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160,爸爸175,預測孩子將來身高竟有180!兒科醫生:不靠譜

2020-12-22 學而時習之育兒

前段時間,在網上突然流行起一個兒童「身高預測公式」,據說特別靠譜、精準,很多家長也都紛紛給寶寶進行了測算。

玲玲的兒子今年4歲多,每次看到年齡差不多的小孩,她總喜歡讓兒子和人家比一比身高,如果兒子比別人高,玲玲就會很高興,而如果別的小朋友比玲玲兒子矮,玲玲就會特別焦慮。

玲玲之所以如此在意兒子的身高,其實也跟自己的經歷有關。畢竟玲玲從小個子就比較矮,為此還常常感到很自卑,而玲玲老公的身高也不佔優勢,因此玲玲才擔心萬一兒子將來也長不高可就糟糕了。

正巧看到網上有一個兒童身高預測公式,玲玲趕緊套用公式算了一下,結果沒想到預測的結果是兒子將來可能會長到180cm左右。

雖然這樣的結果令玲玲有些許興奮,但她還是很糾結:這個身高預測公式真的可靠嗎?

01,什麼是身高預測公式

身高是體型特徵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因為大家的關注,專家們研究出了很多種預測身高的方法,比如足長預測法,比如兒童當前身高預測法,又比如父母身高預測法等等。

目前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根據父母的身高來估算孩子將來的身高。公式如下:

男寶寶將來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

女寶寶將來身高(cm)=(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遺傳(父母身高)對孩子身高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這個公式也基本上符合「高+高生高、矮+矮生矮、高+矮生高」的遺傳法則。但用這種方法預測孩子身高真的靠譜嗎?

02,身高預測公式真的可靠嗎

因為身高確實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以上這個方式也是根據父母的身高來進行預測的,看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身高預測公式僅僅是個預測,可以作為孩子身高的一個參考值,但還是不夠嚴謹

著名兒科醫生崔玉濤崔大夫針對身高預測公式這個問題,這樣說道:

孩子的身高受多種因素影響,既有遺傳因素,又有後天因素,疾病、身體發育、營養、運動,以及生活的環境等都會對孩子的身高有影響,因此不能單純看遺傳因素

也就是說,除了遺傳,決定孩子身高的後天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孩子特愛運動,平時吃飯也比較好,很少生病,那這個孩子成年人後就將會有更大的機率長得相對高一些。相反,如果一個孩子不愛運動,也不好好吃飯,還經常生病,那他最後的身高可能就不如預測那麼理想了。

03,評價孩子身高,家長要學會看骨齡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這樣一個誤區,即孩子現在長得矮,將來就一定矮。其實在不同時期,評價孩子生長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結合寶寶的骨齡來看。

一般情況下,兒童的骨齡與其實際年齡是一致的,但也有的孩子骨齡比實際年齡小。

也就是說有的孩子即便個頭不高,但也有可能屬於骨骼晚長的情況,這時孩子還有長高的潛力,家長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04,如何幫助孩子長高

想要孩子以後個子不矮,父母除了尋找身高更佔優勢的另一半以外,也可以從後天因素入手。

①、充足的睡眠

要知道,人體80%的生長激素都是在睡眠中產生的,而且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在夜裡12點左右達到高峰,早晨5點以後生長激素分泌量逐漸下降。因此家長要儘量要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②、合理的運動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經常打籃球的孩子身高一般都不會矮到哪裡去。這是因為合理的鍛鍊可以促進骨骼和肌肉強壯,從而促進孩子的生長。

③、快樂的心情

想讓孩子能長得更高,其實父母的關愛也不可缺少。一個生活在充滿關愛的家庭,整天快樂沒有心事的孩子,比那些整日精神緊繃,心裡壓力大的孩子,更能夠吃好、睡好,個子自然也就會更高了。

④、均衡的營養

除了運動、睡眠和好的心情,孩子成長過程中得到全面的均衡的營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每天攝取的食物不健康、不全面,那也有可能會影響孩子長個子。

05,結語

總之,孩子的身高以及生長快慢確實都跟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遺傳不代表結果,後天的努力也同樣重要。如果家長個子比較矮,又想讓孩子長得高,就一定要在護理、營養、運動等方面努力給孩子補足。

