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A股散戶新世相:五位資深股民自述股市那些事兒

2020-12-17 界面新聞

記者 | 伍汝苗(實習)劉甜(實習)馬曉甜編輯 | 彭潔雲1

「九點半上崗/十五點離場/星期一到星期五,天天都挺忙/炒股為哪樁/賺錢不容易/被套很平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經常是滿倉/淺套就止損/深套就死扛…」

十五年前,一首膾炙人口的《股民老張》勾勒出A股散戶自畫像。時過境遷,老張們還在股市裡沉浮,小張們也已扎著堆入市。

中國結算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A股自然人投資者接近1.74億人,非自然人38.72萬戶,自然人佔比超過99.7%。

A股市場過往30年裡,從最初的散戶絕對主導到機構資金陸續進場,境內專業機構及外資持股市值佔比不斷上升,市場投資者的持股結構在改革中持續優化。但毋庸置疑的是,散戶投資者仍是A股市場中的「流量擔當」,是一股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界面新聞找來了五位在股市中摸爬滾打多年、個性鮮明特徵迥異的A股投資者,讓他們聊聊這些年的炒股故事。賺了還是賠了?長線持有還是快進快出?對哪只股票最長情?投資心法有幾條?

對號入座,看看有沒有找到你自己的影子?

1、我的炒股花名是「加倉嘉措」

姓名:顧小錘

性別:女

股齡:6年

身份:90後媒體「打工人」

炒股宣言:「跟著國家政策走!」、「見好就收,不要追漲殺跌」

自述:

炒股這幾年讓我對人生有了很多新的感悟,思量之下後,前段時間給自己起了個很深刻的花名,「加倉嘉措」。(其實也有想過叫「平倉沒錯」或是「加平都錯」)

第一次買股票是在15年讀大二的時候,在上一門和財政學相關的課,其中有講到股票投資,當時我就心思萌動,馬上就去開戶下單了。

人生中選的第一支股票是環保股。挑中它的原因其實也挺簡單的,北方霧霾很嚴重,當時有個相關題材的紀錄片到處刷屏,別提多火了。作為新聞專業學生,我馬上嗅到了其中的投資機會,感覺環保概念大有可為,就買了一支市場關注的龍頭股雪迪龍。剛買的時候確實有賺,但隨著紀錄片的熱議風頭過去,股價也一路下挫,而且公司本身經營管理也有問題。當大政策概念股火起來的時候,即使是頭豬也會在風口上飛起來。

你也看出來了吧?不是金融專業背景,我挑股票其實沒什麼標準可言,只有一個樸素的原則:跟著國家政策走!

比如國家會發一些農業相關的政策文件,我就跟風買農業股,北大荒買了就一直放在那裡沒管,等再過幾年看看吧。疫情期間,我又買了些生物醫療類的股票。

虧最慘的時候就是15年下半年那會兒,真是活久見!見識了千股跌停,體驗過熔斷。股票瘋狂跌,我不停地買,當時心裡就想著,必須得繼續加倉,才能攤薄成本。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沒有虧得最多,只有虧得更多,有幾隻股票到現在還在「坑」裡躺著,虧了多少我也不敢看。

吃虧吃多了,我現在也稍微變「聰明」了一些,懂得「見好就收」,不要追漲殺跌,買股票之前會關注一下公司財報,看看有沒有負面新聞,下手比之前要謹慎許多。市場教會我這些道理,我想我會永遠銘記在心裡。

對我來說,市場沒有什麼規律可言,我的投資策略就是跟著國家政策走,畢竟政策方向還是比較明確的。

2、不走我爸的老路,我是信奉"指數教"的新基民

姓名:萬福

性別:男

基齡:半年

身份:90後奶爸

擇基宣言:「誓死不炒股」、「買指數就是買國運」

自述: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不算親自下場廝殺的股民,而是一個信奉指數教的新基民。

今年三月疫情期間,天天待在家裡閒著沒事幹,刷到微博首頁上總有人說買基金賺錢。出於好奇,我就打開了支某寶,選的第一支基金是科技基,因為買那支基金,平臺會給紅包補貼,買入也不需要手續費。

