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年俗融入蘇州 臺商"第二故鄉"過年其樂融融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中新社蘇州二月十八日電 題:臺灣年俗融入蘇州 臺商過年其樂融融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是炎黃子孫,都把春節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來過。臺灣民間過春節的方式與大陸相近,都有大年三十夜「守歲」、「壓歲錢」等習俗。在蘇州過大年的臺商又把臺灣年俗融入「第二故鄉」,兩者融會貫通,相得益彰,這年過得有滋有味,其樂融融。

  「圍爐」圍出同胞情

  位於蘇州市帶城橋路的女秀才日式料理店,其總經理謝雨秀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近來她為那些在蘇州過年的臺商們忙碌著年夜飯。一談起過年,她對臺灣的習俗仍然念念不忘。在臺灣,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圍爐」。圍爐時桌上的每個菜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米圓、肉圓、魚圓是取意『三元」,象徵闔家團圓;蘿蔔在臺灣叫「菜頭」,就是「好彩頭」;經過油煎火炸的食物,表示「家運興旺」。

  「除夕之前,家人是一定要趕回來團聚的。」謝雨秀介紹,年夜飯就是一家團聚在一起吃「圍爐」,而放入「圍爐」中的菜也有講究,「全雞」表示全家福,臺灣方言「雞」的諧音為「家」,有「食雞起家」之意。她用太湖「水鄉」牌生態草雞為主菜,做成三色雞排、剁椒草雞、薄餅彩香雞、草雞湯等,味道無比鮮美。臺商說,這是臺灣年俗與蘇州風味的最佳結合。

  「走春」走出姑蘇味

  走春是臺灣民間對「拜年」的一種俗語,至今仍很盛行。走春的人每到一家,彼此都說些吉利話,主人都會拿出以朱紅色木盒或九龍盤盛的糖果,並端甜茶,熱情招待,表示主客之間的親密,如親近的走春還都要喝上一點酒,以討吉利。

  「今年我在崑山過年,要呼朋喚友,飲團聚酒。」蘇州市欣欣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明貴早已把家「搬」到崑山,太太和孩子都生活在崑山,並在崑山過年。除夕夜,他和臺灣的親人朋友一起下廚,每人做一個菜,他做的是最拿手的滷白菜,還學做了姑蘇風味的蘇幫菜,然後圍坐在火鍋邊,倒上酒,學起蘇州人含蓄文雅的酒文化,慢慢地飲,細細地品,深得其妙,領略酒中美味。

  「吃菜」吃出長年青

  新年春節裡,臺灣同胞有一種吃長年菜的習慣。所謂長年菜,其實就是那種莖葉很長,帶有苦味的芥菜。他們認為這種菜,葉長,絲長,象徵命長。有的人在煮時還故意加上一些長長的粉絲,說這樣綿綿不斷,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在臺胞廖太太家的餐桌上芥菜自然是不缺的,但新的菜也是添了不少。指著黃豆芽,廖太太說,這是和蘇州姐妹學的,蘇州人新年吃飯,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所以今年她也特地買了。十多年前隨丈夫來從臺灣來到蘇州,廖太太對這座城市已有很深的感情,她說,現在每年吃年夜飯她都會和蘇州人一樣炒個青菜,吃了「親親熱熱」。

