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傾情首發編輯整理製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雖免費交流使用,但保留譴責直接拿過去作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權利。本文為應約重發。
表層海水鹽度分布規律這個知識點在人教版教材上沒有體現出來,可實際上很多考試或習題會以此為知識背景出題,致使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下手做題。新的教材裡已把海水鹽度再一次的加入進入,其實如果能抓住影響海水鹽度高低的因素,此類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這裡小蹊做了一個梳理。
①氣候因素——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氣候因素,即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係。降水量大於蒸發量,鹽度較低,反之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緯度海區,有暖流經過鹽度偏高;寒流經過鹽度偏低。
③河流徑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匯入的海區,鹽度偏低。
附此以外,我們還應考慮如下因素:
高緯度海區結、融冰量的大小(有結冰現象發生的海區,鹽度偏高;有融冰現象發生的海區,鹽度偏低);
海區的封閉度(海區封閉度越強,鹽度會趨於更高或更低);
與附近海區海水的交換量等也能影響到海水的鹽度高低。
各個因素具有時空不同的變化,因此海水的鹽度高低也具有時空的差異。
從低緯度到高緯度,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蒸發量和降水量之差。蒸發量使海水濃縮,降水使海水稀釋。有河流注入的海區,海水鹽度一般比較低。
1、海洋表層海水水平鹽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向各自南北兩側的高緯、低緯遞減。海洋表層海水平均鹽度按緯度分布規律如上圖所示。
南半球鹽度分布的地帶性較北半球明顯。
中低緯度的大洋西岸鹽度較大洋東岸高。
在海洋,赤道一帶降雨量大,鹽度較低。
在高緯度地區,溶解的冰降低了鹽度。
鹽度最高的地區是蒸發量高而降雨相對較低的中緯地區。
大西洋鹽度略高於太平洋。
2、海洋表層海水垂直鹽度:大致在熱帶和中高緯地區,表面鹽度低,向下增大。副熱帶地區表面鹽度大,向下先是迅速減小,然後又逐漸增大。
影響鹽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發與降水、結冰與融冰、河水的流入、海水的渦動對流等。
就全世界而言,副熱帶海區的鹽度高於熱帶海區,這是因為雖然熱帶海區的溫度高於副熱帶海區,但熱帶是全球的多雨帶,而副熱帶是全球的少雨帶,綜合降水量和蒸發量兩個因素來考慮,副熱帶海區的鹽度高於熱帶海區。
從高緯地區來分析,北半球高緯度海區的鹽度低於南半球高緯度海區,這兩個地區氣候條件大致相同,起主要作用的是淡水匯入,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有數條大河匯入北冰洋,而南半球這個緯度恰恰沒有河流。
紅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區,這是由於紅海位於副熱帶,降水少,蒸發又很強烈,紅海的兩岸都是大面積的沙漠,幾乎無陸地淡水的注入。海域封閉,與外界海水交換量少,所以紅海的鹽度高達4.1%。
波羅的海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區,這是由于波羅的少兩岸有眾多的河流淡水匯入,同時地處亞寒帶地區蒸發量很不,海域較封閉,與外界海水交換量少,所以鹽度不超過1%。
河流入海口區的鹽度低於周圍的海區。例如亞馬孫河口,從三角洲向外大約160千米內的海水都是淡水。對於流量季節變化比較大的河流,入海口處的鹽度會隨季節發生變化,一般來講河流汛期鹽度較低,河流枯水期鹽度較高。
對於幾個海區的鹽度比較,一般先考慮緯度的差異,不同緯度海區的降水量和蒸發量不同,鹽度也不同。
如果是同一緯度地區,則首先考慮寒暖流的影響:受寒流影響的海域,海水蒸發減弱,鹽度較低;受暖流影響的海域,蒸發量增大,鹽度較高。
其次考慮近海岸地區河流注入水量的大小:河流水注入量較大的海域,受河水稀釋作用強,鹽度降低幅度大,鹽度較低;河水注入量較小的海域,受河水稀釋作用弱,鹽度降低幅度小,鹽度較高。
另外,高緯度海區結冰量大或融冰量小的海域鹽度高,而結冰量小或融冰量大的海域鹽度低。
一、讀圖回答下題。
設全球降水量、熱帶蒸發量、溫帶徑流量最大值所在緯度範圍分別為①、②、③,則海洋表層鹽度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二、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的全球表層海水鹽度變化曲線與________變化曲線比較接近,海水鹽度最高值出現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
(2)圖中顯示,大部分緯度地帶的海水鹽度隨水溫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溫最高,海水鹽度曲線卻呈波谷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緯60°附近的海水鹽度約為______‰,它與北緯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鹽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海域。這兩個海域的海水鹽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響海水鹽度的重要因素。
三、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等鹽度線乙的鹽度值應為______;甲、乙、丙三條等值線數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A、B 兩海區相比,______海區鹽度較低,原因是______。
(3)①處等鹽度線的分布特徵為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厄爾尼諾」年中,A海域海洋表層水溫______,可能盛行______氣流,出現______的異常天氣。
參考答案:
一、C 本題考查全球鹽度的分布規律。全球鹽度的分布規律是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向兩側的高緯度、低緯度海區遞減。從圖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量最大值①位於赤道~10°N,熱帶蒸發量最大值②位於10°S~20°S,溫帶徑流量最大值③位於50°S~60°S,因此②地鹽度最高,其次是①地,最低的是③地,C選項符合題意。
二、(1)蒸發量;回歸線
(2)地處赤道低氣壓帶,降水豐富
(3)34;南緯60°;北緯60°海區有大陸淡水大量注入,南緯60°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發量;降水量;入海徑流量
三、
(1)34%. 距亞馬孫河河口遠近不同的緣故,離河口越近,受淡水稀釋越大,鹽度也越低
(2)A 受秘魯寒流影響
(3)等鹽度線向高緯突出 該處受巴西暖流影響,海水的鹽度增加,蒸發增強,鹽度值高於同緯度的兩側
(4)異常升高 上升 降水增多
解析:
(1)鹽度等值線的判讀與等高線類似,先確定等值距,再根據河口處鹽度較低的特點明確從南向北等值線數值應降低;離河口越近,受淡水稀釋越大,鹽度也越低。
(2)根據等值線的變化規律判讀出 A 地鹽度低,考慮其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性,位於秘魯沿岸地區,寒流經過地區蒸發弱,鹽度比較低。
(3)導致鹽度等值線彎曲的因素常見的有洋流、河流匯人等,該處受巴西暖流影響,海水的鹽度增加,蒸發增強,鹽度值高於同緯度的兩側。
(4)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聖誕節前後發生於秘魯太平洋沿岸海水異常增溫的現象.在厄爾尼諾年份,東南信風減弱,使得海水從太平洋西岸向東岸流,造成了西岸海水溫度降低(東南亞一帶出現乾旱)、東岸海水溫度升高,同時由於秘魯海區上升流減弱,使得赤道方向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導致表層海水溫度升高,造成秘魯漁場受損和沿岸地帶暴雨成災、洪水泛濫。
圖片來自百度搜圖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