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2月4日電(記者慄雅婷)「零口供」下迷奸犯難逃法網、民政救助保護困境兒童、心理援助讓被霸凌少女重獲新生……今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日前,2020年天津市婦女兒童維權十大典型案例發布,以案說法,鼓勵婦女兒童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李某在與不同女性相親時,伺機在飲料中投放可致人昏迷的不明物質,檢察機關在其手機及電腦中發現大量不雅視頻及照片,且視頻中女性均呈現不正常精神狀態。在多部門的技術指導下,檢察機關提取分析電子數據,確定了十幾名被害人身份,被害人陳述了案發經過,李某的社保卡使用記錄也顯示其曾購買精神類藥物。雖然李某拒不認罪,但在完整的證據鎖鏈下,法院認定李某犯強姦罪、搶劫罪、強制猥褻罪。
8歲的小芳是非婚生子女,母親因胰腺癌搶救無效去世,其他親屬均不具備監護撫養能力或無撫養意願,父親自她出生起就未履行過撫養義務,為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最大化,法院判決撤銷小芳父親的監護人權利。由於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從小對小芳給予幫助和照料,小芳對社區工作人員在情感上也特別依賴,因此法院判決由受助兒童所在街道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擔任其監護人。此後,相關部門及時與天津市SOS兒童村溝通協調,小芳也在SOS兒童村開啟了新的生活。
類似於上述案例,天津市婦聯本年度共徵集婦女兒童維權案例96個,此次發布案例涉及未成年人監護權、婚姻家庭糾紛、困難幫扶、心理疏導等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中較為突出的熱點、難點問題。
天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靳凡表示,只有把廣大婦女的積極性調動好、發揮好,把廣大兒童撫育好、培養好,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撐和人力保障。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的法定職責所系,成效如何反映的是黨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天津市婦聯副主席王丹萍表示,近幾年,天津市婦聯積極推動出臺天津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開展反家庭暴力地方性立法調研,建立法規政策性別平等評估機制,依託婦女服務熱線、婦女法律心理幫助中心、婦聯繫統信訪網絡等陣地,每年接待群眾來信來電來訪7000餘件次,依法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