相關焦點

  • 蘇州臺商「鄉愁」年味:長輩小輩「兩邊跑」
    蘇州臺商「鄉愁」年味:長輩小輩「兩邊跑」 2015-02-19 12:10:20他說:「除了特別想念在臺灣的外公外婆之外,春節計劃仍然是工作。」  走進周品安的蘇州工作室,一把玫瑰,一段枯枝,甚至幾朵野花,隨意擺上書桌、案幾,平添幾分浪漫。周品安告訴記者,春節過後,他將開出在大陸的第二家花藝工作室,得精心做好各種準備。
  • 喜迎冬至百家宴,其樂融融鄰裡情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20日,青島市李滄區湘潭路街道湘東社區兩委在傳統節日冬至到來之際,舉辦了「紅梅香潭和美湘東—— 喜迎冬至百家宴,其樂融融鄰裡情」冬至佳節活動當天上午,居民陸續到場,開始包餃子,大家十人一組分工合作,你調餡、我包餃、他煮餃,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沉浸在家人團聚的和諧氛圍中。冬至畫「九九消寒圖」,有的居民手拿畫筆,在畫板上描臘梅、染花瓣;有的揮毫撒墨,為冬至節日寫對聯;孩子們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學習剪窗花,盡情體驗著「提筆消寒」、動手展藝的習俗樂趣。
  • 周末,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是的平時沒空給家人做飯,到了周六周日我會精心為家人準備可口的飯菜,讓一家人其樂融融,舒舒服服的過個周末,今天小編做的是鍋包肉食材:蔥,胡蘿蔔,蒜,裡脊,白胡椒,白糖,白醋,生抽做法:準備蔥絲油溫八成熱,下入炸第二遍炸直兩面金黃,撈出控油。鍋裡留底油,倒入切好的蔥絲,蒜片,紅蘿蔔絲。炒香倒入調好的料汁攪拌均勻,倒入一丟丟的生抽,燒至汁稠,帶汁濃稠後,倒入炸好的肉片,翻炒讓醬汁均勻裹在肉片上。出鍋撒點香菜好吃的鍋包肉就做好了。
  • 煮火鍋用雞肉做底湯,味道美味還很香,一家人其樂融融吃才有氣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我們都知道,中國這個國家裡面共有兩個節日最為重要,第一個節日是國慶節,而第二個節日在是春節煮火鍋用雞肉做底湯,味道美味還很香,一家人其樂融融吃才有氣氛。由於很多年都沒有看到小姨,當時也沒有直接告訴她雞肉是不能做湯底的。小吃貨們,你們覺得呢。
  • 融情同歌——臺商林大毅和崑山兩岸合唱團的故事
    他們是崑山兩岸合唱團,其中一半是臺灣人,一半是大陸人。男指揮林大毅是合唱團團長,也是一位「資深」臺商。「《崑山是我家》是我們平時唱得最多的曲目之一,它唱出了十萬臺商安家崑山的心聲。」林大毅說,成員們因愛好合唱而相聚,彼此間的感情也在歌聲中升華。
  • 「法治漳州」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法治浸潤 其樂融融
    「法治漳州」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法治浸潤 其樂融融 2020-12-11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老社區」其樂融融
    原標題: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老社區」其樂融融   東南網3月2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大家打掃好衛生,安排一下各自的工作……」2月25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小巷總理」林丹就忙開了。  林丹工作的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地處市中心,成立於1952年。
  • 融驛站:蘇州工業園區打造黨建引領的政務服務
    打造黨建引領的政務服務「融驛站」體制,這是蘇州工業園區(簡稱園區)的「招」。一、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所秉承的「融」理念蘇州工業園區在與新加坡合作開發過程中總結了一套圓「融」理念,在創新營商環境的改革中,這一套成功的理念,又煥發出無窮力量。從大方向上看,蘇州工業園區以中央精神為核心,做好「融」的文章。
  • 做漆盤畫、包餃子 兩岸小天使「民宿活動」其樂融融
    原標題:做漆盤畫、包餃子 兩岸小天使「民宿活動」其樂融融 周爸爸為臺灣小天使介紹漆畫《土樓》  人民網福州8月14日電(張梅)「我們的運氣太棒了!」臺灣小天使婷婷捧著自己親手做的漆盤畫興奮地說。
  • 緣聚媽祖 融澤兩岸
    海峽論壇12年,媽祖文化活動周也連續辦12屆,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心靈相契,拜媽祖、敘鄉情、談合作,為了更美好的未來攜手打拼,著力把媽祖故鄉打造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中華媽祖情,兩岸一家親。