相關焦點

  • 媽媽160,爸爸175,預測寶寶將來身高竟有180!兒科醫生:不靠譜
    畢竟玲玲從小個子就比較矮,為此還常常感到很自卑,而玲玲老公的身高也不佔優勢,因此玲玲才擔心萬一兒子將來也長不高可就糟糕了。正巧看到網上有一個兒童身高預測公式,玲玲趕緊套用公式算了一下,結果沒想到預測的結果是兒子將來可能會長到180cm左右。雖然這樣的結果令玲玲有些許興奮,但她還是很糾結:這個身高預測公式真的可靠嗎?
  • 爸爸身高180cm,兒子卻只能長到160m!媽媽悔不當初……
    父親身高180cm,母親身高158cm,一般大家都會認為,這對夫妻的孩子,將來身高一定不會太矮。但昨天,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黃軻的診室,13周歲的男孩小孟卻得知了一個令他有些不能接受的消息:將來自己的身高,將定格在160cm左右。
  • 160釐米or180釐米,就差這30%
    中國19歲男孩平均身高175.7cm,女孩平均身高163.5cm,你拖後腿了嗎每個家庭都在關注孩子的身高但是如果有人問有家長覺得身高全靠遺傳,爸媽的身高決定了孩子的身高;有家長覺得多吃就能長高,硬是把孩子餵成小胖墩,長肉不長個;有家長覺得孩子現在矮是沒到長個時間,錯過了有效幹預時期。
  • 醫生預測身高1.5米,爸爸自責:不該給他聽這個
    醫生預測身高1.5米,爸爸自責:不該給他看這個現如今,手機成了孩子們最大的樂趣。說白了就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還沒有手機和孩子呆一起的時間長。這不,小明的爸爸媽媽,在小明放暑假的時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於是,就給小明買了部手機。但小明的爸爸給他買手機,並不是為了讓他玩耍的,小明爸爸為了提升小明的寫作水平,和說話水平。
  • 身高預測公式靠譜嗎?
    本期編輯 百林     孩子的身高既有遺傳因素決定,又有後天因素的影響。身高預測,那也僅僅是個預測,作為孩子身高的參考值而已。4歲寶寶的身高標準是97.6—105.7cm ,糯米餈,你的孩子屬於正常範圍,而身高還是倒數,那只能說明其他孩子營養太好,長得太高了……你應該對你的孩子有信心,即使現在身高不太拔尖,但是將來還是有可能竄到160以上的!01 身高預測的公式有哪些?
  • 孩子身高是遺傳爸爸還是媽媽?關於身高的幾個真相家長一定要知道
    家長對孩子的身高有很多疑問:我和孩子他爸都不高,孩子長大以後會不會也是「小矮個兒」?孩子爸爸身高180cm,我只有160cm,孩子的身高到底是隨他還是隨我?我和孩子爸爸都不矮,但現在孩子比同齡孩子矮半個頭,身高遺傳是假的嗎?
  • 2020年版《0到18歲兒童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沒?
    ★遺傳: 一個人的身高,首先受父母遺傳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父母都不高,那孩子很大機率不會長太高。如果父母都高,那孩子也就天生有長高個的潛力。但如果爸媽中,只有一方高,這又怎麼看呢?
  • 2020年版「0到18歲兒童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沒?
    也要互相問問:"你家孩子吃得多不多,有多高啊?"如果自家娃吃得好、長得快,心裡自然會有些小竊喜。但如果孩子在同齡人裡,又瘦又矮半截,家長就會暗暗心急,擔心孩子發育落後。比如帶布布去打疫苗時,就聽到一位奶奶說:"我家孫女去年的褲子今年還能穿,這一年就沒長多少啊。
  • 想預測孩子以後能長多高?盤點4種計算方法,提前估算孩子身高
    最後她的結婚對象果然是一個180的男生,不過也有點黑,但是同學說:「沒關係,我不介意孩子長得像我倆黑,只要別想我一樣矮就行。」很多父母擔心,自己或者另一半身高不夠高,將來孩子會不會也比較矮,甚至還會因為這樣的擔心影響自己的擇偶標準,生怕影響下一代。
  • 杭州15歲男孩最終身高或比爸爸矮10cm 醫生說很可惜!家長一定要做...
    =孩子的身高問題,一向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不少家長都曾有帶孩子去生長發育檢查發育情況的經歷。「醫生,我兒子最近都沒長高,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近日,被兒子身高問題困擾的小山(化名)父母,就帶著15周歲的他來到了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兒科生長發育門診就診。15歲男孩現在身高160cm,成年後身高或比爸爸矮10cm!接診的是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何煒。
  • 醫生預測身高只有1米6,爸爸悔慘
