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蘇州2月19日電 (記者 周建琳)「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外公外婆在那頭。」大年初一,「臺二代」周品安一大早急著要出門,去給合作單位換上新春花藝。他說:「除了特別想念在臺灣的外公外婆之外,春節計劃仍然是工作。」
走進周品安的蘇州工作室,一把玫瑰,一段枯枝,甚至幾朵野花,隨意擺上書桌、案幾,平添幾分浪漫。周品安告訴記者,春節過後,他將開出在大陸的第二家花藝工作室,得精心做好各種準備。
「計劃年初四左右我會帶品安回臺灣看外公外婆,以前都是爸爸媽媽來蘇州過年,這兩年身體不如從前,都是我們先在蘇州過除夕後再回臺灣」,看著忙碌的兒子母親溫玉蘭忍不住想念起自己的父母。
1989年出生的周品安是在蘇州創業的臺商第二代。1999年,他的父親周勳誼隨兄來到吳江開設電子廠,是最早在蘇州市投資興業的臺商之一。2004年,周品安的母親溫玉蘭也來到蘇州創業。2014年6月,周品安將花藝工作室從臺北開到蘇州。
過年意味著回家,意味著團聚。蘇州臺協婦聯會會長陳蘋蘋說道,他們留在這裡過年,早已經沒有別離的感受了。「舉家來蘇州過年的臺商越來越多,這兒就是他們的家啊!」。
「20年過去了,我們的父母都跑不多了,」正在自家牛肉米粉店裡忙碌的陳益隆有點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
「我們兒子女兒都在蘇州,這裡就是家!」和太太一起來大陸整整24年了,陳益隆感覺自己會在這邊養老了。「就是現在特別牽掛父母,都快90歲了,所以這些年的春節,我們都是兩邊跑。」
蘇州是大陸吸引臺資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目前在蘇州的臺灣企業有一萬多家,常駐蘇州的臺灣居民近十萬人。近年來,每年留守蘇州過年的臺商及家屬超過半數,今年也不例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