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校園
自雙一流大學名單公布以來,「雙一流」已代替985、211成為中國名牌大學的代名詞,雙一流大學也成為很多家長和考生新的理想大學。
其實,「雙一流」中42所一流大學,只是比原來的39所985大學新增了3所高校。
冷絲按照這42所一流大學的實力,給它們劃分成5個層次。
第一檔自然是清華、北大這兩所實力超然的頂尖高校。
毋庸置疑,北大清華是目前為止中國最赫赫有名的大學,集眾多響亮名譽於一身,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聖地,北大清華的畢業生也是各行各業爭搶的頂尖人才。
這兩所學校的實力和地位遠遠不是其他學校能比的,單從一流學科數量上來說,北大有41個世界一流學科,清華有35個世界一流學科,這個數量幾乎是下一個檔次高校的2倍,就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這樣的差距讓其他高校一時半會難以趕上,更談不上超越。
但是,冷絲發現,清華大學的王牌學科和專業大大多於北京大學。比如,北京大學的王牌學科和專業有經濟學、法學和生物學,清華大學除了有北大的這些學科以外,還有土木工程、建築學、水利水電等等技術性非常強的學科。這也是這近10年很多學子更願意報考清華大學的原因。
第二檔基本沒什麼疑問,是常說的「華五人」組合。
「華五人」就是「華東五校+人大」的簡稱,即復旦、交大、中科大、浙大、南大和人民大學。
每年各省高考錄取分數線,就存在這樣一個規律:北大、清華之後就是華東五校和人民大學。這6所學校的實力確實存在一些差距,但是知名度都相當高,中國人民大學和南大稍有落後,但對考生的吸引力不可否認,錄取難度也很大。
在這一個檔次的高校之中,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的王牌學科數量多,比如有控制、流體傳動、國際金融政治等等,這些學科和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很好就業。
第三檔是辦學實力很強的9所高校,地位較穩。
這9所大學完全可以稱呼為「中堅9校」,不僅是因為它們每年的錄取分數線比較接近,招生人數較多,更因為它們的實力相近,都是綜合性大學實力最強的理工類高校,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有建樹和特色,堪稱國內大學的中流砥柱,知名度也很高,是國內很多地區考生的奮鬥目標。
這一個檔次的高校有很多工科學科和專業,而這些專業畢業的學生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說,畢業生未來從事的行業和所在崗位,一般人難以勝任,因此,這9所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很受歡迎。
第四檔是19所重點大學,也都是一些老牌子名校。
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南大學等等都是雄霸一方的名校。這些學校在全國各地都較受歡迎,因此,許多尖子生也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奮鬥進入這些學校就讀。
像國防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都有很多行業內頂尖級的學科和專業。你如果是國防科技大的某些專業畢業生,你是「包分配」的,自動成為國家一些大型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第五檔是6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的B類大學,他們經常被歧視。
有6所高校一直受到人們的種種「歧視」,這就是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是從原985高校裡「下放」下來的,雖說實力一些退步,但比起未入選的高校,這3所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另外,新入圍的新疆大學、雲南大學、鄭州大學,雖說實力不錯,但離一流大學的水平還差點,能入選大概是受地方政策的保護,不過入選後能得到更多的資源,想必以後能發展的更好。
這些高校有自己的王牌專業,比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農業和林業方面的專業,還有我們很少聽說的「葡萄和葡萄酒工程」,這可是國內高校開辦不多的專業。
當然,這樣對42所高校的劃分辦法顯得過於簡單。你覺得適合嗎?歡迎在文末的投票區投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