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好鄰居杜在民:樸實熱情與人為善

2020-12-16 東南早報

早報訊 (記者龔翠玲 通訊員吳珊珊 文/圖)作為一名水電工,有需要修水電的村民一通電話他就會立馬到位;每當鄰居家裡有事需要幫忙,他無論有多忙,都會放下手中的活,熱情地趕過去;去市場買菜,他會問鄰居是否需要順便幫他們帶點東西。他就是洛江區馬甲鎮新民村熱心好鄰居杜在民,他用他的善良和樸實一次次溫暖著鄰居們的心。日前,杜在民被評為洛江區「好鄰居」。

杜在民今年74歲,為人憨厚老實,是村裡一名水電工,同時也擔任小組的小組長和老人協會副會長。農村不同於城市,水電問題只能依靠有相關技術的鄰居幫忙。村裡有誰需要修水電,杜在民就出現在哪裡,只要一通電話,他拿上工具很快就會出門。

一說起他,村民們都交口稱讚,說他不僅與鄰為善,遇事謙讓,還經常做好事。「每次叫他來幫忙,無論是維修水電還是幹其他活,他都立刻趕過來,很勤快。身邊有這麼一個鄰居很幸福,大家也都很尊敬他。」鄰居黃玉雲說。

而作為村老人協會的副會長,在村老人協會組織的各種活動上,總是能看到杜在民忙碌的身影。村裡推行移風易俗工作,杜在民是宣傳志願者。「政府宣傳移風易俗是為了幫咱老百姓省錢,咱應該響應。」杜在民說,「大家住在一個村裡是緣分,能做到的事情就儘量多做一點,我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我好,整個村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文明。」

據了解,為切實推進農村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營造良好鄉風民風,深化文明和諧社會建設,洛江開展「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簡稱「三好」)評選活動,經過宣傳發動、基層申報、鄉鎮審核、覆核確定、命名表彰等評選環節,共評選出32名2020年度洛江「三好」人物。

