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崛起的主因和統一天下的地緣戰略

2020-12-25 印太展望

大秦帝國的崛起不是一帆風順的,秦國的崛起主要就是靠耕、戰體制。這個說起來好像很容易,做起來卻不易。這就是為什麼變法只有秦國成功,而其它列國皆因各種原因失敗。這也是秦國最後能統一六國的根本原因。另一點,秦國的地緣較好,秦國偏居西隅,東出不順時,可以向西、向北、向南發展。中國歷史上崛起的諸侯大多都是從邊緣發展起來,然後逐鹿中原,爭霸天下。周、秦、漢、唐等都是從西邊崛起,所謂的「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也只是後期的較量時的說法。如果前期身居中原,很容易被消滅。近代的國、共發展莫不如此。

處於所謂地緣中央位置的國家往往難於強大起來,稍有強大就會遭到圍攻。戰國時的魏國如此,當今世界也莫不如此,中、美、俄、日、英、法、印等都是地緣邊緣性國家。德國也有出海口,但地處偏中歐一點,二次世界大戰就是遭圍毆。所謂麥德金的世界的地理樞紐裡的中心國家,東歐和中亞現在沒有一個是很強大的國家,這個也和歷史有很大關係。近代以來這裡的國家普遍落後,冷兵器時期中亞也出過強大的帝國。麥德金的地緣理論有時往往成了地緣陷阱,阿富汗就是個有名的地緣陷阱。第三點,就是秦國的尚武的英雄主義本色。秦國是在和西戎的艱苦戰爭中,一步一步建立起的國家。因此秦國民風尚武、好勇鬥狠,那是生存法則。中國的北方遊牧民族莫不如此。這三點是秦國崛起,一統天下的最主要因素。就地緣和實力而言,最有條件和秦國一爭天下的是楚國。楚國開始就面積和人口而言比秦國大得多。楚國的地緣位置比秦國更好,楚國獨霸南方,物產富庶,受到周邊的威脅比秦國要小得多。秦國曾面對五次的多國聯盟攻秦,楚國並沒有經歷這麼多次的考驗。楚國敗於內部貴族爭權奪利和缺乏上下一致的戰心,縱使國土再大、人口再多,後來都成為秦國待宰的羔羊!

秦國的地緣戰略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秦國從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變法,主攻內政,變法圖強,富國強兵,外交上可以說也是韜光養晦。秦國地處西隅,比較貧窮,多次和魏國打仗連武器裝備都湊不全,主要靠的秦人的勇敢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從商鞅變法後,秦國開始民富國強,對戰力很強的秦國來說如虎添翼。

第二階段:秦惠文王時期,惠文王用張儀為相。秦國的外交變成了以連橫對合縱,輔之於軍事威懾和打擊。秦國這時地緣戰略還主要以外交為主,軍事為輔。

第三階段:秦昭襄王時期,秦國這時已比較強大,又有戰神白起。後來隨著範睢出任丞相,秦國的外交是遠交近攻,這時秦國的地緣戰略已經變成為,軍事攻佔蠶食為主,外交為輔。可以說秦昭襄王時期已經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物質基礎。只要秦國不出昏君、內亂,後面統一天下,只是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第四階段:秦始皇時期,秦國的實力已經超越六國。秦始皇又任用戰略軍事家尉繚統領全局,做戰略謀劃,加之秦國猛將如雲,席捲六國已成定勢。很遺憾,大多秦始皇的電視劇裡尉繚竟然沒有出現。秦始皇嬴政多次求教,尉繚多次拒絕,後來出走。秦王大怒,本欲殺之,但在當時的廷尉李斯的苦求下同意讓李斯將其追回,並在李斯的建議下授以國尉之職。最後終於得到尉繚的首肯,願意扶助秦國,入朝為臣。很有意思,李斯和尉繚的故事同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很像。秦始皇時期秦國外交方面主要是重金收買各國大臣,破壞各國的聯合。秦國這時的地緣戰略就是,軍事上改變蠶食以鯨吞各國,外交上以收買、離間各國大臣為主。

