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評價機制 強化梯隊建設 奮力書寫新時代浙江大學人才工作新篇章

2020-12-22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人才工作重要論述,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緊緊圍繞建設「更高質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夢想」的高水平人才隊伍目標,以品德、貢獻、質量為導向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努力繪就「浙」才新圖景,打造「浙」才新高地,營造「浙」才新風氣。

一、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繪就「浙」才新圖景

浙江大學深入分析當前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工作面臨的瓶頸與挑戰,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抓住人才工作的窗口期、挑戰期和黃金期,以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為驅動,加快人才工作體系及體制機制的高質量戰略轉型,著力打造人盡其才、追求卓越的人才隊伍,全面推進學校發展。

1.全面落實「黨管人才」,確保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有方向。我校定期召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及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2017年9月起,人才工作納入各院系中層領導班子任期目標任務書。2019年起,學校與各院系籤訂人才工作責任書,明確了人才隊伍發展目標和要求,將人才工作作為班子任期的重要工作和考核的重要內容,開展院級黨組織書記述職人才工作。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學校開展首輪黨委人才工作專項督導,加強對師德師風的核查,突出課堂育德、規則立德、典型樹德,找準院系人才評價痛點盲點,狠抓整改落實。

2.全面建構頂層設計,確保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有架構。學校、部門、院系、學科同頻共振、相向而行。學校重在發揮引領作用,制定宏觀政策和規劃,加大組織實施力度,圍繞目標,明確各項重點任務的主體和分工,強化責任督導,形成閉環管理;部門重在發揮協同作用,在政策、經費、資源等方面做好支撐保障;院系重在發揮主體作用,落實人才引進、培育、輸送等方面的目標責任,承接好人事人才自主權下放,增強人才引育的主動性和響應速度,為人才成才鋪路搭橋、做好服務;學科重在發揮主導作用,圍繞學科發展目標、布局和方向,提出符合梯隊建設的人才評價方案。

3.全面完善相關制度,確保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有依循。我校結合教育部出臺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修訂了求是講席教授、求是特聘學者及「百人計劃」研究員等校內人才評選及考核評價制度,完善《高層次人才培育支持計劃(第二期)》和「新百人計劃」具體細則,將人才評價機制的基本條件界定為「師風師德高尚、學風嚴謹,潛心相關領域技術創新研究和技術發明,在研發及應用或推廣技術領域取得公認的成果和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在同行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堅持以學術水平為指針,發揮各級學術委員會的學術把關作用,開展高質量的同行評議。逐步引導評價機制更加偏重人才的專業化、影響力和科研能力,並將研發成果的質量、影響力和轉化效益作為重要評價指標。

4.全面梳理人才計劃,確保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有路徑。我校圍繞學校定位、學科發展規劃,精準提出人才招聘和引進崗位需求,堅持人崗相適原則延攬人才,堅決摒除把人才稱號作為人才計劃的硬性指標。將國家人才計劃與浙大發展實際相結合,統籌考慮人才稱號獲得者和其他高水平人才,建立了具有浙大特色的人才培養和支持體系。學校創設了領軍人才的品牌——求是特聘學者,並按照不同的學科領域設置相應崗位,如求是特聘教授崗、求是特聘教學崗、求是特聘醫師崗、求是特聘實驗崗等。此外,為完善和探索分類評價機制,學校設置了求是系列專項崗位,如求是科研崗、求是技術創新崗、求是工程崗、求是智庫崗等,激發教師在各自崗位上作出傑出貢獻。學校還健全了各層次人才計劃的期中、期滿評估,進一步優化了以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為導向的評價機制。

5.全面貫徹「去利益化」,確保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有高度。我校堅決貫徹落實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原則,下大氣力推動人才稱號「去利益化」,對高層次人才按照實際情況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多種薪酬模式,根據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合理確定收入水平。徹底摒棄將人才稱號與薪酬待遇等物質利益簡單掛鈎的做法,初步建立了人才薪酬待遇與其履職年限、長期貢獻相匹配的人才評價機制,營造了風清氣正、潛心治學的人才評價體系,並將其一以貫之地貫穿到人才的引進、選拔、培養全過程。

