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0年,去年7月,臺灣銀行重返上海灘
2012年8月31日,兩岸監管當局籤訂了「貨幣清算機制合作備忘錄」,並約定自籤署日60天內各自完成相關準備後備忘錄生效。從此,兩岸貨幣直航啟程。
4月2日早上10點,落地近8個月的臺灣銀行,正式開始辦理人民幣與新臺幣雙向兌換業務。這是第一家在大陸地區開展該業務的臺資銀行,專程從臺灣趕來的臺灣銀行總經理張明道昨日告訴《國際金融金融報》記者,「首次直航空運抵陸的新臺幣,總算可以在市面上流通。」
臺灣銀行上海分行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銀行上海分行農曆春節前就已將2500萬新臺幣新鈔運抵上海,這是臺幣史上首次「直航登陸」,不必再通過第三地的銀行。
個人可以用現鈔買臺幣
按照大陸外匯管理的相關規定,臺灣銀行上海分行相關業務初期以新臺幣現鈔買賣為主,目前有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13家上海地區的銀行為臺銀上海分行的參加行,大陸民眾也可在上述銀行用人民幣現鈔買新臺幣現鈔,每人每次限兌新臺幣6萬元(約合人民幣12633萬元)。
謝智賢是臺南人,4年前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他說,爸爸也經常往來兩岸,手裡現成的人民幣卻不能從臺灣直接匯給他,還要臺幣轉美元,美元轉人民幣,「現在直接匯人民幣就好了,我的生活費等於是增加了!」臺北的邵萱小姐打算到上海旅遊,「更方便了,直接帶臺幣過去就好了,或者直接從這邊帶人民幣過去。」
兩岸能實現「銀通」,現實需要是背後的動因。2012年兩岸人員往來接近800萬人次,走動總要用到錢的。人民幣在臺灣上路,立即受到民眾熱捧。據兆豐銀行臺北市衡陽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開辦當天上午僅該分行就有30位儲戶開設人民幣帳戶。統計顯示,臺灣指定外匯銀行(DBU)人民幣業務自2月6日起跑至今,人民幣資金池已接近150億元。
臺資企業絕對受益
一單外貿生意成交後,貨款始終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這是單不錯的生意,出口商陳旻最近賣給臺灣客戶一批電子產品,貨值50萬美元,一個月之後,貨款打到公司的銀行帳戶上。不過,這些貨款使用卻要費些周折。「臺灣客戶首先要將新臺幣兌換成美元,然後轉帳到我們帳上,我們需要在國內採購原料,這些美元還得兌換成人民幣。」陳旻說。
像陳旻這樣的貿易商,心情常常會受匯率波動的影響,對他們而言,能夠降低風險的交易方式是什麼?
最佳選擇便是雙方使用同一種貨幣,此時的交易媒介相同,沒有匯兌風險,這也是為何歐洲各國要整合成一個歐元區的主要原因之一。
次優的狀況便是兩國採取彼此貨幣當成交易媒介,如此,雙方總共要承受一次性的匯兌風險;最差的情形便是兩國採取第三國的貨幣當成共通的交易媒介,當交易完成之後,再換回本國的貨幣,這樣雙方總共要承受兩次性的匯兌風險。2012年11月1日前,兩岸的情形就是如此。
而籤訂貨幣清算機制之後,陳旻這些貿易商的交易方式可以從最差情形,改善到次優情形,不但匯兌風險降低了一次,同時交易雙方也少了不少匯兌手續費。
這樣的具體節約金額到底有多少,保守估計,以兩岸目前每年高達1600億元人民幣的進出口交易總額,省下的匯兌手續費就達十億到十五億美元。
「長三角地區是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胞居住最集中的地區,在上海試點新臺幣雙向兌換,將大大便利兩岸經貿往來,兩岸經濟合作也有望進一步深化。」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說。
「可以說是交易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了。」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原來人民幣與臺幣不能直接進行交易,要通過美元來進行換算,雖然最終的結果一樣,但是中間通過匯率折算,銀行將此看作兩筆交易,要收兩次手續費,交易成本比較高,交易也不太方便,這對於促進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貿易往來有一定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中間需要通過美元轉化,匯率是一直變化的,風險也就增加了,有雙重影響。現在直接交易,就比較簡單了。避免了這種雙重的匯率變動的不利影響,風險也就減小。「對於促進大陸和臺灣之間的經濟的來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首先是方便了臺資企業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則坦言,允許臺灣做清算行,又有上海分行。首先是方便了臺資企業,錢進錢出的渠道已經打通。某種意義上來講,臺資企業避開了宏觀的資本帳戶管理問題,便捷性大大提高。
作為新臺幣在大陸的清算行,臺銀未來將提供大陸銀行穩定的新臺幣供應量,而接下來的挑戰是和大陸銀行間「參加行協議」的洽籤,關鍵在大陸銀行對新臺幣的需求量。
臺灣銀行相關負責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臺灣銀行跟大陸的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13家銀行都在洽談中。其中,中國銀行對新臺幣的需求量最大,目前都是繞道其子公司中銀(香港)進行中轉,經營成本相對較高。除了和中國銀行的接洽外,其他幾家銀行也在積極尋求合作,但這幾家銀行「對於新臺幣的需求不是特別大,因此合作可能是階段性進行」。
孫立堅也認為:「兩邊的需求是不對等的,人民幣的需求量會大大超過我們對於新臺幣的需求量,中國海外投資選擇臺灣畢竟是一個非常局部的範圍。而臺灣選擇大陸將會給臺灣所有的企業帶來新的空間,他們對大陸的依賴性會遠遠大於我們對臺灣的依賴性。」
相關新聞:貨幣直通 臺ATM可取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