秦國的崛起大致可以分為這四個主要時期,觀今日之中國很像秦國的第二個時期,以外交為主,軍事威懾為輔。比起張儀的欺騙外交,我們現在所謂的「戰狼」外交更多時候只是被動反應罷了!看今日的美國外交卻頗像張儀的欺騙外交之風。中國2000年前的戰國時期就上演過地緣和外交的大博弈,從中華民族的歷史智慧之中我們就可以吸取很多的營養來應對當今之世界。可嘆和可悲的是國內的某些派別和公知只知對外一味妥協,以為這樣會有好的結果。

中國歷史上無數次上演了這種一味妥協,直至滅亡的教訓。這些人是視而不見的,還會振振有詞的發出自圓其說的謬論。

人們常說:日本人崇拜強者。其實,大多數國家和人都崇拜強者,誰會去崇拜一個蠅營狗苟的弱者呢?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之崛起》昨晚收官 浩然之氣長存
    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的歷史史詩巨製《大秦帝國之崛起》在昨晚圓滿收官,觀眾也得以全覽秦昭襄王執政期間秦國崛起的過程。同時,電視劇的收官也讓觀眾重塑了對秦文的認識,引燃對歷史正劇的喜愛,口碑、收視、熱度三項齊飛,成為今年來為數不多的現象級歷史正劇,片方忠品質,尊史實,正史觀的態度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體現,樹立行業新典範。
  • 一張圖讓你了解大秦帝國的崛起
    一張圖讓你了解大秦帝國的崛起2017-02-27 17:07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PConline 資訊】近日來,隨著《大秦帝國之崛起》的熱映,不少人對於這大秦帝國的歷史充滿興趣,作為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有著太多神秘的色彩,尤其是始皇帝嬴政的一生,更是如此!
  • 《大秦帝國之天下》前瞻,最終章能否完成超越,2點是關鍵
    如果說有一部電視劇能讓小編懷著無比期待且激動的心情,來迎接的,只有這部《大秦帝國之天下》。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這部史詩級巨作的最終章,期盼已久了。趁著《天下》(已經改名,但為了稱呼方便,以下仍沿用舊稱)未播之際,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前三部的精彩與欠缺之處,順便為《天下》做一下預熱,了算作前瞻吧。
  • 無論叫《大秦賦》還是「大情婦」,都不屬於《大秦帝國》系列!
    要說年底最火的電視劇,《大秦賦》首當其衝,因為這部劇曾被認為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此前該劇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在宣傳階段也是以該系列完結篇做宣傳的,沒想到開播後卻改名叫做《大秦賦》,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2017-02-24   自《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1566》兩部歷史正劇在優酷上線以來,引起了廣泛關注。
  • 大秦帝國為什麼只是曇花一現?
    原創:文章首發於牛虻公眾號大秦帝國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宏偉的帝國之一,其興五百年,其亡卻很驟然,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短短的十五年就宣告了一個帝國的覆滅。作為一個帝國,滅亡如此之快,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在世界歷史上聞所未聞。
  • 《大秦賦》精彩,原著《大秦帝國》更是值得一看
    《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也是終結篇,講的是秦王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輔佐下,通過鐵腕政治,橫掃六國、統一天下的故事。對,就是秦始皇的故事。《大秦賦》一開場就是一場戰爭,秦軍進攻邯鄲,戰車長矛,列陣布兵,烽火連天。這一場打得足夠帶勁,場面大,但是不亂,有細節,也充滿了智慧。
  • 《大秦帝國之崛起》:離史詩級還是差了一點點
    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現如今眼前的這一部「大秦帝國」系列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已經是好幾年前的電視劇了。《大秦帝國之崛起》海報沒想到蟄伏數年,最後悄然在央視播出。突然襲擊,所有人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也沒有想到,一部有著種種缺點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卻能引起大眾的歡騰,在豆瓣網上甚至一度被推到了九分以上。
  • 系列劇4《大秦帝國之天下》預計2020春節檔騰訊首播
    繼《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裂變》後,由延藝等執導的古裝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天下》預計春節檔登陸騰訊視頻獨播! 該劇是《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的第四部,也是最後一部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尤勇、李洪濤、王慶祥主演。
  • 隱忍的崛起——基於地緣戰略心理學視角