二、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力度,打造「浙」才新高地

浙江大學認真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依據工作實際,矢志求是創新,全面對接國家及區域人才戰略,前瞻謀劃學科板塊匯聚、內外融合,持續更新人才工作理念,逐步建立了科學規範、系統完備的校內人才分級分類培養支持體系。

1.加快學術大師匯聚,實現頂尖人才的優中選優。一方面,持續加大學術大師的引育力度,通過深入實施學術大師匯聚計劃,充分利用冠名教授制度,圍繞學科方向大力引進全球範圍內的頂尖學者等;在非熱點、非共識、非主流研究上選準領域、提前布局,努力引育未來的大師。另一方面,發揮現有學術大師的作用,加強海外學術大師工作室建設和考核,發揮其在培育團隊、引進人才方面的作用;明確學術大師對青年人才的培育責任,通過建團隊、壓擔子、育苗子等,為青年人才成才鋪路搭橋。

2.強化高層次人才引育,實現領軍人才的量質齊飛。浙江大學著力強化相關人才工作,一是在引進上突出 「高精尖缺」,圍繞學科發展方向按需、按規劃設崗引人;二是在培育上突出精準化,調整以往普惠性的政策,給予不同層次的培育對象以不同力度的支持,更加突出針對性、有效性。

3.超常規支持青年人才,幫助青年人才的成長成才。我校依託高水平師資「百人計劃」,優化青年人才崗位設置、評選條件、評審程序,通過更加靈活的引進機制,引進了一批學科匹配度高、發展潛力大、能夠獨立推進某個學術方向的青年人才。加強對青年人的支持,給予他們符合青年人才發展特徵的重點支持政策、個性管理制度、科學評價體系。學校、學部和院系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青年教師發展規劃,實施「博士後千人隊伍三年建設計劃」等,不斷壯大學校青年科研力量,幫助青年人才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4.打造卓越教學師資,貫徹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進一步激發教師教學活力,提升教學榮譽感和責任感,引導教師堅持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成長規律,我校設立卓越教學崗。選拔了一批具有堅定理想信念、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崇高師德師風的一線教師,並給予政策和資源的特別支持。校內教師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對教學工作的投入熱情顯著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有了極大飛躍。

5.助推不同類型人員各展其長,實現不同類型人才的和諧共生。通過深化崗位分類管理,系統總結經驗不足,我校進一步加強了校院間的協同聯動,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優化考核激勵,共同做好各類人才與長聘教職改革的銜接。加快目標驅動、問題導向的團隊建設,尊重不同類型人員的發展需要,形成相互欣賞、包容、互鑑的價值導向,大力營造不同層次、不同學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員都能和諧共處、幹事創業、實現價值的良好氛圍。

三、優化人才生態系統,營造「浙」才新風氣  

圍繞建設人才生態最優大學目標,浙江大學深入了解人才各方面需求,努力拓展人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的工作、生活關切,以優質的人才生態促進了人才的全面發展。

1.注重人才暖心工作,拓展人才服務內涵。我校著力營造重才愛才的文化氛圍,通過校領導聯繫服務專家制度、書記走訪人才、校長學術沙龍和青年人才午餐會等,與人才進行面對面交流。開展「浙大歡迎您」、「浙大祝賀您」、「浙大祝福您」等系列暖心工程,使人才在各個重要的職業生涯階段,都能感受到學校的關愛。營造具有人文關懷的校園氛圍,切實增強人才對浙大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2.理順人才辦事流程,提高人才服務效率。我校切實提升校內智慧治理水平,對標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了更加智能、更加友好的信息平臺,提供了更加精準的人才教學科研服務。通過在各部門和院系中探索設置教師事務服務專員崗位,有針對性地精簡人才辦事流程,加快「最多跑一次」、「最多找一人」改革,讓人才充分享受校園的便捷服務和公共空間的舒適怡人。