    上醫院一查,嘴角長出小鬍子、睪丸增大發育、骨齡已跑到13歲,當時身高才1米44,醫生預測他的身高只能長到1米6。 曾經這對惆悵的父子最近又出現在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兒童診療中心副主任任昱的診室,整整治療了2年時間,再次複查,12歲半的浩浩,身高1米59,骨齡13歲半,預測身高1米67,最後再衝刺一下,有希望爬上1米7。父子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 如何讓孩子一年長7釐米?基因不夠,睡覺來湊,附孩子身高推算法
    鄰居向平(化名)昨天第一次把女朋友領家裡來見父母,沒想到女朋友前腳剛走,向平父母就開始說不同意這門婚事,理由是女孩太矮了,將來會影響孩子的基因。最後不管向平怎麼解釋,父母就是鐵了心不讓向平和女朋友繼續在一起。作為父母的,特別是家族基因都不高的父母特別擔心孩子會遺傳到自己不好的基因,將來個子不高影響就業和婚姻。
  • 醫生預測男孩未來身高只有157釐米,媽媽崩潰:都是我害了他!
    測量身高130釐米,比同齡男孩矮了20釐米左右,結合孩子骨齡片子推算,東東未來身高只有157釐米。 聽到醫生這麼說,一同來的媽媽急的直抹眼淚,非常懊悔。 7月的時候,女兒額頭開始有青春痘,9月去兒童醫院皮膚科,醫生說這個年紀長痘痘很正常,開了藥膏。 後來媽媽有點不放心,帶著青青掛到兒研所的內分泌號,此時女兒9歲8個月,身高137,體重50斤,開始了一系列檢查,骨齡,性激素,B超等等。 骨齡最早拿到,女兒9歲8個月,骨齡顯示11歲2個月。
  • 2020年版《0到18歲兒童身高標準表》,家長快看,你家娃達標沒?
    ★遺傳:  一個人的身高,首先受父母遺傳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父母都不高,那孩子很大機率不會長太高。如果父母都高,那孩子也就天生有長高個的潛力。但如果爸媽中,只有一方高,這又怎麼看呢?    孫念怙醫生給出這樣一個計算公式,能預測我們的孩子,在未來能長到多高:  兒子成年後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08】
  • 如何讓孩子一年長7釐米?基因不夠,睡覺來湊,附孩子身高推算法
    鄰居向平(化名)昨天第一次把女朋友領家裡來見父母,沒想到女朋友前腳剛走,向平父母就開始說不同意這門婚事,理由竟是女孩太矮了,將來會影響孩子的基因。最後不管向平怎麼說,父母就是鐵了心不讓向平和女朋友繼續在一起。作為父母的,特別是家族基因都不高的父母特別擔心孩子會遺傳到自己不好的基因,將來個子不高影響就業和婚姻。
  • 爸爸160,媽媽150,11歲的孩子9個月躥高10.7釐米
    看到兒子一釐米一釐米一點點變化,小郝媽媽驚喜又欣慰。有句俗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1年前的小郝媽媽非常絕望。因為小郝爸爸160cm,她也只有150cm。回憶起第一次來看診的情景,媽媽說:當時看著汪成主任給孩子量身高的,對比同齡孩子的身高表,差了有17.7釐米!
  • 我的孩子未來能長多高?這個預測方法每個媽媽都能學會
    (健康時報記者 韋川南)未來我的孩子能長到多高?相信很多媽媽都希望能擁有這種預測能力吧。有一個小工具,真的能科學預測未來孩子的身高!12月20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舉辦的成長天使基金定點醫院揭牌儀式暨生長發育大型公益義診活動上,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兒科專家何璽玉主任醫師介紹,這個小工具就是中國2~18歲女童/男童身高、體重百分位曲線圖,對於孩子生長非常重要,每個媽媽都應該學會為自己的孩子繪製。
  • 如何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兒童專家:這3個途徑目前最可靠
    不可知的是,每個孩子的基因遺傳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所以孩子們也存在著不一樣的生長潛力。要想保證孩子的個頭不矮,就要先建立一個關乎未來身高的合理預測,根據預測調整孩子的飲食以及生長環境,最大化幫助孩子長高。如何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兒童專家:這3個途徑目前最可靠!
  • 10歲身高160cm,媽媽沾沾自喜,醫生怒斥:太無知
    為了讓孩子長高,媽媽們可是煞費苦心,各種營養補品輪番上陣,但凡事都是過猶不及,不根據科學標準,一味盲目給孩子進補只會害了孩子。10歲身高160cm,媽媽沾沾自喜,醫生怒斥:太無知琳琳和丈夫都不是特別高, 兒子出生後,她很怕孩子遺傳了自己的身高,所以一直都很重視孩子的營養。經常燉骨頭湯,給孩子吃營養品和鈣片,所以兒子10歲時,身高就達到了160cm,也開始出現了男性特徵。
  • 媽媽身高174爸爸身高185,孩子身高矮於同齡人是晚長?別被誤導了
    之後醫生還耐心的幫助小秋分析原因,小秋聽了醫生的話,再也不敢不重視孩子的身高問題了。原來是小秋一直認為自己和老公的身高都很高,所以未來孩子的身高也一定是高的,畢竟基因擺在那裡,所以,她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沒有過多的注意,尤其是飲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