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節,西街老厝裡賣的潤餅菜,還是舌尖上的古早味……
清明節,你吃潤餅菜了嗎?對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來說,清明節和潤餅菜幾乎可以劃等號。潤餅菜,又被老一輩稱為「思鄉菜」。薄餅裡卷的不僅是美食美味,還有泉州人的故鄉情節。1潤餅好不好吃,關鍵在皮,一張好的潤餅皮可以包萬物。西街鬧市裡的亞佛潤餅皮,不用說肯定在每年的必選名單上。店鋪開在西街的老厝裡,離開元寺很近,一抬頭就能看見東西塔。
-
清明節到來泉州西街潤餅皮熱賣 市民排長隊購買
清明節到了,許多市民排隊買潤餅皮 閩南網4月5日訊 昨天一大早,泉州市區西街就顯得頗為熱鬧。開元寺對面的老金鐘潤餅皮店和亞佛潤餅皮店前,不少市民一早就來排隊買潤餅皮,為了這一小片薄而白嫩的潤餅皮,排上一兩個小時隊也甘心,讓本來就不寬敞的街道更顯擁堵。 清明節,泉州人要是不吃上一卷潤餅菜,仿佛就少了點什麼。攤開一張薄薄的潤餅皮,鋪上胡蘿蔔絲、豆芽、海蠣煎、荷蘭豆、豆乾、滸苔等配料,最後再加上一勺花生末和糖,一道潤餅菜便成了。 吃潤餅,皮好不好很重要。
-
泉州清明節美食潤餅菜 傳統古早習俗
泉州清明節美食潤餅菜傳統古早習俗 (/3) (共3張) 2016-04-05 09:20 來源:泉州晚報
-
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西街餅皮店前排起長龍
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西街餅皮店前排起長龍 qz.fjsen.com 2012-04-03 08:11 郭冰德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3日訊(記者 郭冰德 文/圖)昨日,在泉州西街的多家春餅皮店門口排起了長隊,老字號亞佛春餅皮店裡,店主傅亞佛一家三口忙得不可開交。
-
清明節到 泉州人吃「潤餅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風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複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
-
泉州西街春餅 令人品嘗一份古樸滄桑的況味(圖)
(王柏峰攝) 初春的暖陽灑滿了泉州西街,紅磚飛簷毫不吝嗇地折射著光芒。這時的西街,像是讓歲月研磨精製成的鐵觀音,隨意一拈都能泡出一杯濃濃的茶湯,那種醇香和雋永,令人品嘗出一份古樸滄桑的況味。 西街165號「亞佛春餅店」裡,50來歲的店老闆傅亞佛這時正忙裡偷閒泡一杯茶喝,見我進來,便起身熱情地打招呼。
-
初嘗最讓遊子念念不忘的泉州潤餅菜,都是家的味道
我的泉州旅行食記——潤餅菜此次到達福建剛好是清明節之前,泉州的朋友告訴我可以嘗嘗閩南傳統小吃之 潤餅菜朋友介紹了我去了泉州西街的那一家感覺就像是北方什麼節日都吃餃子一樣,泉州的潤餅菜感覺就像是餃子一般的存在,是節日的通行證!