剛買了一個星期,收益率就有百分之十,可把我樂壞了,後來就陸陸續續買了很多科技基,什麼「諾安渣男」、「海公公」我都買過。沒想到兩個月後科技基就一落千丈了,我就不斷加倉,開啟了漫長的回本之路。

也正是這幾個月的市場經歷,讓我意識到,不能再走上我爸的老路!我爸就是個老股民,他07、08年開始炒股,天天聽理財講座,剛開始猛賺後來就虧了十多萬,還加過理財群,聽投資大V忽悠又虧了一筆錢。可以說我爸就是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代表。

我可不能重演我爸的「悲劇」。所以我不僅不買股票,我連股票型基金都不買,買的一般都是指數型基金,因為這樣風險比較小嘛,雖然說收益也低一點。我也關注雪球大V、理財博主,還加過理財群,但我只看不聽,保持著自己的戰略定力。

我對基金的收益沒有太大預期,年化10%左右就很滿足了,畢竟P2P沒出問題的時候都能到這個數。目前來看,我今年已經超額達到目標,剛瞄了一眼,今年的收益率已經跑贏滬深300了。

我想好了,等女兒長大,我會從她上初中起就教她理財,從買指數基金開始,畢竟買指數就是買國運。

3、挑選股票方面,我有一套「童話投資學」

姓名:吳吞

性別:男

股齡:8年

身份:「財經界第一實習生」

擇股宣言:「相信概率,永遠不賭」;「找到能夠用51%勝率去賺1%收益的投資方法,然後不斷重複。」

自述:

我叫吳吞,今年23歲,炒得了股票,也出版過書,人稱「財經界第一實習生」。

要說我實習過的公司,那可真是兩隻手也數不過來。雲掌財經、雪球、創新工場、溫莎資本、鼎盛華資本、華泰證券、騰訊、嘉實基金、合晶睿智、36氪、易方達……這些都曾經是我的「東家」,各行各業都有,工作內容也比較雜,但主要還是市場方向和投資方向居多。

至於我的投資經歷,和實習一樣,也很豐富。

600637,東方明珠,這是我買的第一隻股票,那時候還叫百視通。當時我剛上高中,因為考上了重點高中,老媽為了對我表示獎勵,把她虧得只剩1萬多的股票帳戶給我操盤。

從那之後,我就算一腳正式踏入「股海」,這麼多年可以說是得失參半。給我回報最高的是港股李寧,人生中第一次慘虧則是因為炒作了一隻殼股——宇順電子,虧損了近40%,而且因為這隻股票多次長時間停牌,還耗費了我大量的時間成本。

在挑選股票方面,我自有一套「童話投資學」,通常我會買三類股票,對應三個童話故事。

一是白雪公主,不論惡毒的王后做了什麼,魔鏡永遠會說白雪公主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有些公司也是這樣,無論競爭對手做了什麼,都無法撼動他們的地位,這其實就是巴菲特說的護城河,它可能是品牌、專利、特許經營權、規模優勢等,白雪公主就指的是擁有護城河的公司。

二是青蛙王子,青蛙王子本身是王子,是因為女巫的魔咒才變成了青蛙,但是經歷過公主的吻就會變回王子。市場上也有這樣的魔咒,那就是「黑天鵝」事件,而公主的吻是什麼呢,是行業重估的機會。這種時候行業的龍頭企業,一定會恢復他的王子身份。比如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的伊利蒙牛,13年底塑化劑事件、打擊三公消費事件之後的五糧液茅臺,19年最強限補令之後的新東方、好未來。

三是灰姑娘,灰姑娘本身很美麗,但是因為服裝的原因得不到認可,而換上水晶鞋之後立馬光芒萬丈。在我看來灰姑娘式的企業是那些本身具備優勢(可能是用戶或流量),做出一些積極改變(換上水晶鞋),很容易帶來價值重估。

至於清倉的標準,就比較模糊了。從定性的角度,當我感覺公司貴了,或者發現身邊或網絡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唱多,那就是到了該拋出的時機。

市場其實是有規律的。「不逃課老師不點名,一逃課老師就點名「,這和投資中的「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其實很像。很簡單,你想買的時候恰恰是大多數人想買的時候,你賣的時候恰恰是大多數人想賣的時候。而這種時候對機構來說恰好是出貨和建倉的絕佳時機。

