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法律法規不健全,寵物在治療中出了問題很難鑑定責任。 南方都市報記者 馬強 攝
飼養寵物現已成為一種趨勢,寵物成為了許多家庭的一分子,人們對於寵物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
但不少街坊表示,目前養狗成本奇高,尤其是在寵物看病方面,檢查費動則要花費上千元。
而記者喬裝成狗主人,帶著一條身體健康的寵物狗連續走訪了5家寵物診療機構,其中4家均表示寵物狗「有病」,若不及時就診可能病情會很嚴重。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寵物醫師向記者透露,有些診所昧著良心掙錢,沒病說有病,小病說大病,而治療費越多,寵物醫生的回扣也越多,「寵物又不會說話,寵物到底是什麼病,還不都得全憑醫生的一張嘴」。
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的劉繼承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國家還沒有專門的動物屍檢機構,所以一旦寵物在接診中、受診後出現診療糾紛,發生寵物傷殘或死亡的情況,具體責任比較難確定。
「正是由於法律法規不健全,出了事故責任難鑑定,導致不少寵物醫院有恃無恐。」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寵物醫師表示。
健康寵物狗連看5家醫院4家醫院稱狗「有病」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記者喬裝成寵物狗主人帶著一條3歲的健康貴賓犬「吉吉」去市內5家寵物診療機構「看病」,結果讓人咋舌。
幾家寵物診療機構診斷結果雖然不一樣,但一樣的是都要求給狗做名目繁多的各項檢查或是價格不菲的治療。
在黃埔大道西的吉安寵物診所,記者稱狗有些乾咳,沒有以前活躍。醫師隨即展開檢測,並通過聽診後說狗患有「小葉性肺炎」。
「因為狗左邊肺葉有混沌的聲音,目前是散漫型的炎症,如果不加以治療有可能轉化為大面積的肺炎,到時候就不好治了」。隨後,醫師開始向記者推薦給狗打消炎針,一天一次價格從80元到160元不等,先打3天一個療程。但當記者表示希望看看具體價目表時,醫師絲毫沒有搭理,只顧口頭說。
在冼村和天河北的福懋醫院,記者更是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層層檢查」。
幾名醫師在對狗做完基本操作檢查後就開始推薦要給狗拍X光片,兩張共200元,理由為這樣可以確診狗肺部是否存在問題。隨後他們又建議給狗做個血液檢查,價格從300元至500元不等,也是為了所謂「對病情做全面判斷」。
看到記者猶豫,醫師就開始向記者遊說,稱病情可能會非常嚴重,「狗肺部有異樣聲音,現在變瘦了就是身體出現問題,如果不治療它的肺和肝臟都會衰竭,整個身體機能也可能衰竭」。
在天河北的福懋醫院,記者帶去的「吉吉」還是被診斷出有病。醫師在得知狗2月份打過狂犬疫苗和保護狗健康的「犬五聯」疫苗後,稱「可能是最近天氣差,我們擔心出去遛狗的時候,狗感染了其它病毒,建議給它至少做三項血液檢查,狗瘟、傳染性支氣管炎和流感病毒」,總共300多元。
但記者表示,希望通過打針吃藥做保守治療時,醫師則稱:「不做診所規定的治療方案就要在一份文件上簽字,寫明白我們醫師建議,出什麼問題責任在你自己。」
在天河區的國鋒寵物診所,醫生告訴記者,「吉吉」的體溫有39.3度(狗正常體溫在38度至39度),處於感冒發燒,需要打消炎退熱止咳針,10到30斤的狗每針90元。
而在五山路的科星寵物診所,醫師檢查後告訴記者與前4家診所完全不同的結果,「狗情況良好,沒有感冒發燒,且心肺都正常,寵物回去多喝點水,注意保溫即可」。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偶遇的狗主人也向記者抱怨「看病貴」。
「今年1月我的狗輕微感冒,當時就診的診所卻要求我進行諸如CT、驗血之類的檢測,光檢測費就1000多元。」一名狗主人稱,但她去了另一家朋友介紹的診所治療後,「沒想到只是打了一針開點藥就好了,總共花費不到100元」。
高價治療即代表高回扣得了什麼病全憑醫生一張嘴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寵物醫師向記者透露,目前消費者對寵物醫院的投訴的重點就一個字——「貴」。
「有些診所昧著良心掙錢,如收高價錢用低價藥,或者本來可以用普通藥的卻用高昂的進口藥,甚至本來可以不用藥但一定要用藥。」該醫師說,高價藥的生產商會給醫師們提供回扣,這就是一些診所醫院給寵物濫開高價藥、進口藥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該醫師並沒有向記者介紹具體的回扣數目以及流程,不過他表示,「回扣是業內的一個普遍現象,也就是潛規則」。