3.加強人才服務保障,完善人才服務模式。我校積極爭取國家、浙江、杭州在人才政策、資源等方面的支持,下大氣力解決人才住房申購、落戶、子女教育、交通出行、醫療保障、教師公寓等關乎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解決人才後顧之憂,讓廣大人才在發展的道路上「輕裝上陣」。

未來,浙江大學將進一步優化人才評價機制、人才梯隊建設和人才生態系統,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中推進高水平創新實踐,立足學科、放眼全球、面向未來,為譜寫新時代高等教育人才工作新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精神丨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張露陽:奮力書寫蒼南公安新篇章
    在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中   奮力書寫蒼南公安新篇章   二、在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中打造現代警務的金字招牌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細化分解全部公安辦事事項,完善各類辦事情形及材料,形成最小顆粒化的辦理服務指南;積極與民政、工商、社保、衛計等部門互聯互通,完善出生、身後及軍人等「一件事」聯辦工作。堅持「智慧警務」引領。
  • 蘇州科技大學:奮力書寫立德樹人的新時代答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蘇州科技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貫穿始終,把聚焦學校中心工作貫穿始終,把實現協同育人貫穿始終,奮力書寫立德樹人的新時代答卷。深化黨建「新內涵」「打鐵還需自身硬」。
  • ...雙一流」大學建設南華新篇章——訪省政協副主席、南華大學...
    【高校校長訪談】奮力譜寫新時代「雙一流」大學建設南華新篇章——訪省政協副主席、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南華大學師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感到無比振奮、信心百倍。」
  • 牢記囑託 激揚精神 溫州大學奮力推進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
    他立足於國家、浙江省和學校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強調指出,溫州大學作為省重點高校、浙南閩北贛東區域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在區域高校中既要站C位又要站高位,要強化機遇意識,抓住華麗蝶變的絕佳窗口期,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提升內涵、辦出特色、釋放活力,以更大擔當、更大作為把溫州大學打造成區域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高峰和特色發展的新高地。趙敏對新學期工作進行部署。
  • 推動檔案綠色發展,書寫新時代檔案工作新篇章
    強化綠色檔案館硬體建設,逐步完善實時顯示檔案庫房溫溼度及環境質量數據,智能調節溼度及淨化空氣,實現檔案館庫房空氣品質的智能管理,使檔案工作者免受灰塵和細菌侵擾,使檔案保存更長久,庫房環境更健康。(二)推動檔案綠色發展是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的紮實舉措。推動檔案實體從紙質版本向紙質版本與電子版本並行,實現檔案的數位化收集、整理、存儲與服務,最終實現全流程的無紙化和綠色化。
  • 在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湖南新篇章中展現株洲新作為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主持並講話,他強調,要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賦予的「三高地、四個新」的新定位新期待,全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在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中展現株洲新作為。
  • 訪談|高景海:用奮進書寫高校社科聯工作新篇章
    回憶起往事,他不僅對省社科聯人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新、虛心下問等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對與省社科聯人共事時結下的深厚情誼念念不忘——山東省社科聯成立60周年系列訪談之十五高景海:用奮進書寫高校社科聯工作新篇章 與省社科聯結緣整整10年,與社科聯聯絡溝通已成為我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
  • 上海交通大學關於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報告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新發展理念,樹立正確人才觀,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著力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引進人才,以人盡其才的理念培育人才,以精準貼心的標準服務人才,致力於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相匹配的一流師資隊伍,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 牢記囑託 不負韶華 奮力書寫新時代「南開答卷」
    一年來,南開大學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開大學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建校100周年為契機,全力推動學校各項改革和事業特色化、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南開品格、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奮力書寫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四個堅持」推動落實新時代高等教育評價改革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立足應用技術型高校定位,以高校分類評價工作為抓手,激發改革動力,以評促建、以評促改,切實推動落實新時代高等教育評價改革,促進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堅持「黨委領導、強化責任」,建立健全學校內部評價機制。
  • 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重磅意見公布:突出品德評價