要問炒股這麼多年,市場教會了我什麼,我以前的答案是:「永遠保持敬畏」,現在我會說「相信概率,永遠不賭」。找到能夠用51%勝率去賺1%收益的投資方法,然後不斷重複。永遠不賭博,哪怕是49%的勝率,也可能獲得100%收益的機會。

4、老婆讓我把股市的錢都清退了

姓名:如松

性別:男

股齡:17年

身份:60後中學數學老師

炒股宣言:「落袋為安,有賺就要走。」、「持股待漲,不要盲目割肉。」

自述:

接觸股票還挺偶然的,03、04年的時候有過一波牛市,身邊的家人朋友都在買,我也沒忍住,就跟風加入了。當時女兒又正好去了寄宿制初中上學,平時沒事炒炒股,也打發了不少空閒時間。

可能是因為職業和性格原因吧,我在投資的時候也是屬於保守穩健型的,主要做做短線。一般會選擇在大盤迴調幅度較大時挑選優質標的買入,或是上升趨勢熱門股單日出現大幅下跌時買入。比如我在09年底的時候關注到豬肉有漲價趨勢,同時傲農生物的業績不錯且價格處於相對低位,所以毫不猶豫就買入了。

每次虧錢的時候,說實話,心情都會很沮喪、焦慮,無力感油然而生。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019年,我當時買的「白馬股」歐菲光突然爆雷,股價腰斬,連續跌停後我又不斷補倉,股價橫盤很久才回升,實在是心力交瘁。現在,我老婆已經讓我把股市的錢都清退了,因為考慮到女兒畢業之後要幫她買房,所以不再做這種風險投資了。

前兩天看到一個炒股段子,把我給樂了半天,股市中人深有共鳴:

今天電腦壞了拿去實體店維修,師傅檢查後說:「主板有問題。」我說:「這我知道,難道創業板就沒有問題?」師傅一下子愣住了,突然緊緊的握住了我的手:「同志,可把你等來了,你是哪部分的?」我噙住淚花告訴他:「4500點山腰部隊,你呢?」師傅絕望的說:「5100點山頭先遣隊。」旁邊要飯的湊過來說:「我是6124老紅軍。」

作為一個」過來人「,對還留在股市或者想要進入股市的兄弟,我只有兩條建議:落袋為安,有賺就要走;持股待漲,不要盲目割肉。投資一支基本面優質且價格相對低位的股長期持有,設定止盈止損位,按預期買賣,或者直接買基金,都是不錯的選擇。

5、在營業部待了這麼多年,什麼樣的股民我沒見過

姓名:陳守義

年齡:47歲

性別:男

身份:某大型券商營業部老總

股齡:0年。按規定,哥不能炒股,不過江湖漂了27年,什麼類型股民沒見過。

炒股箴言: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總對一隻指數「一往情深」?如果不懂金融、沒有「兩把刷子」,輕易不要碰股票。

自述:

「證券從業人員不準炒股」,以前總認為這是對從業人員的不公平。現在才知道,這是最大的福利和保護啊!哈哈開個玩笑。

從1993年入行到現在,在券商營業部滿打滿算幹了27年,我算得上是證券行業一枚「老兵」了。

別看現在大多數營業部都冷冷清清、門可羅雀的,我們以前日子也紅火過。最早的時候,交易股票必須得到櫃檯去,你得在交易單子上寫清楚要買啥股票,賣啥股票,再讓工作人員幫你把指令報給交易所,由交易員一筆一筆敲進系統。

07年大牛市那會兒,上證指數飆到五六千點的時候,營業部擠滿了人,都擠破了頭要開戶,好像開晚了就損失幾個億似的。但是我們人手有限啊,一個人一天最多也就服務五、六十個客戶,有的客戶來得晚了,要排兩三個小時隊才能開戶成功。

但你看現在,一切都變了。差不多是從十年前開始吧,來營業部的人就越來越少了,現在想開個戶,辦業務,手機裡裝個證券公司APP,全給你「一條龍」搞定,哪還需要費時費力去櫃檯排隊等號呢。

客戶沒了現場需求,我們自然也只能「精兵簡政」了。櫃檯麼,已經是「過氣」明星,智能機器現在是新晉「網紅」,除了特殊業務還得在人工服務臺辦,剩下百分之八九十的業務,靠智能機就能全部搞定了。