  • 渭南慧明居家智能養老服務中心:樂享人生 其樂融融
    慧明養老 其樂融融渭南青年網(編輯 閔盼龍)12月22日下午兩點,渭南市老年大學葫蘆絲藝術團的學員們在渭南慧明居家智能養老服務中心為她們精心編排的藏族葫蘆絲名曲《藍色的香巴拉》 做後期的彩排讓老人幸福 促社會和諧渭南慧明居家智能養老服務中心組織為老年人送掛曆活動牽手同越新一年 相依相伴一萬年2020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渭南慧明員工為老人們送去了誠摯的祝福
  • 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2020年08月31日 09:1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8月30日電 題: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中新社記者 繆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有很多選擇,因為我在倫敦、洛杉磯、東京、臺北、高雄等一些地方都有家,但我選擇回上海的家,到現在都沒有離開過。」
  • 沂水縣圈裡鄉增山幼兒園親子閱讀 其樂融融
    11月19日下午,增山幼兒園開展了「親子閱讀 其樂融融」親子閱讀活動。書架、桌面上擺放大量適合幼兒各個年齡階段的圖書。溫馨的親子共讀開始啦。書就像海洋,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裡探究學習。
  • 大年三十有葷有素,全家其樂融融吃飯就是幸福,你家年夜飯吃什麼
    大年三十有葷有素,全家吃飯其樂融融就是幸福,你家年夜飯吃什麼不是遠嫁的閨女就是幸福,大年三十睡飽飽,裝了一車東西去老媽家過年了。剛一進門老媽就擺好了一大桌子的小吃,這是開小賣鋪的節奏嗎?
  • 共建臺商第二故鄉 崑山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換屆
    昨晚,崑山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第十二屆會員大會暨會長交接典禮舉行。崑山大震鍋爐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崑山市臺協會第七屆、第十屆會長的李寬信再次當選,接任崑山市臺協會第十二屆會長。副市長、崑山市委書記徐惠民在大會上致辭。  2014至2015年,上一屆崑山市臺協會發揮了溝通政府與臺商的橋梁作用,努力為會員排憂解難,促進會員間的交流與合作。
  • 五十對金婚老人相聚北京通州於家務回族鄉其樂融融
    北京通州於家務回族鄉「金秋話金婚」活動已經連續開展9年,堅持以創新的形式為載體,以傳統文化為內涵,大力弘揚忠貞愛情典範、倡導執子之手的婚姻觀念,展現夫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這是我們的結婚證,你們年輕人沒見過吧?還那時候的呢。」金婚老人常永明驕傲地向記者介紹手中的結婚證,時代感極強的結婚證訴說著那個時代的愛情故事。
  • 育人衍親情 一校融兩岸——探訪東莞臺商子弟學校
    育人衍親情 一校融兩岸——探訪東莞臺商子弟學校 2012年04月28日 11:4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秦霄賢生日感慨萬千,師兄們送祝福畫風跑偏,德雲社其樂融融
    文章《秦霄賢生日感慨萬千,師兄們送祝福畫風跑偏,德雲社其樂融融》為梵音茶語原創,抄襲必究!文/梵音茶語1月5日是德雲社演員秦霄賢的生日,在當晚秦霄賢在網絡上發了一則關於自己生日的感言,內容不是很多但是感慨萬千,既說了沒有去劇場的原因,也感嘆了自己一年的 成長。
  • 北投集團融河高速要通車了!潘琦:故鄉的路
    北投集團融河高速要通車了!經過幾十年時間的努力奮鬥,特別是改革開放的40年,故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羊腸小道變成了寬敞的大路,崎嶇的山石路變成了平坦的柏油路,被行人的腳磨光的石板路變成了厚實平直的水泥路,公路四通八達。
  • 臺灣人在大陸:發現蘇州古老卡通形象的臺商
    中新網11月19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登了一位金華讀者的文章《我身邊的臺灣人-找出蘇州卡通形象的臺商》,文章回憶了作者與這位臺商相識並成為朋友的故事,也用文字表達了對這位臺商的欣賞之情。  文章摘編如下:  我和D老闆相識,是在蘇州金雞湖畔。那天,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我信步來到蘇州金雞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