    適應中小學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新要求,建立充分體現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的評價標準,重點評價其教育教學方法、教書育人工作業績和一線實踐經歷。嚴禁簡單用學生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評價中小學教師。(十三)改進醫療衛生人才評價制度。
  • 浙江音樂學院:"人才20條"助力高水平一流音樂學院建設
    在全國高校緊鑼密鼓籌備新學年開學之際,浙江音樂學院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專題召開首屆人才工作會議,審議討論《浙江音樂學院關於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34;),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有關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制度,從而進一步統一思想、凝練共識、整體設計、統籌謀劃,形成重視人才的文化氛圍和工作機制,以人才為&34;,推動學校辦學事業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入推進中醫藥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
    北京中醫藥大學以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中醫藥拔尖人才為目標,著眼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風向標」作用,著力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大力實施中醫藥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努力營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格局,推進學校各項事業改革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系統完備的人才評價體系。
  • 湖南大學「五個下功夫」著力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湖南大學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辦學治校的重要工作和關鍵環節,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千方百計聯繫上、千方百計吸引住、千方百計服務好人才」理念,探索高校人才「引得進、留得下、幹得好」的長效機制,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專業化創新型的新時代教師隊伍。  堅持師德為先,在構建長效機制上下功夫。
  • 關注人才政策:南開大學召開2018年全校人才工作會議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和人才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和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落實「人才強校」戰略,加快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6月16日至17日,南開大學隆重召開2018年全校人才工作會議,以「牢記囑託、追求卓越、人才強校、創新引領——奮力開創新時代南開大學人才工作新局面」為主題,全面總結分析人才隊伍現狀,研究謀劃新時代人才隊伍新格局。
  • 玉溪:奮力書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新篇章
    回眸近年來玉溪教育發展歷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立德樹人、質量提升、教育資源整合、隊伍建設……這些關鍵詞濃縮成沉甸甸的教育答卷,為推進玉溪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民之所想、政之所向,我市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以及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加快補齊教育短板,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健康協調發展。
  • 南京農業大學新年賀詞:奮力譜寫建設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篇章
    學校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發展,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全力推進「1335」發展戰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科學研究成果不斷湧現,社會服務實踐卓有成效,南農精神文化日益彰顯,學校事業發展步入新階段。
  • 聚焦黨代會 | 出發,奮力譜寫浙師「一流夢」新篇章
    1月9日,中國共產黨浙江師範大學第六次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這次大會,全面總結了第五次黨代會以來黨委領導學校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深刻分析了學校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聚焦一流建設戰略主線尋找行動密碼,旗幟鮮明地提出「全面開啟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三步走」戰略安排和「一二三四五」戰略體系,集中反映了廣大黨員和師生員工的共同意志和集體智慧,是新時代學校實現新發展的全局性行動綱領。
  •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工作六個...
    要強化醫療衛生人才臨床實踐能力評價,合理確定不同醫療衛生機構、不同專業崗位人才評價重點,完善全科醫生與基層一線醫療衛生人才評價標準。要適應工程技術專業化、標準化程度高、通用性強等特點,分專業領域推進工程技術人才評價,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推進技能人才分類評價。要建立與產業發展需求、經濟結構相適應的企業人才評價機制,創新基層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完善青年人才評價激勵措施。
  • 奮力書寫新時代玉溪教育改革發展新篇章
    回眸近年來玉溪教育發展歷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立德樹人、質量提升、教育資源整合、隊伍建設……這些關鍵詞濃縮成沉甸甸的教育答卷,為推進玉溪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民之所想、政之所向,我市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以及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