這麼多年,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類似「寧波敢死隊」的掘金團隊。大概十年前,他們就三個人,都是80後。每天做T+0,每天在市場上借券、借股票。那時候借券用的保證金很少,他借10個億的券/股票,交200萬保證金就可以了。當天買當天還。基本上固定收益一年50%左右。不過這都是時代的產物了。

在營業部待了這麼多年,什麼樣的股民我沒見過。幾十年股齡的老股民和80、90後的年輕股民,這兩撥人的炒股姿勢還真的很不一樣。

老股民麼,總喜歡盯著上證指數不放,屬於老思想、老觀念。上證指數裡面有上千隻股票,有「好學生」,也有「壞學生」,用這種綜合指數來衡量市場,說實在的,不是完全準確,甚至可以說有點過時了。現在各種個性化指數,科技的、新能源的、汽車的,我總是勸他們,要多看看不同細分領域的指數,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總對一隻指數「一往情深」?

年紀輕輕的股民裡面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大部分都是「三不」態度:不怎麼關心,不怎麼買、不怎麼參與;還有一小部分有很好的背景,有的留過學,有的在華爾街工作過,會用很多專業的手段來交易,比如量化、對衝這些,這種綜合性炒股票的方式其實是比較穩定的,能賺到錢的,而這一小部分人才是將來炒股的大勢。

我個人也建議,如果不懂金融、沒有「兩把刷子」,輕易不要碰股票。「投資有風險」不是一句玩笑話。很多人看到ST股票跌到一塊錢了,都覺得好便宜,趕緊買買買。他們會去研究股票為什麼會跌到一塊錢嗎?絕大多數不會的。

永遠要記得,在這個市場裡,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最多不超過5%的人吧,是真正有能力、適合去做這件事的,而且這5%的人裡面,也只有1%能連續不斷地賺到錢。

儘管我國A股市場基因就是散戶投資者,前邊這30年是這樣。但後面的30年、60年或者100年200年,一定是一個機構市場。隨著註冊制、退市制度的完善,我想我們的A股市場前途無量!而我也將繼續做好守望者。

