩
面部皮膚情況多多
吳銀華仔細問診檢查後,發現婷婷臉上大片紅斑伴脫屑,還散布著丘疹、丘皰疹,初步診斷是長期戴口罩導致的過敏性皮炎。
原來,婷婷日常護膚一直存在過度清潔的問題,本身皮膚屏障早就已經受損,再加上疫情期間臉部皮膚長期處在口罩潮溼溫熱環境內,導致皮膚過敏刺激,接觸口罩的面部皮膚出現紅斑、脫屑甚至丘疹、水皰等表現,還伴有明顯瘙癢灼痛。
「平時注意皮膚保溼,勤換口罩,要佩戴合格的口罩,不要戴太緊。」吳銀華表示,像婷婷這樣因為長期佩戴口罩而出現過敏性皮炎的患者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不少醫護人員因為戴口罩出現皮膚問題前來就診。
△圖自視覺中國
「還有不少患者因為戴口罩狂長痘的。」吳銀華表示,戴口罩最容易加重的皮膚問題就是痘痘,由於是口周區域,口罩將面部捂得溫暖又潮溼,皮脂腺、汗腺分泌增加而排出不暢,正好給痘痘生長創造了「溫室」條件。
近期高發
多位網友中招
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
保護皮膚,這兩點很重要
鍾南山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明確表示: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
在密集型工作場所,洗手、消毒、戴口罩還得持續一段時間,因此皮膚科專家建議:
1、適度清潔和保溼
氣溫逐漸回升,皮膚新陳代謝加快,皮脂腺和汗腺分泌變得活躍,加之長期佩戴口罩,我們鼻腔呼出的溼氣、說話的飛沫、分泌的汗液和油脂混合後停留在皮膚表面,若不及時清潔,容易造成毛孔堵塞、細菌滋生。因此,做好日常的面部皮膚清潔,非常重要,但清潔務必注意適度,以免破壞皮膚屏障!
清潔之後要注意及時保溼,選擇溫和不刺激的保溼霜,同時還要適合皮膚的類型,比如油性皮膚切勿選擇過度粘稠的霜劑,應選擇清爽不油膩的霜劑或者乳液,保溼霜一般建議每天早晚使用,皮膚偏乾性的人群可以適當增加使用頻率。
2、正確使用合格口罩
春季是皮膚過敏的高發季節。疫情期間我們需要長時間戴口罩,嬌嫩的肌膚可與粗糙的材質摩擦受損,口罩中滋生的細菌,會破壞皮膚原有的菌群平衡,均導致皮膚更加容易出現過敏症狀。皮膚過敏症狀或輕或重,輕則可能出現乾燥瘙癢脫屑,重則紅斑、丘皰疹、水腫等。
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應當首先檢查口罩是否合格,若為不合格口罩應立即停用並更換。如果出現較為嚴重的皮膚問題,請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醫。
【最奇葩】
庭審中男子這一動作驚呆全場 法官:罰款2000!
看看新聞網消息,4月23日,官渡法院一庭審正在正常進行著,被告謝某突然從被告席站起來拿著手機拍攝庭審現場。
在法官喝止後仍未停止拍攝動作,還將視頻發到微信群。
連一旁的律師都滿臉問號......
網友不禁直言:「人類迷惑大賞!」、「法官喝止都沒有停下來是個狠人!」......
最終,謝某因擾亂法庭秩序,被罰款2000元。
【煲雞湯】
我在同學群,三年沒有說過話了
1
記得還是去年教師節的時候,沉默已久的高中同學群冒出了十多個同學,他們在群裡跟老師互動聊天,祝福老師節日快樂。
若不是遇到了教師節,想必這個同學群還是安安靜靜的,沒有人說話。畢業之後,大家好像都在群裡保持著一種默契,不過多打擾彼此,也不再頻繁發聲。
幾十個人的同學群,平時總是悄無聲息,沒有人發言,也沒有人聊天,大家都喜歡和關係比較好的同學私下聯繫。如果不是有重大事情,那麼幾乎所有人都在潛水。高中同學群如此,大學同學群亦然,一年都沒有幾條消息。
想想,我也已經有三年沒在高中同學群裡發言了,和一些同學也好幾年沒見面了。不知道老同學再次見面時,還能不能像當年那樣無話不談、親密無間。
2
和朋友聊起這事,她也感慨道:「畢業以後,我們班的同學群就沒什麼消息了,只有過年的時候大家才會在群裡發發祝福、問候幾句,真懷念過去的日子啊。」 可不是嗎?同窗好友曾經朝夕相處,而今天各一方,連問候都少了。別說在群裡不說話了,就是朋友圈可能也看不到對方的動態了。
遺憾嗎?惋惜嗎?難過嗎?這些情緒都有,可仔細想想,也有些無奈。
大家身處不同的城市,進入新的環境,融入新的圈子,便有了更多新的朋友和同事。而老同學一旦分開了,互相之間不主動聯繫,關係自然會漸漸變淡。
3
前一陣子,我在朋友圈裡看到一位朋友的動態,才意識到他要結婚了。我和這位朋友是在大學社團認識的,他大我一歲,平時特別關照我,也很聊得來,和我說過不少心裡話,我是真心把他當作好朋友。
我還記得幾年前社團聚餐的場景,他和我同坐一席,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他那會兒還喝了點酒,臉頰通紅,憨憨地笑著說:「等我以後結婚,一定會請你還有社團裡的好朋友來喝喜酒,到時候,你們可別想逃……要給我禮金哦。」
他的那番話,我從未當成他喝醉後的酒話,而是一直記在心上,想著他哪天結婚了,我一定會去捧場,祝福他找到對的人。
可是畢業後,大家分道揚鑣,各自都有了新的生活。以前那個天天99+消息的群安靜了下來,漸漸沒人說話了,仿佛所有人都忘了那個群的存在,或者說無意識地屏蔽了群。以前的許多朋友也不再怎麼說話了,除非還在同一座城市生活的、關係特別要好的朋友,其他人漸漸都失去了聯繫。
有些人,就這麼消失在了朋友圈裡,也消失在了我的生活中。
4
長大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得到與失去的過程,有得必有失。但我們之所以會這麼難過,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曾經在乎的人與事。
可這就是成長的必修課,誰也沒法拒絕。一個人總要學會接受失去,學會接受朋友的離開,學會與過去珍貴的人與事告別。
人來人往,都是日常。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你沒法強行挽留;有些關係久而久之就淡了,你也沒法阻止別人開始新的生活。這世界每天都有人不斷路過你,而你也會不斷錯過別人。你會遇見一些人,然後告別另一群人。
如果可以,請對身邊的人好一點,主動聯繫朋友,哪怕遠隔天涯,也別忘舊時知音。若是朋友真的離你而去,也不必過多傷感、不停嘆息,我們總要學會接受、坦然面對。
與其為失去的難過不已,不如活在當下,好好珍惜身邊所有愛你和你愛的人。如果真的捨不得,不想讓關係變淡,那就主動跟朋友聯繫一下吧:「嘿,好久不見,你過得還好嗎?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