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漆洪波教授談適時終止妊娠的處理方案
炒股,今天買進,明天踢出,反覆折騰,最後收穫的只能是割肉和痛苦!
懷孕亦如此,今天懷孕,明天生產,這跟炒短線股沒什麼區別,不過這叫早產,最後收穫的也只能是得而復失的無奈和痛苦!
那麼,什麼是早產呢?
讓我們聽聽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漆洪波教授在「紅房子論壇」上的精彩演講吧!
(漆洪波教授在「紅房子」論壇做演講)
70多年前,是以新生兒體重來定義早產,新生兒體重1000g-2499g區間為早產。1976年WHO才確定妊娠28周~不足37周(196~258日)即為早產。
也就是說,人類認識到孕周比體重更為重要。當然也不否認胎兒體重與早產兒的預後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出生孕周越小、體重越輕、早產兒的各個器官越不健全、預後越差。早產的孕周與新生兒的存活率及新生兒發病率密切相關。
妊娠滿37周稱之為足月產。
34+0周~36+7周稱之為晚期早產,其佔早產的絕大部分,新生兒的存活率高,但是新生兒病率仍然不可忽視。
32+0周~34+6周稱之為早期早產,隨著NICU發展,它大大的提高了這部分新生兒的存活率,降低了新生兒病率。
而28+0周~31+6周之前稱之為極早產,28周之前為超早產兒。
完全足月新生兒有什麼好處呢?
新生兒的存活率及新生兒發病率值得去關注。
妊娠嚴重併發症,一般選擇34周終止妊娠,
因為在新生兒死亡的分布圖上,34周是直線下降的孕周。如胎兒生長受限(FGR)出現臍動脈舒張末期血流消失、重度子癇前期等,>34周應考慮終止妊娠。
34~37晚期早產的時機選擇:
妊娠嚴重併發症和併發症時,妊娠時間越久,相關的母體和胎兒風險相應增加,死胎的風險性也增加。
但是若選擇更早的時間終止妊娠,新生兒早產相關併發症隨之增加。同時也應考慮當地新生兒科的條件及治療早產所花費的費用。
在美國,無併發症時,推薦妊娠滿39周才能分娩的規則(39 week rule),也就是推薦「完全足月產」。37+0周~38+6周為早期足月產,新生兒死亡率和新生兒發病率均高於完全足月。39+0周~41+6周為完全足月產,其新生兒死亡率和新生兒病率進一步降低。
那麼,怎麼科學、準確的計算孕周呢?
因為準確的孕周,有利於科學地做出選擇性剖宮產決策。末次月經(LMP)不能作為預測孕周的唯一指標。所以建議孕周計算是基於在早孕期11-14周做的超聲測量頭臀長(CRL)。
最近兩年,有研究表明,美國的死胎發生率與「39 week rule」可能存在因果關係。39周分娩規則的濫用、誤用可能與之脫不了干係。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引產就引產,該剖就剖!
醫生選擇合適終止妊娠需要考慮這些因素,如胎兒、母體、產科、子宮、胎盤等因素。產婦併發症,如慢性高血壓、藥物治療欠佳、重度子癇前期伴靶器官的損害,應在34周及時終止妊娠。重度子癇前期不伴靶器官損害的,要儘量延長孕周到37周。若胎膜早破,34周要及時終止妊娠。
具體分娩方式:該引產就引產,該剖就剖!
關於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必要性問題,若可以延遲分娩待胎肺成熟,那麼它就不具備緊急分娩的指徵。緊急情況下終止妊娠,胎肺成熟就顯得不重要了,譬如重度子癇前期,因為母體安全應該放在首位。
不是孕周越長就越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不是每一個產婦終止妊娠的時間都一樣,要重視個體化處理!
專家簡介
漆洪波
二級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
演講專家:漆洪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本文作者:蔣莊亮
本文圖片:來自講者 PPT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