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臺商「鄉愁」年味:長輩小輩「兩邊跑」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蘇州臺商「鄉愁」年味:長輩小輩「兩邊跑」

2015-02-19 12:10: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蘇州2月19日電 (記者 周建琳)「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外公外婆在那頭。」大年初一,「臺二代」周品安一大早急著要出門,去給合作單位換上新春花藝。他說:「除了特別想念在臺灣的外公外婆之外,春節計劃仍然是工作。」

  走進周品安的蘇州工作室,一把玫瑰,一段枯枝,甚至幾朵野花,隨意擺上書桌、案幾,平添幾分浪漫。周品安告訴記者,春節過後,他將開出在大陸的第二家花藝工作室,得精心做好各種準備。

  「計劃年初四左右我會帶品安回臺灣看外公外婆,以前都是爸爸媽媽來蘇州過年,這兩年身體不如從前,都是我們先在蘇州過除夕後再回臺灣」,看著忙碌的兒子母親溫玉蘭忍不住想念起自己的父母。

  1989年出生的周品安是在蘇州創業的臺商第二代。1999年,他的父親周勳誼隨兄來到吳江開設電子廠,是最早在蘇州市投資興業的臺商之一。2004年,周品安的母親溫玉蘭也來到蘇州創業。2014年6月,周品安將花藝工作室從臺北開到蘇州。

  過年意味著回家,意味著團聚。蘇州臺協婦聯會會長陳蘋蘋說道,他們留在這裡過年,早已經沒有別離的感受了。「舉家來蘇州過年的臺商越來越多,這兒就是他們的家啊!」。

  「20年過去了,我們的父母都跑不多了,」正在自家牛肉米粉店裡忙碌的陳益隆有點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

  「我們兒子女兒都在蘇州,這裡就是家!」和太太一起來大陸整整24年了,陳益隆感覺自己會在這邊養老了。「就是現在特別牽掛父母,都快90歲了,所以這些年的春節,我們都是兩邊跑。」

  蘇州是大陸吸引臺資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目前在蘇州的臺灣企業有一萬多家,常駐蘇州的臺灣居民近十萬人。近年來,每年留守蘇州過年的臺商及家屬超過半數,今年也不例外。(完)