相關焦點

  • 泉州市開展「好婆婆、好妯娌、好鄰居」評選宣傳活動
    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推動和諧家庭建設,塑造友善、互助、文明、和諧的鄰裡關係,市委文明辦在全市開展「好婆婆、好妯娌、好鄰居」評選活動。目前,全市已評選出5575對(個)典型。
  • 「中國好鄰居」王海濱:浴火重生做公益,聚小善而匯大愛
    還記得閔行區的「中國好鄰居王海濱」嗎?當時,26歲的他為救鄰居不顧一切衝進火場,導致全身88%重度燒傷。 近四年過去了,經過20多次手術,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疼痛,如今,在身邊人的心目中,他成為重新站起來的「真英雄」。
  • 泉州「中國好人」連續兩年福建省第一 共57人登榜
    泉州為何好人如此之多?在專家眼中,文化基因是最重要的。自古以來,繼承開放、包容文化基因的泉州人便踐行善舉,善心代代傳承,以千年古寺、古橋、古石碑為證。同時,泉籍華人華僑雖遠離故土,依然不忘樂善好施的精神,熱心公益,回饋桑梓。慈善之筏,隨歷史長河流傳至今。
  • 北京好鄰居朱東生:好鄰居如何與本土化餐飲結合
    在「2019中國生鮮經營創新發展談」上,北京好鄰居副總經理朱東生做了「通過數位化運營提升便利店『食』銷售的實踐」的主題演講,重點分享了好鄰居便利店如何與本土化餐飲結合。我們在北京本土便利店裡面做小的創新,好鄰居便利店有幾個業態,比如商務型便利店,社區型便利店和綠標店。還有我現在最想把中式小吃拿到便利店裡面來的,我是從7-11出來的,但是我們國內所有便利店,按照日式發展的話,結果就是現在的結果,中式東西沒有出來,所有人看中式的便利店都說這不是日本的模式嗎?
  • 有事找麥田:每一個門店都是您身邊好鄰居
    原標題:有事找麥田:每一個門店都是您身邊好鄰居5月3日,麥田房產酈城門店收到了一份普通住戶的來信,疫情期間麥田房產經紀人劉爍犧牲個人時間,多次為住戶家高三孩子緊急列印試卷、講義,有效的保障了孩子的學習效果。儘管素不相識,卻受到了熱情的招待。不僅量體溫再登記,還主動詢問家裡是否需要酒精。
  • 喜鋪巡迴試吃 與好鄰居共享美味奶貝多
    直銷分銷 全國覆蓋  我們的記者由此次活動的負責人處了解到,此次好鄰居的活動以「全智賢與您共享美味奶貝多」為主題,活動範圍將覆蓋全國所有經銷商,無論是商超還是店鋪,無論是直營還是分銷,但其重點還是放在各大喜鋪街。
  • 清明節泉州西街人家最熱情 幾百卷潤餅菜送鄰裡
    在古城泉州,西街也上演著別樣的民間熱鬧:亞佛的潤餅皮店前排著長長的隊,街上的清明粿、水果等應景食品格外走俏,還有純樸的西街人家,做了幾百卷潤餅菜,正忙著祭祀祖宗、分送鄰裡……泉州:西街人家最熱情 幾百卷潤餅送鄰裡
  • 泉州,一座好吃的城市
    一餐閩南家宴 不僅有「人生海海,輸贏笑笑」的態度 而且體現了大泉州的好客熱情 01 思鄉菜: 老泉州人一生難忘的回味
  • 清明節「泉州味道」引客來 風雨來襲熱情不減
    昨天是清明小長假第二天,雖然風雨襲來氣溫驟降,但絲毫沒有減少遊客品嘗泉州名小吃的熱情。潤餅菜、面線糊、牛肉羹、土筍凍等「泉州味道」,成為我市旅遊吸引遊客的金字招牌。清明小長假期間,遊客在市區西街感受泉州古城歷史文化魅力。「你看,是這家,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裡播的那家店!」
  • 免費派發150個口罩給住戶,這位東莞人被贊「中國好鄰居」
    「鄰居們晚上好,我這裡有些N95的口罩送給大家,家裡實在沒有的可以來拿,如果有就別來了,留給需要的人,大家不用懷疑品質,是正規渠道的口罩,大家也別找我買,是真的沒有,只是想幫助一下有需要的人
  • 泉州開元寺、承天寺發布通告!
    @全體泉州人泉州開元寺、承天寺相繼發布通告清明節期間兩座寺廟將繼續暫停開放望廣大善信,響應移風易俗號召,以及政府防控疫情的舉措要求,儘量減少人員聚集,最大限度阻止病毒傳播的可能途徑,為防控疫情盡一份力量。
  • 與己為善,更要與人為善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做事自私,不與人友善,說話做事總是傷害別人。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對他人好,卻總是抱怨別人對自己不好。可知否?自己曾經傷害過他人的話語,同樣又返回給了自己,這就是所為的因果報應。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所以做事做人,就要換位思考一下。
  • 紐西蘭福清商會秘書長黃珍:與人為善 於己為善
    黃珍:與人為善 於己為善18年前,因為孩子的一句話,一位母親毅然放棄國內舒適生活遠渡重洋,卻意外在異國他鄉紐西蘭闖出一片新的天地。這是紐西蘭福清同鄉會、福清商會秘書長黃珍的成長之路,也是新時代下女性的成長之路。
  • 網紅醫務社工楊穎:有「六重身份」,當「上海好鄰居」傳聲筒
    醫院供圖楊穎是上海瑞金醫院的醫務社工,主要為病人和家屬開展哀傷輔導,在醫患之間架起溝通橋梁。身上88%皮膚被燒傷的「上海好鄰居」王海濱曾是她接觸過的一名患者,「接納當下的自己」是楊穎對王海濱說的最多的話,不僅是語言,楊穎也陪海濱一起聽音樂,為在病房外一直等候的海濱父母做「傳聲筒」。
  • 泉州承天寺舉行重光三十周年系列活動
    佛教在線泉州訊 2020年12月18日上午,泉州承天寺舉行重光三十周年系列活動。福建省民宗廳副廳長張東暉、宗教一處負責人,福建省委統戰部相關人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主持工作常務副會長普法法師,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本性法師、向願法師等省佛協副會長以上人員出席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包括傳供法會和參觀「宏船和尚紀念館」暨揭牌儀式等內容。
  • 王冕的「中國好鄰居」:秦老漢
    可以說王冕日後之所以成長起來,有一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好鄰居:秦老。秦老堪稱「中國好鄰居」。為什麼呢?一、秦老家並不算很富裕,接納小小年紀的王冕,完全出於生活上的接濟。多年前,大堡礁面向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聘請大堡礁漢密爾頓島看護員,當選者不但可以每日與白沙、碧水、豔陽為伴,還能享受半年15萬澳元的高薪。這份待遇高、要求少的這份工作,跟王冕的放牛相不相似?舒服又愜意。這樣的工作環境下,使得王冕有足夠的休閒時間和閒適的心情,「逐日把牛栓了,坐在柳蔭樹下看(書)」。這才有了後來的潛心專攻畫荷花,並且畫出了名堂。
  • 教師「小小的善」帶來大大社會正能量
    他打算利用自己年前所有休息時間,到老家陽朝鄉,幫左鄰右舍,左村右寨,寫寫對子,貼貼春聯,為2000多村民義務服務。(1月21日紅網)    這個新聞文字上頗為樸實,卻讓筆者眼前一亮,並且感到了一絲同為「教育人」的驕傲。
  • 記者暗訪:好鄰居便利店便當過期三天仍出售
    進店調查  過期便當加熱後出售  好鄰居便利店員工分為正式工和小時工,主要工作為理貨、接貨、收款和加工速食等。好鄰居速食系列,包括好食便當、關東煮料理、咖喱魚蛋。便當均為半成品,由白米飯、菜品組成。每一大袋白米飯或菜品,拆開有10小份,加熱即可售賣。
  • 學思踐悟丨為善不欲人知 高潔心靈使然
    早上醒來,像往常一樣,打開學習強國,看到《習近平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的標題,覺得很好奇,在想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跡,能讓總書記親自作出重要指示,點開一看,眼眶溼潤了,簡單的兩段話,描述了95歲老黨員張富清不簡單的一生。
  • 泉州開元寺、承天寺清明節期間將繼續暫停開放
    @全體泉州人泉州開元寺、承天寺相繼發布通告清明節期間兩座寺廟將繼續暫停開放謝絕來訪望廣大善信,響應移風易俗號召,以及政府防控疫情的舉措要求,儘量減少人員聚集,最大限度阻止病毒傳播的可能途徑,為防控疫情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