在獸藥方面,記者諮詢了廣州市物價局價格管理處,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人使用的一些常規藥方面是有價格控制的,但是國家政策沒有對獸藥具體規定,一般全憑市場調節,但是有要求對獸藥和服務明碼標價,不得有價格欺詐行為。
對於一些動物診治機構強制要為寵物進行各種檢查的行為,如B超、X光、驗血驗尿等,該醫師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專門的動物診治設備價格都比較昂貴,動輒幾萬元,而且還需要日常的保養和維護,一般普通小診所是沒有這個經濟能力。較大的動物醫院購置了這些設備後,還需要日常的保養和維護,這又是一筆支出。「這些設備要是閒置不用的話,醫院就虧大了,肯定會從消費者身上賺回來的。」
該醫師表示,除了目前一些寵物醫師缺乏必要的職業技能外,其職業道德水平的低下也令人擔憂,「一些醫院是根據醫師的業績來定薪的,看得多、看得貴,得到的提成也就多,薪資自然高」。如此一來,醫師們就會大肆渲染誇張寵物的病情,相應的診治費用也會水漲船高,最終還是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
該醫師還表示,花冤枉錢或許還不是最壞的後果,「就擔心寵物本來沒什麼問題,生生被診出問題來,還要被迫吃藥打針,萬一沒吃藥吃出問題,就遭殃了」。
法律法規不健全寵物醫院有恃無恐
在4月4日,家住天河區的王女士家裡養了5年價值3萬多元的蘇格蘭牧羊犬在天河北福懋寵物醫院手術後,永遠離開了王女士一家。
王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家的寵物狗僅在後腿處有個2毫米的小洞,但該醫院醫生稱要手術治療,而就在術後一天,寵物狗就吐血死亡。
「我懷疑醫院小病大治。」王女士說,但截至目前,維權十分艱難。
「目前我國沒有法定意義上的對動物進行屍檢的機構。」當記者撥打廣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投訴熱線時,接線員告訴記者,之前在廣州有一件寵物死亡的案子訴諸法律,請求華農動物醫院進行屍檢,最終作出了調節,「但是華農的檢查只能作為參考意見,並沒有權威的法律效益。」
發生寵物醫療事故投訴難,目前已成為很多寵物主人頭疼的問題,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沒有權威的寵物醫療事故的屍檢機構。也正因如此,寵物醫院在治療方面更加有恃無恐。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寵物醫生告訴記者:「寵物醫院在手術的操作過程十分規範,且狗主人也會籤定風險責任書,這樣很難找出醫院的毛病,如果沒有屍檢和相關法律,維權艱難。」
「無論是對於寵物醫院的資質,還是醫院有不當診療行為,都可以向我所投訴。」廣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發生寵物醫療糾紛後,也可以向該所進行投訴,「一旦被查實,也將依據相關法律整治和處罰。」
「寵物的醫療事故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醫療事故。」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的劉繼承律師認為,從法律的角度講,寵物畢竟還是「物」的屬性,「屬於寵物主人的財產性質」,而人們經常說的醫療事故的主體則是指「人」,因此在處理所謂「動物醫療事故」時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據。
劉律師也指出,目前《動物防疫法》雖然也有對一些動物醫療事故的具體規定,但主要集中在動物疫情及大規模的動物傳染病這些方面。
劉律師說,與人不一樣,目前國家還沒有專門的動物屍檢機構,所以一旦寵物在接診中、受診後出現醫療事故,具體責任比較難確定,不過一些權威的專家或是機構的檢測報告可以作為優勢證據。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寵物飼養越來越普遍,一些寵物醫療事故也屢見不鮮,但是由於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無論是消費者維權還是法院審理,都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從長遠來看,建立健全動物醫療事故方面的法律法規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