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嘗最讓遊子念念不忘的泉州潤餅菜,都是家的味道

2020-12-18 旅行食記

我的泉州旅行食記——潤餅菜

此次到達福建剛好是清明節之前,泉州的朋友告訴我可以嘗嘗閩南傳統小吃之 潤餅菜

朋友介紹了我去了泉州西街的那一家

感覺就像是北方什麼節日都吃餃子一樣,泉州的潤餅菜感覺就像是餃子一般的存在,是節日的通行證!不過說起吃潤餅菜最最正宗的節日還是清明節。到了清明,家家戶戶都會買潤餅。最重要就是潤餅皮。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

會製作餅皮的人越來越少

為了買到這一片片薄而白嫩的潤餅皮,許多人也是一大早大排長龍……

潤餅菜許多家庭都會製作。

調製各種菜色其中包括有有海蠣煎、紅蘿蔔、荷蘭豆、酥糕、豆乾、花生碎、榨米粉、芫荽。

準備好配菜

鋪開薄薄的餅皮,放入做好的放上海苔,再放榨米粉,花生碎,芫荽等等一種种放進去。在最後還加上一勺土豆敷加白砂糖。就成為一家人圍在一起吃潤餅,

請點成品擊

圍在一起吃潤餅菜團團圓圓呀!在這裡,潤餅菜不僅僅是風情的菜,也是親情的菜。這就是家的味道,節日的味道。最遠的遊子回家,吃完之後上山掃墓。緬懷祖先。以表示子孫的孝心!

而關於潤餅菜起源,民間是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就是說潤餅菜是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他的夫人首創。相傳蔡復一是一個獨眼跛腳的殘疾人,才華橫溢,為人耿直,但屢遭奸臣陷害。皇帝聽信讒言,要求蔡復一須在49天內完成整理抄寫朝廷歷年來的文書,共九大箱,否則以抗旨論處。

為了完成任務,蔡復一他廢寢忘食,晝夜雙手齊書,抽不出時間吃飯。蔡夫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一天,她想出了一個妙法:把麵粉加水攪成糊狀,在熱鍋上輕輕一抹,做成一張張薄薄的麵皮,再把各種菜切細,炒成燴菜,然後用麵皮把燴菜捲成圓筒狀。每天用餐時候,蔡夫人雙手捧著「薄餅」餵丈夫吃,這樣的話既不影響工作,又不會耽擱時間。在夫人這樣的照料和協助下,蔡復一如期完成了朝廷的使命。從此,蔡夫人做「薄餅」的故事在當地傳為美談。

朋友說沿海地區台州的食餅筒也是這種皮,餅皮大料也多。台州食餅筒這種食餅皮,還有綠色的麥餅皮(地梅汁)、白色麥餅皮、麥油煎皮(麥粉糊油煎)。

料頭一部分和台州著名小吃嵌糕重合,一部分是時令菜,比如清明前後新鮮蠶豆、剛出土小土豆、蟶子肉、槍魚肉,秋天彈彈魚、蝦仁等等。

有機會要一定要去嘗一嘗!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 我!

