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鎮》84 綠林鎮 觀鳥勝地
綠林鎮,坐落在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位於丹霞地貌區,其原始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十分完好,是多種鳥類及其它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棲息地。本片以尋找珍稀鳥類「壽帶」為線索,在當地專家以及攝影愛好者的陪同幫助下,在探尋的過程中展現了綠林鎮原生態保護下的各種鳥類以及當地的民俗,展現了古鎮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妙景象。
在中國內地,觀鳥者和觀鳥組織的迅速發展不過十來年。這一項興起於18世紀晚期的英國和北歐、早期純粹供貴族消遣的觀鳥活動為何在鄂中的山區小縣京山火爆?
坐落在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的綠林鎮,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談到綠林的來源,很多人會聯想到綠林好漢,公元17年,因為不滿外戚王莽謀朝篡位,再加上新朝政權的橫徵暴掠,京山人王匡、王鳳、王常於公元17年在此地揭竿起義,屯兵建城於此。後起義軍迅速發展壯大,以銳不可擋之勢,一直攻破長安,推翻了王莽政權。這次起義史稱「綠林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的第二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綠林一詞由此而來。
京山縣綠林鎮人對於鳥的喜愛也由來已久,走進綠林鎮,良田沃野,蔥翠欲滴,綠樹掩映,清新的山野風撲面而來!
每年4月初至6月底的觀鳥旺季,來自全國十多個城市的觀鳥攝鳥愛好者不遠千裡而來,或匿身在密林裡、草叢間,或駐足於清清的小河畔,透過鏡頭,捕捉精靈們美麗的身影。
哲人說,鳥兒喜歡的地方,上帝也喜歡。這話一點兒也不假。
楚韻荊風的京山神奇瑰麗,秀美俊俏,她北倚大洪山麓,南臨江漢平原,集山區、丘陵、平原的地形特徵和風光神韻於一體。大自然億萬斯年的造化,雕塑出這裡數不盡的奇峰峻岭、怪石幽洞、嘉木異花、流泉飛瀑,加上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化遺勝,使這方錦繡山水更添幾分靈氣與神奇。
京山綠林鎮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森林覆蓋率高達45.13%。廣闊的森林與溼地,眾多的水庫與塘堰,最適合鳥類棲息繁衍。迄今為止,京山已發現的鳥類達214種,總量約12.4億,鳥類種群的密度高達35.2萬隻/平方公裡。縣內設有30多個觀鳥點,野生鴛鴦、壽帶、中華秋沙鴨等都建有專門的保護區。早春時節,草長鶯飛,各種鳥兒傾巢出動,讓人目不暇接。
說到京山綠林鎮鳥類中最有代表性的明星,當首選壽帶。壽帶鳥因其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這種鳥體型和色彩都十分美麗,雄鳥比雌鳥更甚。壽帶素有「林中仙子」的美譽,飛行時速度較緩,長尾搖曳如絹帶飄逸,十分優雅悅目。每年5到7月的壽帶繁殖季,為了拍到這位鳥中明星,觀鳥者常常是不辭辛苦翻山越嶺,支起望遠鏡在觀察點一蹲就是好幾個小時。
壽帶
2011年1月,京山境內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瀕危鳥種中華秋沙鴨,這距離湖北省上次發現該鳥種隔了整整50年。中華秋沙鴨為中國特有鳥類,與華南虎、滇金絲猴、大熊貓齊名,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目前全球存量還不到2000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聯合會已將其列入瀕危物種和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在隨後兩個越冬季的中華秋沙鴨調查行動中,京山都有重大發現。2014年秋季,一群「鳥人」在京山一地發現了近60隻的中華秋沙鴨種群,如此集中的大批量的中華秋沙鴨被發現在全國尚屬首次。
中華秋沙鴨
鳥類是環境的生態風向標,最能反映生態環境的細微變化。《莊子·秋水》有言:「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意思是說鳳凰不是梧桐樹不歇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中華秋沙鴨便是現實版的鳥中「鳳凰」,它對環境特別是水質的要求非常高。而京山能被它作為遷徙越冬的首選之地,正說明這裡的生態良好,食物充足,水質一流。2014年5月,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鳥」的藍喉蜂虎也在京山縣永興鎮被首次發現,隨後又在宋河鎮發現了更大的種群,數量竟達50隻之多。藍喉蜂虎為蜂虎屬鳥類,小型攀禽,多生長於歐亞兩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廣東、海南等南部地區。其頭頂及上背巧克力色,餘部藍綠色,因喉部藍色、嗜食蜂類而得名,極具觀賞價值。藍喉蜂虎在湖北省本就稀少,如此成群結隊的出現更是十分罕見。隨後幾年在宋河鎮觀鳥點發現的藍喉蜂虎不僅在當地成群活動,並且還在河畔沙堆築巢繁育。曾為「匆匆過客」的藍喉蜂虎竟然華麗轉身為京山的「常駐居民」,讓當地人驚嘆不已!
藍喉蜂虎
愛鳥是京山綠林鎮的傳統習俗。「不打鳥、不吃鳥、不掏鳥窩」是從小就被灌輸的古訓,到今天更上升到護鳥的高度。
京山三陽鎮有位叫孫修權的農民,今年57歲,在白鷺坡4組,他已經住了大半輩子。每年穀雨一過,白鷺的大部隊便來到了他所居住的白鷺坡,一時間,山上的松樹仿佛堆上了一團一團的白雪。自從有了白鷺大軍,村裡的稻穀再也不需要打農藥了,因為白鷺們早已幫他們把害蟲都解決了。
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不法之徒鋌而走險,欲偷捕偷獵白鷺,賣到武漢的餐館。為了防止白鷺遭受傷害,孫修權與村民們一道自行組成護鳥小組,輪班負責阻止來打鳥捕鳥的人。
花鳥怡人,亦柔亦剛。從歷史上看,鳥文化是京山亙古絕麗的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對鳥的崇拜尤為突出。
京山綠林鎮人認為,鳥兒是天上來的,其充滿靈性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於是乎,京山綠林鎮的姑娘們語音清脆,歌喉婉轉動人。鳥兒縱情翻飛的幻想之翅,浩然大氣、清逸大勇,一如京山人性格中的不甘平庸和沉淪。於是乎,京山人衝出牧歌的籬笆,演繹出綠林起義這一名震古今的歷史活劇。
從洋溢生命激情的飛鳥中,京山綠林鎮人的精神、信仰、情感願望得到極大的張揚。寓意的背後,是意味悠遠的內涵和指向。
綠林鎮人之所以愛鳥,是因為鳥不僅給自然界帶來無限生機,也給古鎮人的生活帶來無窮樂趣,人與鳥類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綠林鎮不僅是人類的宜居之所,更是鳥類的棲息天堂,我們期待著綠林鎮將來百鳥回歸,萬鳥和鳴的盛世奇觀。
聲明:本平臺只分享和交流不作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