-
清明節吃潤餅菜,泉州特有的風俗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搓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在泉州的飲食習慣中有著相當長遠的歷史。食用時先鋪開餅皮,放上準備好的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芫荽,海苔,花生碎,炸米粉等,製作非常簡單,吃起來卻甜潤可口。
-
我的泉州旅行食記之《潤餅菜》
在以往清明節,泉州人家家戶戶都要吃寒食,意思是將蔬菜放涼後包裹進麵皮中食用。潤餅便是包裹各種菜式的麵皮。這種吃食方式始於明代,至今延續已有千年。而關於潤餅菜起源,民間是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就是說潤餅菜是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他的夫人首創。
-
清明節「泉州味道」引客來 風雨來襲熱情不減
昨天是清明小長假第二天,雖然風雨襲來氣溫驟降,但絲毫沒有減少遊客品嘗泉州名小吃的熱情。潤餅菜、面線糊、牛肉羹、土筍凍等「泉州味道」,成為我市旅遊吸引遊客的金字招牌。清明小長假期間,遊客在市區西街感受泉州古城歷史文化魅力。「你看,是這家,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裡播的那家店!」
-
泉州清明節要吃什麼食物 閩南清明潤餅菜麥餡粿做法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閩南人會備辦葷食、潤餅菜、金紙、香燭等祭品,敬奉祖先。閩菜大師程振芳表示,二三十年前,潤餅菜、麥餡粿、鼠粬粿等閩南小吃都是作為祭品擺上桌。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麥餡粿等清明小吃在平時也能吃到。日前,他向記者介紹了這幾種美食的做法。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每年清明前後,泉州的許多人家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小麥「清明粿」 豌豆餡最地道除了用鼠粬草製成的「清明粿」,在泉州,用小麥製成的「麥餡粿」亦是許多本地人青睞的另一款清明冷食。清明時節恰逢小麥、甘蔗收割完成,這也為製作「麥餡粿」提供了天然的原料。
-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 一層薄皮卷盡美味
潤餅菜餡料豐富(林勁峰 攝)潤餅菜 一層薄皮卷盡美味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若是泉州人就會知道,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如今,潤餅菜搭著《舌尖上的中國》這個平臺上了央視,在全國露臉,這就不得不讓人再來回味一下這道「古早味」。
-
一張潤餅皮|卷進泉州百年時光
一條街演繹著泉州的滄桑變化這裡是泉州的符號 也是所有美食代表的聚集地這裡就是西街今天的主人公亞佛潤餅皮就在這裡作為泉州古早味的潤餅菜,大家並不陌生,一張雪白的餅皮裡包裹著眾多食材而對於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來說,潤餅菜可以和清明節劃等號。自寒食節和清明融合後,閩南就一直保有清明吃潤餅菜的習慣。
-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但如今,「潤餅」也與時俱進,製作精細,四季皆宜,成為閩南一帶的傳統美食、風味小吃。清明節,若是泉州人就會知道,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是清明節的習俗美食,是不錯的早餐選擇。
-
咱厝人有一種情懷叫吃潤餅,但你知道地道潤餅皮是什麼樣的嗎?
清明節有許多傳統習俗,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吃,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這潤餅皮就自然成了搶手貨。
-
泉州的清明,是潤餅菜和青團的味道
在泉州,春與秋這樣的過渡季節似乎總是很模糊。時令在日曆上不疾不徐地循環著。春分之後,立夏之前,天朗氣清,四野明淨,是謂清明。少時讀詩,清明是牧童短笛,是楊柳流鶯。縱使煙寒露重,也不妨礙它的詩意光景。臨近清明,泉州的大街小巷都會冒出許許多多的綠色小糰子。作為民間小吃,最正宗的味道往往藏身於擁擠的人流和潮溼的菜攤之間。胖乎乎的糰子鮮豔可愛,帶著怡人的青草香味,綿軟香潤,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分享,幸福體驗可以翻幾番。除了傳統的綠色艾草團,還有黑色皮、棕色皮、白色皮的青團。
-
泉州潤餅今天你吃了嗎?清明小長假餐桌的必備食物
一到清明節潤餅可以說是泉州人餐桌的必備食物。聽說西街老字號潤餅皮店,又在昨天排起了長隊人人人從從從眾眾眾……據說為了滿足市民的需求,店家已經連續通宵好幾天了,還依然供不應求!!早上四點就有人來排隊了,更是有市民排到晚上一點。
-
泉州潤餅菜,甜潤可口,泉州美味的傳承
閩南人,在清明的時候,除了掃墓、祭祖,在回到家鄉的時候,大家還會坐在一起坐在一起吃潤餅菜。作為比春餅更古老的美食,吃潤菜餅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現在成為了清明節的必吃美味。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潤餅菜是春卷的一種,是福建省傳統的漢族名點,發源於福建泉州,而後流行於臺灣、福建地區,又稱潤餅、嫩餅菜,屬於閩菜系。
-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郭斌 攝 中新網泉州4月3日電 (吳世榮郭斌)清明臨近,在福建泉州,家家戶戶除了去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 3日下午,位於福建泉州市西街的一家老字號「潤餅皮」鋪人頭攢動,市民排起幾十米的長隊爭購「潤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