相關焦點

  • 泉州的清明,是潤餅菜和青團的味道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臨近清明,泉州的大街小巷都會冒出許許多多的綠色小糰子。作為民間小吃,最正宗的味道往往藏身於擁擠的人流和潮溼的菜攤之間。胖乎乎的糰子鮮豔可愛,帶著怡人的青草香味,綿軟香潤,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分享,幸福體驗可以翻幾番。除了傳統的綠色艾草團,還有黑色皮、棕色皮、白色皮的青團。
  • 泉州十二道年味:阿母的潤餅菜 除夕的團圓飯
    前天恰逢尾牙,泉州鯉城區金魚巷,吳建川老伯家中,一群親朋好友圍桌,吃著潤餅菜,再就著熱辣水煮魚,有說有笑。「兒時,那是母親最拿手的菜,也是一家人最開心的年夜飯。」吳老伯記憶中的年味,從這道美味的潤餅菜中升騰……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每年清明前後,泉州的許多人家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小麥「清明粿」 豌豆餡最地道除了用鼠粬草製成的「清明粿」,在泉州,用小麥製成的「麥餡粿」亦是許多本地人青睞的另一款清明冷食。清明時節恰逢小麥、甘蔗收割完成,這也為製作「麥餡粿」提供了天然的原料。
  • 絲綢之路上的美食:泉州「古早味」潤餅菜
    吃「潤餅菜」是福建泉州自古就有的習俗。關於潤餅菜的來源,據民間傳說是「唐宋時期,因大批中原人遷徙南下,春餅隨之傳入閩南一帶,成為潤餅菜的前身」。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深受泉州人的喜愛。 5月4日,一名泉州市民在製作潤餅菜。吃「潤餅菜」是福建泉州自古就有的習俗。
  • 泉州潤餅菜,甜潤可口,泉州美味的傳承
    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潤餅菜是春卷的一種,是福建省傳統的漢族名點,發源於福建泉州,而後流行於臺灣、福建地區,又稱潤餅、嫩餅菜,屬於閩菜系。福建和臺灣一帶的家庭再新年和尾牙以及清明節時會以潤餅皮祭祀祖先,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與糖粉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這是一種比春卷更為古老的吃法,是屬於福建臺灣一帶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潤餅菜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包裹食材,這樣既飽了口福又能隨心所欲。
  • 一張潤餅皮|卷進泉州百年時光
    一條街演繹著泉州的滄桑變化這裡是泉州的符號 也是所有美食代表的聚集地這裡就是西街今天的主人公亞佛潤餅皮就在這裡作為泉州古早味的潤餅菜,大家並不陌生,一張雪白的餅皮裡包裹著眾多食材而對於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來說,潤餅菜可以和清明節劃等號。自寒食節和清明融合後,閩南就一直保有清明吃潤餅菜的習慣。
  •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郭斌 攝   中新網泉州4月3日電 (吳世榮郭斌)清明臨近,在福建泉州,家家戶戶除了去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  3日下午,位於福建泉州市西街的一家老字號「潤餅皮」鋪人頭攢動,市民排起幾十米的長隊爭購「潤餅皮」。
  • 潤餅菜 清明粿 吃出「泉州味」
    潤餅皮要薄得可以透光且不能破。 潤餅菜 清明■ 吃出「泉州味」 轉眼清明將至,在這一重要的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祖外,泉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和清明粿。本期美食,就帶大家一起回味這兩道頗具「泉州古早味」的清明食品。
  • 泉州潤餅今天你吃了嗎?清明小長假餐桌的必備食物
    一到清明節潤餅可以說是泉州人餐桌的必備食物。看著這個排隊的架勢,不難想像潤餅在泉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最好吃的潤餅莫過於自家做的!,按個人口味加料,之後撒上白糖和花生末,包起來就可以好好享受,潤餅菜這道美食。
  • 清明節,西街老厝裡賣的潤餅菜,還是舌尖上的古早味……
    對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來說,清明節和潤餅菜幾乎可以劃等號。潤餅菜,又被老一輩稱為「思鄉菜」。薄餅裡卷的不僅是美食美味,還有泉州人的故鄉情節。1潤餅好不好吃,關鍵在皮,一張好的潤餅皮可以包萬物。基本上來買潤餅皮的都是按斤帶走,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每年清明都要來這裡排隊買潤餅皮,他們家的最正宗。」他們家也賣現成的潤餅,個頭小小巧巧,一盒有胡蘿蔔和芋泥兩種口味。
  • 清明節吃潤餅菜,泉州特有的風俗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搓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在泉州的飲食習慣中有著相當長遠的歷史。食用時先鋪開餅皮,放上準備好的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芫荽,海苔,花生碎,炸米粉等,製作非常簡單,吃起來卻甜潤可口。
  • 泉州十大名小吃之潤餅菜:並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美食,很珍貴
    潤餅菜,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也是春卷的一種,是福建省傳統的名點,屬於閩菜系,圖為潤餅菜。潤餅菜是一種比春卷更為古老的吃法,屬於福建臺灣一帶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在這些家庭的飯桌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圖為潤餅菜。
  • 泉州清明節美食潤餅菜 傳統古早習俗
    泉州清明節美食潤餅菜傳統古早習俗 (/3) (共3張) 2016-04-05 09:20 來源:泉州晚報
  • 清明節泉州西街人家最熱情 幾百卷潤餅菜送鄰裡
    閩南網4月6日訊 潤餅、清明粿,在閩南過傳統的清明,少不了這兩樣。  在古城泉州,西街也上演著別樣的民間熱鬧:亞佛的潤餅皮店前排著長長的隊,街上的清明粿、水果等應景食品格外走俏,還有純樸的西街人家,做了幾百卷潤餅菜,正忙著祭祀祖宗、分送鄰裡……泉州:西街人家最熱情 幾百卷潤餅送鄰裡
  • 我的泉州旅行食記之《潤餅菜》
    在以往清明節,泉州人家家戶戶都要吃寒食,意思是將蔬菜放涼後包裹進麵皮中食用。潤餅便是包裹各種菜式的麵皮。這種吃食方式始於明代,至今延續已有千年。而關於潤餅菜起源,民間是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就是說潤餅菜是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他的夫人首創。
  •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但如今,「潤餅」也與時俱進,製作精細,四季皆宜,成為閩南一帶的傳統美食、風味小吃。清明節,若是泉州人就會知道,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是清明節的習俗美食,是不錯的早餐選擇。
  •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 一層薄皮卷盡美味
    潤餅菜餡料豐富(林勁峰 攝)潤餅菜 一層薄皮卷盡美味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若是泉州人就會知道,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  泉州民俗專家傅孫義表示,多數關於潤餅菜的民間傳說都未經過考證,但可以推測是「唐宋時期,因大批中原人遷徙南下,春餅隨之傳入閩南地區,成為潤餅菜的前身」。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其白皮紅餡的特徵,也稱「金包銀」,被賦予了「包金包銀」的招財寓意,深受泉州人喜愛。
  • 泉州清明節要吃什麼食物 閩南清明潤餅菜麥餡粿做法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閩南人會備辦葷食、潤餅菜、金紙、香燭等祭品,敬奉祖先。閩菜大師程振芳表示,二三十年前,潤餅菜、麥餡粿、鼠粬粿等閩南小吃都是作為祭品擺上桌。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麥餡粿等清明小吃在平時也能吃到。日前,他向記者介紹了這幾種美食的做法。
  • 阿姨在街邊買閩南小吃,小小一個潤餅賣5塊錢,味道好不好呢?
    而到了這個節日,我國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風俗,光在「吃」上面就有很大的區別,就比如閩南人一定會在這一天吃潤餅,每家每戶都會自己炒潤餅菜,然後自己包潤餅吃。對於很多人來說,吃潤餅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對美味的享受,即使不是節日的原因,平時也會自己買來吃。
  • 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西街餅皮店前排起長龍
    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西街餅皮店前排起長龍 qz.fjsen.com 2012-04-03 08:11  郭冰德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3日訊(記者 郭冰德 文/圖)昨日,在泉州西街的多家春餅皮店門口排起了長隊,老字號亞佛春餅皮店裡,店主傅亞佛一家三口忙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