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2008年,小編第一次去臺灣時,還常常看到銀行門口掛著「本行辦理人民幣兌換業務」的橫幅,現在已經不會再看到這種告示了,因為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可以用人民幣兌換新臺幣。(笑溪 攝)
臺灣的貨幣叫新臺幣。大陸旅客赴臺,兌換新臺幣大概有這樣幾種渠道:
一是在大陸主要城市的中國銀行兌換;
二是在首都機場的貨幣兌換點兌換;
三是在臺灣機場(如臺北桃園機場)兌換;
四是在臺灣的銀行或郵局兌換;
五是在住宿的賓館前臺或某些大型商業機構的兌換點兌換;
六是用大陸的銀聯卡直接消費;
七是用MasterCard或Visa信用卡直接消費;
八是用銀聯卡從ATM機上提取新臺幣……
以上哪種方法兌換最划算呢?
中國經濟網小編9月下旬借採訪兩岸籤訂貨幣清算協議之機,實地了解、體驗和比較了以上幾種方式(以下比較均以2012年9月下旬人民幣買入新臺幣匯率為例)。
如果住在北京、上海、南京、廈門等大城市,赴臺前在中國銀行用人民幣兌換一點新臺幣是個不錯的選擇。以2012年9月下旬為例,大約21.8元人民幣換100元新臺幣,也就是相當於1元人民幣兌換4.59元新臺幣。這是除了在臺灣用銀聯卡直接消費外,小編見到的最高兌換比率了。比較麻煩的是,目前大陸開通人民幣直接兌換新臺幣業務的城市還不多,並且要提前兩天預約。此外,大陸中國銀行只能提供1000元面值的新臺幣,也就是說只能兌換1000元新臺幣的整數倍,如果一到臺灣就需要拿千元面值票子來支付小費、小吃等小額消費,就有點不方便。據了解,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也有新臺幣兌換業務,但能提供服務的網點少而又少。據中國經濟網小編了解,中國銀行、交通銀行2012年6月已獲準在臺開設分行,其中一家銀行將成為兩岸貨幣清算大陸一方的指定銀行(臺灣已指定臺灣銀行),未來新臺幣兌換服務覆蓋的城市可望增加。
不是萬不得已,不要出境前在首都機場的貨幣兌換點兌換,這是同行記者體驗到的最不划算的兌換方式,而且損失可謂「巨大」。以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恒生聯合」兌換點為例,不僅兌換比率只有4.20元新臺幣,而且每筆要收60元人民幣的手續費。這位記者用488元人民幣只換到1800元新臺幣,比同一天在臺北桃園機場換的少了大約400元新臺幣,損失高達五分之一,不可謂不慘重。首都機場一些兌換點是國家特許的小額外幣兌換公司開辦的,如這家「恒生聯合」的全稱是北京恒生聯合貨幣兌換有限公司。據了解,中國銀行等一些國有商業銀行在機場也有兌換點,但是否可以兌換新臺幣,匯率和手續費如何,小編沒有考察。
在臺灣機場臺灣銀行兌換點兌換新臺幣也是不錯的選擇。臺灣銀行是兩岸貨幣清算臺灣方面的指定銀行,其匯率在臺灣各家銀行中算是比較好的,不過在機場用人民帀兌換新臺幣,每筆要交30元新臺幣手續費(相當於6元多人民幣,遠低於首都機場60元人民幣的手續費;如果反過來用新臺幣換人民幣,每筆手續費則為100元新臺帀),如果額度不是太大的話,同行幾個人一起兌換,分擔這點手續費則更加划算。
臺灣主要城市滿大街都是銀行,在銀行兌換不收手續費。但不同銀行的匯率是不同的,在小編幾次赴臺比較過的幾家銀行中,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的匯率最好,其次是臺灣銀行、玉山銀行,再次是臺新、第一等銀行,而滙豐、合作金庫、彰化等銀行則要更低一些。同一天,在兆豐銀行,1000元人民幣可以換到4562元新臺幣,而在彰化銀行則只能換到4524元新臺幣。從各家銀行的網站上可以查到匯率。在臺灣郵局也可以兌換,同樣不收手續費,匯率也不錯,與臺灣銀行差不多,不過郵局可能經辦此類業務少,填表等手續要稍微複雜一些,等候時間也可能稍長一點。網上有一種說法,到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郵局兌換新臺幣比較划算,但小編在故宮太匆忙了,沒有顧得上了解。
如果手頭恰好有美元,拿美元到臺灣的銀行兌換比人民幣似乎要合算一些,但如果需要先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再去換新臺幣,就大可不必了,兩次折騰,有買入賣出價差,肯定不合算。另外,臺灣各家銀行(包括兌換點)對舊版美元都有限制,用舊版美元兌換新臺幣要按百分比交一點兒手續費。
在人民幣兌換新臺幣匯率高的銀行,用美元兌換新臺幣,匯率卻未必也是最高的,反之亦然。如合作金庫銀行、彰化銀行,人民幣兌新臺幣匯率明顯低於兆豐銀行、臺灣銀行,但美元兌新臺幣的匯率卻高於後者。同日比較,100美元在彰化銀行可以兌換2909元新臺幣,而在兆豐銀行只能兌換到2895元新臺幣。(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