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2018年的年中,國際主流的大學排行榜基本上都已經公布了2018年各所高校的最新排名。在這個高考生源競爭的關鍵時期,很多高校都會拿一些國際排名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但大家都知道,現在各類大學排行榜滿天飛,各類排行榜搞得大家眼花繚亂,都無法辨認真偽。為了對國內重點高校的實力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需要綜合的數據來進行對比。而在當前,高校的國際主流同時備受多數人認可的主要有8個榜單。每個榜單側重點不同,因此高校的排名也有不小的區別。小編一直持有一個觀點,國內高校僅僅有檔次區分而沒有排名先後的區別,同一檔次內高校根據不同的指標有不一樣的先後次序。為了清晰的定義不同高校之間的實力差距,將以國際榜單中排名第一的高校分數定為基準的100分,其餘高校根據和第一高校之間的名次差距來確定分值,這樣不同高校的差距就能清晰的體現出來。基於這種思想,得到了2018年42所雙一流大學的最新積分排名情況,詳情如下:
上表中的排名可以清晰地體現不同高校之間的真實實力差距,其劃分依據就是最後一列的綜合得分。綜合得分高於80分的就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所高校,雖然在國內榜單上清華、北大位居前二毫無爭議,但其和第三、第四的差距多大並不能體現出來。通過國際榜單的排名,高校之間的差距體現的非常明顯。清華、北大兩所高校的積分是排名3-5位的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的兩倍,這基本上就是第一檔次和第二檔次之間的區別。
第三檔次有三所高校,分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這三所高校在國際主流榜單上備受認可,尤其是中山大學,最近幾年國際排名上漲很快。而積分10-20分之間的這20所大學可以劃到底三檔,雖然在國內排名上各所高校存在一定差距,但放在國際上來看,這些差距是微不足道的。在第四檔高校中,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和同濟大學排名相對靠前。南開大學也位於這一檔次,從國際排名來看,南開也有不小的下滑。
積分低於10分的14所高校劃分到了第五檔次,6所雙一流B類高校均在此檔。其中還包括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兩所知名高校,中國人民大學雖然在國內備受認可,但由於國際主流榜單更認可以英文教學模式,因此人大的國際排名一直備受打壓。國防科技大學由於保密項目多,其真實實力比國際排名要高出不少。其餘高校基本上都是985工程高校中排名下遊的大學,與國內大學的排名榜單差別不大。
雖然國內重點高校排名一直備受爭議,但從檔次來看基本就是這5個檔次。前三個檔次高校數量稀少,多數高校都在後面兩檔。從這一點來看,國內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學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國內高校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大學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是要依靠一代代人才不斷的積累。國際很多知名大學都有幾百年的辦學史,大學的底蘊也是在歷史的沉澱中產生的。國內的大學在這一點上,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