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成就類(曹植)
簡析曹植詩的風格特徵與藝術成就。
答:曹植既不同於曹操的古直悲涼,又不同於曹丕的便娟婉約,而能兼有父兄之長,達到風骨與文採的完美結合,成為當時詩壇最傑出的代表,被稱為「建安之傑」。鍾嶸在《詩品》中說曹植詩「骨氣奇高,辭採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具體來說,他一生熱衷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後,壯志不衰,多憤激之情,所以詩歌的內容充滿追求與反抗.富有氣勢和力量,形成了「骨氣奇高」的一面;他的詩歌雖脫胎於漢樂府,但吸收漢末文人古詩的成就,講究藝術表現,已完全文人化了,其描寫的細緻和詞藻的華麗,形成了「辭採華茂」的一面;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映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這一切凝聚在其詩歌創作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可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文人,他的詩歌成就也主要表現在五言詩方面,為五言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詩歌從「言志」到「緣情」,從尚質樸到重藻飾,建安詩歌是一個轉折點,而曹植的詩歌正是這一轉折的標誌,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曹植詩歌不僅進一步開闢了文學抒情化的道路,也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詩歌藝術,主要表現在:一、詩歌風格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曹植詩歌既有豪氣縱橫如《白馬篇》者,也有哀怨纏綿如《七哀詩》者,總體風格是剛健和柔美的統一。悲涼慷慨、風格剛健,是建安詩人的共性,而曹植詩歌精工富麗、骨氣奇高,使其具有獨特的藝術個性。二、注重對偶、鍊字和生色。如《公宴》詩中「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接連三聯對偶,十分工整。其中,「被」、「冒」將靜態景物賦予動感,足見詩人鍊字功夫。曹植這類詩已暗合律詩的平仄,富有音樂性,孕育了新體詩的因索。三、工於起調,善於警句。如《七哀詩》中的「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等,這些警句或在篇首或在篇中,為全詩增色,四、發展了《詩經》比興手法,並融合了《離騷》象徵手法,如以轉蓮比喻流徙生活,以女無所歸比喻懷才不遇等。
曹植對詩歌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後人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張戒在《歲寒堂詩話》中說:「韓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詩,後世所以莫能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