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一群天真的孩子,在幼兒園裡,和同伴們一起,享受著陽光和水帶來的夏日歡樂時光時,有人看到的是孩子們的無憂童趣,有人注意到的是這群孩子的衣服穿太少,有人思考到幼兒園的教育方式,還有人挖掘到兒童的兩性教育。旁觀者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宣告了孩子們的歡樂時光戛然而止!哪家幼兒園敢在媒體和家長的口誅筆伐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開展日光浴?東莞幼兒園裸體日光浴
近日,東莞創思東泰幼兒園內,20多名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男孩大多全身赤裸,女孩只穿內褲,吸引不少居民在護欄外圍觀。有家長質疑,男女學生裸體混在一起,會對孩子成長不利,另外陣陣涼風,孩子脫光衣服打水戰,感冒生病怎麼辦?面對家長的質疑,該幼兒園園長回應說,這是孩子們在日光浴,歐美很普遍的,讓孩子曬曬太陽既有助於孩子骨骼生長,也有助於預防手足口病。
反對派:不能照搬教育模式,孩子也需要隱私
不少圍觀的居民表示,「這樣影響還是不太好,雖然說都是小孩子,但是大一點的也有六七歲了。讓他們脫光了在小操場上跑,還和女同學一起追逐玩耍,這樣對孩子成長不好。還是大白天,說得過分點,真是傷風化。」 說到裸體在操場上玩,家長除了擔心性別問題,還擔心小孩子身體吃不消。「現在不太熱,還有風,水把身體淋溼了,風一吹很容易感冒。」
心理傷害:小孩子看到同伴都裸體,可能會覺得裸體沒什麼關係,但這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狀態,長期如此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即使在家裡,爸爸和女兒、媽媽和兒子在相處過程中也最好有些性別差異方面的注意,「更別說在幼兒園這個公共集體裡了。
生理傷害:這個年齡的孩子會對異性好奇,會有探究「人家是怎麼回事」的心理,而且小孩子在玩耍時是沒有分寸的,如果過程中有了摩擦和衝突,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贊同派:幼兒園日光浴有利孩子的性心理發展
性教育專家胡萍:
一些成人認為這是「有傷風化」,孩子們只是盡情地享受著陽光、水、同伴給自己帶來的這份難得的快樂,這傷了什麼風化呢?4歲前男孩女孩共用衛生間可以滿足孩子認知自己和他人身體的心理發展需求。4~5歲後男孩女孩應該分開使用衛生間,幫助孩子建構保護自己身體隱私和尊重他人身體隱私的觀念和行為。
職業心理諮詢師吳楨:
如果是出於讓孩子享受陽光、促進成長的目的在室外進行陽光浴,男生裸體和女生混在一起玩耍遊戲,這種情況可以接受。這個和在遊泳池等公共場合比較類似,小孩子也是裸體或者身穿泳衣,但是一樣在泳池邊玩耍。這種情況沒有必要太在意。在公共的露天環境下,幼兒園男女裸體問題不大。
寶寶日光浴的好處
日光浴是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紅外線,促進寶寶生長發育,是在空氣浴適應後的進一步的體格鍛鍊方法。可以促進鈣、磷吸收,增強免疫能力。預防和治療佝僂病。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曬太陽是兒童預防近視的一個關鍵因素。曬太陽促使體內分泌更多多巴胺,因此降低了近視率。
寶寶日光浴的害處
新生寶寶曬太陽卻容易引發皮炎。專家提醒,寶寶出生3-4周後才能做「日光浴」。紫外線是皮膚癌的元兇,經常曬太陽被認為會引發皮膚癌。
蓮花北幼兒園課間操時間,小朋友曬日光浴
寶寶日光浴的害處
新生寶寶曬太陽卻容易引發皮炎。專家提醒,寶寶出生3-4周後才能做「日光浴」。紫外線是皮膚癌的元兇,經常曬太陽被認為會引發皮膚癌。
家庭教育中最尷尬缺乏的一項:兒童性教育
如果「幼兒園裸體日光浴」這則消息出現在國外,也許算不上新聞。由於我國的傳統文化影響,性一直處于禁錮狀態,因此人們常羞於談性,恥於談性。成人自己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了。
中國兒童性教育誤區:
① 堅持無師自通論,很多父母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自然學會生理常識,長大了可以無師自通。因此索性採取置若罔聞、順其自然的態度。
② 奉行無知盲從論,生活中一些父母面對孩子有關性的提問顯得手足無措。部分父母採用欺騙的手段,違背科學地編造故事搪塞了事,使迷茫中的兒童更加不知所措。
③ 誘發論,認為性教育會造成性刺激,縱觀世界各國的性教育情況, 儘管文化背景不同, 但均取得較好的效果。這說明性教育非但不會誘發性問題, 反而起到了扼制性犯罪的作用。
職業心理諮詢師吳楨:對處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不存在性教育,但應該有性別身份的暗示和引導。這種性別指導越早越好,因為小孩子學東西都比較快,模仿能力很強,如果忽略了這個因素,將來有可能造成思想上的一種性別混亂。
廣東省心理協會會員盧紅:性教育要從零歲開始,幼兒園就應該開設性教育課,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能夠接受的程度主動向他們解釋和介紹男女間的區別,教他們如何保護關鍵部位。
兒童性教育「囧事」一籮筐
趣:媽媽,原來男孩子長了「尾巴」
幼兒園老師小云:「我們園小小班有個小女孩,才兩歲多,她上廁所時見到了男孩子的私密部位,結果當天一回家,這小女孩就跟她媽媽說悄悄話:『媽媽,我今天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男孩子是有尾巴的,不過他們的尾巴是長在前面的!」
雷:模仿異性如廁尿溼褲子
一位網名叫「Anna」的幼師:她工作的幼兒園「男女共廁」,男生用的小便器設在廁所左邊,女生用的馬桶設在右邊。幼兒園有的小女孩看到男孩子站著就能小便,於是也模仿男生,把褲子脫了不蹲下就開始尿,結果把褲子全尿溼了。
驚:原來孩子模仿能力這麼強!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幼師:自己曾見到幼兒園一個大班男孩每次午覺時都有些異樣舉動,他會把被子蒙住全身,然後在裡頭故意搖晃倒騰,還發出些怪叫。原來這名男孩雖然已6歲多,父母還是帶著他同床睡。很多父母在過夫妻生活時總以為孩子睡著了,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孩子都清楚,而且還會做出模仿的舉動。
1983年廣州市煙墩路幼兒園小朋友做日光浴
從幼兒園裸體日光浴到被批為「有傷風化」的教育方式,我們看到了中國兒童性教育的缺位!面對神秘的「性」,孩子經不起任何的好奇誘惑,我們一些生活習慣、周圍的環境,都有可能對孩子的性觀念造成不良的影響。兒童性教育應該儘早開始,孩子2~3歲時就對性產生好奇心,把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到正確的觀念中去,這是父母的責任。媽媽負責女孩的性教育,爸爸負責男孩的性教育。性教育不僅是生理教育還應該是文化教育,給孩子一種性的美感,讓性成為一種愛,讓愛成為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