相關焦點

  • 直接買賣中國A股 新加坡散戶興趣缺缺
    另一名股票經紀透露,散戶的投資興趣很低,有興趣買賣A股的客戶少過5%。資深股票經紀馮施鈞的客戶當中則沒有人對交易A股感興趣,他說,有一些投資者詢問,但無人有興趣交易。交易上的限制,以及對市場不熟悉,是新加坡散戶投資者遠離A股交易的主要原因。
  • 一位資深老股民的心得體會:建立交易系統,才是股市真正的王道!
    股市路漫漫,有問題,點關注,發消息,每日在線解答疑惑,祝你在股市遨遊!股市是一個高風險的場所,這裡既有賺錢的機遇,也有虧本的風險。雖然有多種方法來規避股票投資的風險,但由於股票價格的不可測性,只要進入股市,無論是老股民還是新股民,是大戶或是散戶,局部風險的發生仍將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股票投資前,股民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恰當地進行投資,絕對不要超出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盲目冒險。
  • 中國股市最大「騙局」,機構賺錢,散戶虧慘,A股到底怎麼了?
    中國股市成立三十年的時間,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即以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相比之下,機構投資者的佔比稍顯遜色縱觀海外成熟市場,多以機構投資者作為主導,而散戶佔比太高,往往被認為是中國股市長期低迷,且投機性強的重要原因之一。
  • 今日股市反彈行情短暫,深交所同意這個股票指數基金可以「做空」
    北向資金動態表現平穩,也沒有明顯的資金流入和流出現場,目前a股市場行情短期、中期、長期趨勢信號都為中性,沒有較為強烈的下跌或者上漲信號。今天上午股票價格漲停板的上市公司家數創下了近十個證券交易日新低,反映目前追漲停板的投機資金明顯慫包了,追賣那些股票價格漲停板的妖股虧錢效應也正在大幅提升,容易「關燈吃麵」,有料財經提醒股民散戶朋友注意風險!深交所:恢復「500ETF指數基金」融券賣出功能!
  • 股謠在股民之間口口相傳 提醒股市風險
    ◎新股謠  股市火了,股謠隨之流行起來,在股民之間口口相傳。今天我們選登其中幾段,希望它能令你會心一笑,更能給你思考:股市有風險,三思之後再決斷。  散戶為何不賺錢,  因為太貪功夫淺!  散戶為何總虧損,  只為心急不能等!  散戶總是賣後漲,  就是天天在看盤!  散戶一買價就跌,  手中有錢不能歇!  散戶要想成大款,  買股之後就不管!
  • 散戶不要再留戀,該退出股市了
    投資股市也是一個經常選項。投資股市有哪些好處呢?一是門檻低,開戶免費,幾百元就可以參與了。二是專業要求不高,不一定非得經濟科班出身,更不一定要證券投資學專業的,很多退休大媽大爺都是股市老手了。三是參與途徑多樣便捷。特別是智慧型手機普及後,不再非要去證券公司交易室了,一部手機,只要有網絡,何時何地都可以。
  • 股市開盤直接考驗3000點 悲觀情緒在股民中漫延
    昨天,在外圍股市一片慘綠的局面下,A股再遭血洗,滬指全天暴跌8.49%,創8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今天上午股市開盤3004點,直接低開200多點考驗3000點整數關的支撐,雖然此後指數反彈,上午收盤報3071點,不過悲觀情緒已在股民之中漫延。▶▶▶ 開盤考驗3000點今天早晨,亞洲股市延續周一跌勢。
  • 金融教授點醒1.8億股民:散戶死拿著股票不撒手,莊家會怎麼做?
    所以說,散戶之所以虧錢,不止外在因素,內在因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點。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股民激進加槓桿,這類人喜歡在牛市中加槓桿,現在場外配資、場內融資業務的機構有很多,股民們就選擇了槓桿炒股票,如果股市走牛,槓桿炒股可以放大收益率。
  • 中國股市:A股現階段,滿倉可怕還是空倉可怕?看懂賺錢不是問題
    中國股市:A股現階段,滿倉可怕還是空倉可怕?隨著a股金融全球化進程的推進,美國股市的波動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基本上每次美國股市暴跌,我們的A股都會走出一個回調市場。但在a股投資者的印象中,美國及周邊股市每次崩盤,a股必然會跟風。
  • A股股民缺的是自信非買入機會
    勸新老股民,量力而行.不透支家庭資產進入股市,更別槓桿借貸,別奢望進入股市一夜暴富,即使是超級牛市也會有大暴跌的風險.常長亭只是一個專職股民,沒有配任何的團隊和助手,請大家注意甄別!很多的股民甚至很多的專業寫手們,還在蠱惑著歷史上的「419魔咒」,還在恐嚇著「基金88魔咒」——卻視而不見:1)18個月來的中國中央力挺股市做多股市的罕見政策,2)取銷外資QFII的上限額度,3)忽視國家大基金1期,2期甚至未來3、4期的入市額度與速度,4)忽視了近10年來的A股規模地壯大下的性質與策略,5)
  • 中國股市:既然股票分紅要除權,那A股分紅對散戶又有什麼意義?