相關焦點

  • 蘇州歌手唱響「漢味鄉愁」 兩地音樂人以歌結緣
    湖北日報訊(記者農新瑜、通訊員淡定)「淡淡的鄉愁,你有我也有……」近日,江蘇蘇州「十佳歌手」李晶演唱的武漢原創歌曲《淡淡的鄉愁》在兩地樂友的微信朋友圈、QQ群中被頻頻轉發點讚。傳統中秋佳節來臨之際,遙隔千裡的兩地音樂人同吟「漢味」鄉愁,成為樂壇佳話。這首歌曲的開頭,就是一段漢味十足的武漢新溝方言童謠念白:「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笆簍,笆簍笆,換提笆,提笆圓,換燈盞,燈盞薄,換油裹,油裹尖,拄上天,天又高,打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甜,好過年……」接著是抒情的旋律和溫情走心的唱詞:「中秋的夜晚,團圓的時候,我跟媽媽學唱那些古老的順口溜。
  • 小輩因過度沉迷手機遊戲 長輩拒絕給其發新年紅包
    小輩因過度沉迷手機遊戲 長輩拒絕給其發新年紅包 時間:2014-02-04 14:04:09 來源:cnbeta
  • 落戶於蘇州高新區的臺商子女學校蘇州分校開學
    落戶於蘇州高新區的臺商子女學校蘇州分校開學 2010年09月03日13:08     「鐘山高,長江長,江南多美好………」9月2日,剛剛啟用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蘇州分校教室內傳來了小朋友們歡快的歌聲,28名臺灣小朋友們在這裡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新學期。
  • 鄉愁食味
    最近在幫學生排練朗誦《鄉愁》,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就像一杯茶,越品越有味。
  • 蘇州高新區興建臺商子女學校
    華東臺商子女學校蘇州校區(籌)18日在蘇州高新區吳縣中學隆重舉行揭牌儀式,臺商家屬吳怡然帶著她還未上幼兒園的兒子專門趕來參加,她說:「太好了,今後兒子讀書求學的問題不用操心了。 」  據了解,籌建中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蘇州校區位於高新區滸墅關鎮。
  • 臺商子女學校蘇州分校開學 解臺商後顧之憂
    「鐘山高,長江長,江南多美好………」9月2日,剛剛啟用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蘇州分校教室內傳來了小朋友們歡快的歌聲,28名臺灣小朋友們在這裡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新學期。     據悉,新開學的華東臺商女子學校蘇州分校共設一、二、三、四年級,每個年級各開一個班級,四個年級總共有28名小學生。
  • 蘇州地區開建第二所臺商子女學校
    蘇州地區開建第二所臺商子女學校 2010年02月05日 10:4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新華網南京2月5日電(記者劉巍巍)華東臺商子女學校蘇州校區(籌)近日在蘇州高新區舉行了揭牌儀式,這是繼崑山之後,蘇州地區開建的第二所臺商子女學校
  • 晉城市政府與蘇州臺商協會進行戰略洽談
    11月4日晚,(晉城)市政府與蘇州臺商協會進行戰略洽談。市長王清憲,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馮徵,蘇州臺商協會代表、亞東工業 蘇州有限公司協理劉鑫燦,蘇州臺商協會副會長、蘇州千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紫婷,以及20餘家蘇州臺商企業代表出席戰略洽談會。
  • 臺灣年俗融入蘇州 臺商"第二故鄉"過年其樂融融
    中新社蘇州二月十八日電 題:臺灣年俗融入蘇州 臺商過年其樂融融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是炎黃子孫,都把春節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來過。臺灣民間過春節的方式與大陸相近,都有大年三十夜「守歲」、「壓歲錢」等習俗。
  • 小輩結婚長輩為爭主桌座次打架 馬鞍山一家人全進派出所
    小輩結婚,長輩為主桌座次問題爭吵不休,最後竟大打出手鬧進了派出所。2月20日,大年初二,在馬鞍山市沙塘路某小區發生了這樣一場的鬧劇。張老太最小的孫子就要結婚了,家中要辦喜事,今年的年過的格外熱鬧喜慶。親戚們一邊吃飯一邊討論著婚禮的細節。
  • 蘇州明基醫院營業 臺商門診收費標準參照臺灣
    蘇州明基醫院營業 臺商門診收費標準參照臺灣 2012年12月19日 09:3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蘇州明基醫院:「臺商醫院」有了「醫保定點」
    (記者 周建越)「一般門診等同三級公立醫院收費,臺商門診以臺灣標準做定價」。昨天,受眾多臺商及市民關注的蘇州明基醫院發布信息稱,經過3個月的試運行後,該醫院正式成為蘇州市醫保定點醫院,這也就意味著該院也能「劃卡看病」了。  蘇州明基醫院是明基友達集團與高新區共同出資建設的一家中外合資合作醫院。
  • 蘇州臺商:第三次「陳江會」提升兩岸人民福祉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中新社蘇州四月二十九日電(沈一鳴周建琳)第三次「陳江會」達成的三項協議和一項共識,受到大陸最大臺商群體蘇州臺商的歡迎。臺商稱,此次籤署的三項協議將進一步增進兩岸經貿交流,提升兩岸人民福祉。  長期從事中介業務的胡蔡安,是一位出色的「紅娘」,經他牽線搭橋來大陸投資的臺商已有一百多家,投資金額達二十多億美元。
  • 對接臺灣健保 蘇州明基醫院設「臺商門診」
    中新網蘇州12月19日電(黃梅)「蘇州有30多萬的臺籍就醫人口,因之前沒有合適的臺籍醫保產品,一些臺商生病後會選擇返島就醫」,如今,這一問題將得到解決。19日,蘇州明基醫院正式對外營業,其專設的「臺商門診」,將為蘇州以及長三角地區的臺商就醫帶來便利。
  • 引進臺灣公益理念 蘇州百名臺商成明基友達基金會義工
    引進臺灣公益理念 蘇州百名臺商成明基友達基金會義工 2017-023年間,基金會在蘇州大市範圍內舉辦了數百次公益活動,並多次參與事故災害的救援。  明基友達基金會經大陸民政部門批准,由臺灣明基集團旗下企業發起成立。作為一個非營利性公益組織,基金會主要開展社會關懷、提供醫療幫助等公益性項目。  談及成立基金會的初衷,理事長王黎明總會想起她2001年一次臺灣之行,當地的志工活動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臺灣人在大陸:發現蘇州古老卡通形象的臺商
    中新網11月19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登了一位金華讀者的文章《我身邊的臺灣人-找出蘇州卡通形象的臺商》,文章回憶了作者與這位臺商相識並成為朋友的故事,也用文字表達了對這位臺商的欣賞之情。  文章摘編如下:  我和D老闆相識,是在蘇州金雞湖畔。那天,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我信步來到蘇州金雞湖畔。
  • 童年玩電子遊戲時的趣事,那些囉嗦又可愛的長輩們
    我一邊玩著魂鬥羅一邊忍受著長輩們的嘮叨,他們總是會反覆列舉各種論據,來闡述遊戲其實沒啥什麼好玩的,為啥你不去多看點書。但我奇怪的是,你們既然這麼不喜歡遊戲,幹嘛還在旁邊看得如此起勁?奶奶閒時最喜歡看我玩《馬裡奧》、《唐老鴨》,而我一旦打開《魂鬥羅》她就立刻躲開了。她說,這遊戲鬧得她心煩,太吵了。《雙截龍》她也不喜歡,覺得打打殺殺的有什麼好的。
  • 舌尖上的鄉愁——臺灣家宴節成功舉辦
    11月7日,一場以「舌尖上的鄉愁」為主題的「臺灣家宴節」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館舉行。活動吸引了70多位在蓉臺胞、臺商及成都市臺聯理事、臺盟成員代表參加。成都市臺聯會長、臺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出席活動並致辭。
  • 蘇州臺灣會館:連戰主席親題賀詞「開創新猷」,激發臺商創新源泉
    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交流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臺資企業選擇進駐大陸,而蘇州作為大陸經濟實力前列城市,當之無愧的成為了許多臺資企業落戶大陸的首選城市。2015年5月11日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題寫館名的蘇州臺灣會館揭牌成立,成為大陸第二家臺灣會館,連戰主席親題賀詞「開創新猷」,激發會館持續不斷開拓創新的臺商精神源泉。蘇州臺灣會館是首家以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媽祖文化為主題的會館,為臺商臺幹、臺胞臺屬、臺生與大陸同胞的交流互動提供了一個平臺。
  • 新年|年味的過去式與進行時
    有關年的記憶藏在每個中國人心底最溫暖的角落,承載著中國人對生活最美好的期待。過年需得有年味兒,而年味卻是既具體又模糊的。有人說,和家人在一起,怎麼過都有年味;有人說,點鞭炮、賞煙花才有年味;有人說不上來,卻覺得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年味真的越來越淡了嗎?還是換了一種形式繼續存在呢?讓我們通過新舊年味的對比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