    研究方向:西方國際關係基礎理論、大國崛起戰略理論、地緣政治學、近現代國際關係史。一 問題的提出二 「科林斯難題」的理論闡釋三 「科林斯難題」的案例驗證四 「科林斯難題」的政治啟示第七章 地緣戰略心理學對崛起國破解「三明治」制衡結構的效用分析一 「三明治」同盟結構的理論闡釋二 結構制衡下大國崛起成敗的實證分析三 本章小結
  • 豆瓣8.5,還是系列最低,《大秦帝國》怎麼了?
    最近,《大秦帝國之天下》一直延期未播,所有翹首以待的觀眾們,都在等待這部當年大劇的播出,但是不隨人願,願想始終未成真。《大秦帝國》系列,自《裂變》開始,一直是超神的所在。不管是侯勇演繹的秦孝公嬴渠梁,還是富大龍演繹的秦惠文王,都在證明著一個問題,大秦帝國延綿不絕。
  • 讀好書||《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作為時代精神匯集的帝國,集中地體現了那個時代中華民族的強勢生存精神。中華民族的整個文明體系其所以能夠綿延如大河奔湧,秦帝國時代開創奠定的強勢生存傳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大秦帝國》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
  • 不符歷史:從大秦帝國到大秦賦,新歷史主義的崛起是創新還是顛覆
    大秦帝國這樣一部被譽為歷史正劇而擁有雄厚歷史底蘊的影視素材,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分為四部向人們展現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從第一部開始至今,給大家的印象是這一部描寫贏秦部族崛起的歷史影視劇,開創了影視劇的新時代。它完全按照歷史的進程拍攝,其中不乏有自己的創新和理解。其中有褒有貶,在人們看來有美化,有簡略。
  • 以《大秦帝國之崛起》為例,來談大數據輿情分析和文本挖掘
    今年開年,因飾演白起的演員王學兵吸毒而拖延上映的《大秦帝國之崛起》(以下簡稱為「崛起」),終於在劇迷的千呼萬喚中播出。這部根據孫皓暉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三部,首部《大秦帝國之裂變》,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分別於2009年、2013年播出,均獲得不錯的口碑,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因為上面的原因而補拍,直到今年年初才在央視開播。
  • 是時候再讀《大秦帝國》了!
    《大秦賦》是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由《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而來,也是這一系列劇的最後一部。該系列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陸續推出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前三部作品的豆瓣評分分別為9.3分、9.2分、8.5分,是名副其實的高口碑系列歷史劇。
  •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居高臨下,天然屏障
    導語:看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齊國軍事影響,地勢居高臨下,山川險阻為天然屏障,易守難攻,可攻可守,秦國牢牢把握戰爭的主動權影視劇《大秦帝國》一共分為四部,分布為裂變、縱橫、崛起、天下,這部影視劇也可以看出是偏居一隅,貧弱的秦國屌絲逆襲,開疆拓土的影視劇,在《大秦帝國之裂變》過程中,秦獻公與魏國戰爭收復領土未果
  • 《大秦帝國》:一部劇帶活一條產業鏈
    特別是剛剛開拍的第二部《縱橫》,展示的是秦國當時的政治風雲,對於國家戰略意義這個大局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很有現實意義。    在中國歷史上,秦的興起和它統一中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學界,對於中國歷史的發展是怎麼樣分期、怎麼樣認識有很多不同看法,可是不管有怎樣的看法,都會認為秦對中國的統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 《大秦賦》中的「伊闕」,戰略地位有多高?西周君如鯁在喉
    《大秦賦》中的「伊闕」,戰略地位有多高?西周君如鯁在喉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在《大秦賦》開篇中,頻繁提到了兩個古地名:伊闕、洛邑,好多人不大明白怎麼一回事,更不明白伊闕的戰略位置有多麼的重要。
  • 大英帝國的崛起和衰落
    一個國家的崛起與衰落有其內在的歷史規律。無非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科學技術的水平,地利指適應當時科技水平的地理條件,人和指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集團。以天時、地利及人和這三個因素我們來分析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大英殖民帝國的崛起和衰落。
  • 就因為最後統一了天下,秦國的戰爭就是正義的了?
    最近,改編自孫皓暉小說《大秦帝國》的電視劇《大秦賦》熱播。在這部電視劇中,秦國的統一戰爭無疑是有著無限的正義的,這似乎也是整個《大秦帝國》系列立論的基礎,有了這一基礎,秦國的一切作為就有了正當性。然而,放在歷史的大環境中,這種基礎其實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