    中國股市:既然股票分紅要除權,那A股分紅對散戶又有什麼意義?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分紅和除權除息。分紅主要有2種形式,一是給你分錢(如10派2元),二是分你股票(如10轉3、10送2)。有些新股民看到這就想著可以在分紅之前投入,然後第二天再出掉,這樣就能輕鬆大賺。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賺錢似乎很輕鬆,但真實並非如此,因為無論你分到多少紅利,次日開盤的時候股價會減去相應數額,不可能讓你佔到一毛錢的便宜。為什麼呢?這就涉及到除權的概念了。
  • 歷經多輪牛熊市交換的老股民辛酸史:能在股市存活下來都不容易!
    中國股市,那些20年的老股民,現在都怎麼樣了?誰來拯救散戶?從20年前開始炒股的人,當然是有得有失了。有的從散戶成為一方遊資。有的則由大戶成為小散戶了。只有少數人成為了遊資,大部分人都是虧損累累的。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長期賺錢的,更是人中龍鳳。
  • 散戶股民如何復盤
    股民口中所說的股票復盤是啥意思?對於散戶來說,學會復盤才可以說學會炒股。下面我們教你如何復盤。度娘如此解釋:復盤就是股市收盤後再靜態的看一遍市場全貌。良好的盤感是股民投資股票制勝的必備條件,盤感需要訓練,通過訓練,大多數人會提高。解釋完股票復盤是什麼意思之後,那麼散戶股民如何復盤呢?復盤技巧主要有以下幾點。散戶投資者如何復盤?一、保持每天復盤,並按自己的選股辦法選出目的個股。復盤的重點在閱讀所有個股走勢,副業才是找目的股。
  • 如何在股市不虧錢,作為散戶的你,不妨試試這三個方法
    很多散戶都想提高炒股水平的方法,這樣才能在股市裡面活下去,不至於滿盤皆輸,更為重要的是在股市裡面盈利,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那麼,不妨試試下面的三個方法。此外,一個特別的方法就是放棄炒股,轉而購買基金。基金經理炒股能力強於散戶,基本是沒有疑問的。挑選一隻好的基金,從而獲取長期收益,往往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是更好的資產保值增值的途徑。提高炒股水平無捷徑。只要不走彎路就是在走捷徑了,少走和不走彎路,才是儘快提高炒股水平的關鍵。絕大多數人炒股幾十年了,都依然是韭菜一枚,就是因為在學習前進的道路上走錯了路。
  • 散戶提起"T+0"有望重出江湖後兩眼放光 大呼利好
    說起T+0,許多西安資深老股民都不陌生。親歷了那段歷史的一些老股民,昨日聽到 T+0 這個熟悉的名詞便眼中放光了。股民吳先生告訴記者,「那時候我是散戶。一天之內在盤中可以交易數次,能不斷做短差賺錢,交易起來可過癮了。」簡介什麼是 T+0 交易?
  • 股市未來一年將會暴漲10倍!現在就是勇敢的時候
    在剛剛過去的三月,美股有22個交易日,但所有的日子不是暴漲就是暴跌,沒有一個正常的日子,史稱「瘋狂三月」,也稱「特瘋狂」。有相關人士表明,美股開啟暴漲暴跌模式,尚未觸底。不過目前小編已經發現了一個十倍大牛股,現在正是建倉良機。雖然沒有十倍大牛股,但是穩住,不慌。
  • 中國股市一直不溫不火,有人在怪美股?有人在怪散戶?
    中國股市一直不溫不火,怪美股?怪散戶?其實還是股市本質有問題今天市場是繼續弱勢回落,從盤中來看,個股的跌幅開始加大,第一是仁東控股的莊家事件在不斷的擴大,因為這個市場裡面到底有多少莊家?正是基於這樣的股市定位,圈錢也就成了企業上市的最主要目的,相反,輕視回報成了上市公司的共性。中國股市究其本質是什麼樣?股市給那些缺乏經濟基礎的人帶來了以小錢賺大錢的機會。對那些才高志大者來說,股市簡直就是一塊經濟福地。
  • 疫情形勢嚴峻股市卻火?巴西百萬新散戶蜂擁入市
    自美股從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暴跌中反彈以來,眾多美國新手散戶奮不顧身地衝入股市。而在美洲的另一邊,巴西的散戶們同樣按耐不住,成為了巴西股市的新生力量。有趣的是,這背後除了巴西央行的引導外,還有社交媒體明星們的助推。巴西股市也沒令這些投資者失望。
  • 散戶是怎麼賠錢的:一張血淋淋的散戶炒股操作圖
    投資類的文章經常有這樣一個誤區,總是去研究那些牛人的成功方法,關於巴菲特、索羅斯等等的書已經足夠多了,但很少有專門研究散戶怎麼賠錢的文章。牛人的贏錢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散戶的賠錢方法也不能忽視。如果你學不會牛人的賺錢思路,至少你可以避免散戶的賠錢思路。
  • 9位股民自述:不管牛市還是熊市,普通投資者都很難生存於股市
    隨著各項指數和股價連續上漲,散戶大多情緒高漲,認為牛市已來。直到本周五,A股市場結束了八連漲,三大股指漲跌互現,也不妨礙市場交投情緒高漲。7月10日A股成交額超1.6萬億元,連續7日破萬億元。按市值計算,本周A股市值漲了6.2萬億元,這意味著,1.6億股民平均賺了3.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