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篇》
02 蜜蜂蟄傷與風團瘙癢
一個老師帶著他幾個學生敲開了竹籬茅舍的門。原來他們一起去春遊,不小心撞上了蜜蜂的窩,搞得學生們每個都被蜜蜂蟄了。雖然這種蜜蜂不是大毒蜂,但也又癢又痛,有很多娃子都哭了。他們有些就在父母的帶領下去找醫生,剩下這幾個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這裡。小指月看了後正搔搔腦袋,想出點主意,想不到爺爺早已在那邊搗薄荷葉了。原來昨天採的薄荷葉沒用完,爺爺正在把剩下的薄荷葉,通通都搗成泥。一會兒一大盤薄荷泥就端了上來。爺爺笑笑說,你們哪個被蜜蜂蟄得最厲害,先上來吧。只見一個小夥,捲起他的衣服,指著他的肘部說,老爺爺,我這裡被叮了個大包,又紅又腫。老先生就搞了一團薄荷泥敷在上面。這小胖子說,好清涼啊,感覺好像沒那麼痛了。其他人聽了都紛紛圍過來,嘰嘰喳喳地說道,我這裡也被蟄到了。老先生便吩咐小指月和老師一起幫娃子在被蜜蜂蟄傷處敷上薄荷泥。這樣一會兒一盆薄荷泥都快用完,大家被蜜蜂蟄傷的地方也都得到一片清涼,很快就熱退腫消,很是舒服。老先生接著說,以後帶娃子外出春遊,不要走到太深的山裡去,這次還好碰上一般的小蜜蜂,如果你碰上大馬蜂,一群蟄下來,那可回不來了。這老師聽後點了點頭,又問,老先生,為什麼我這手臂,經常瘙癢,抓哪裡,癢哪裡,醫院說是蕁麻疹,但吃了一些抗過敏的藥,但就是沒根治。老先生說,你這脈浮,浮主病在表,還是一個清陽不出上竅,不達四肢肌表,晚上睡覺要少吹空調,你是不是吹空調後,手臂還露在被單外面呢?這老師聽了後點了點頭。老先生說,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小指月你說為什麼會癢呢?小指月馬上引用《傷寒論》的條文來說,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這是說身體不能夠出點小汗,就會瘙癢難耐。本來按正常一天人皮膚肌表要排洩很多廢棄物出來,可空調的發明以及人們貪涼喜冷的習慣,每天就會少排很多汗酸,這些汗酸鬱在肌表,皮膚就容易反覆瘙癢。這時你如果當做過敏治,治來治去,你沒把這些毒汗排出來,都不能根治。只有打開肌表毛竅,讓毒汗排洩下來,身體才能真正地舒服。所以夏天要少吹空調,閉門留寇,要多曬太陽出汗,給邪以出路。這老師聽了後,點了點頭說,中醫真厲害,不單知道治病,還知道找出真正的病因,我知道以後該怎麼辦了,要少吹點空調,多運動出汗,多跟娃子們一起做體操,運動鍛鍊。然後老先生便開了兩味藥,就用薄荷配上蟬蛻等分打粉,每次用溫酒來送服一錢。這樣這老師吃完藥後,又加上晚上少吹空調,白天多運動出汗,三天就不再瘙癢了,接下來幾個月都沒有復發過。幾年的老毛病幾天就治好,不是中醫中藥有多麼神奇,而是你找到了病根,自己懂得養生,靠運動打開汗孔,不留下汗酸代謝物,身體就很通透,風癢就排洩出去了。小指月問,爺爺啊,為什麼你用這兩味藥,還要加酒來送服呢,不是說癢的要少喝酒嗎?老先生笑笑說,是要少喝酒,但少喝酒並不代表不能用藥酒,薄荷、蟬蛻你到藥櫃裡看是不是最輕飄的藥物啊?小指月點了點頭說,輕如羽毛!老先生又說,治上焦如什麼呢?小指月說,治上焦如羽,治肌表也如羽,凡脈浮者都可以用這質地輕疏的藥物,把肌表浮風疏洩出去。老先生又問,那我們這個酒是什麼道理呢?小指月說,酒能最快速地升清陽,散寒氣,開腠理。老先生點了點頭說,沒錯,藉助這酒勁,可以很快把薄荷蟬蛻,發散風邪,疏洩腠理的力量打出去,使清陽能更快速地出上竅走肌表,這樣毛竅一開,瘙癢便下來。小指月一拍腦袋說,爺爺,我明白了。老爺爺又笑著說,你又明白了什麼呢?小指月樂呵呵地說,過年的時候,爺爺不是帶我去看放煙花嗎?我覺得這酒應該是放煙花的那股動力,一下子把煙花打到很高去。而這薄荷蟬蛻在很高處,四散開來,使皮表的鬱結毛孔張開,使身上的鬱毒宣開,就像火花煙花在空中炸開來之後就煙消雲散一樣。老先生聽後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小指月馬上在小筆記本中寫道:
《永類鈐方》曰,治風氣瘙癢,用薄荷蟬蛻等分為末,每溫酒調服一錢。
中醫故事——《藁本篇》(鄉村醫生的疑惑)
中醫故事——《藁本篇》(去頭屑止頭癢,藁本白芷湯)
中醫故事——《蒼耳子篇》(督陽不升與鼻子不通)
中醫故事——《蒼耳子篇》(老道醫的心傳)
中醫故事——《蒼耳子篇》(《正氣歌》與蒼耳子散)
中醫故事——《辛夷花篇》(小指月嘗藥)
中醫故事——《辛夷花篇》(鼻子通氣與學習成績)
中醫故事——《辛夷花篇》(鼻塞三藥與辛走肺)
中醫故事——《蔥白篇》(蔥管與氣鬱耳聾)
中醫故事——《蔥白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中醫故事——《蔥白篇》(二便不利與蔥)
中醫故事——《蔥白篇》(蔥粥治痢)
中醫故事——《蔥白篇》(傷寒頭痛與連須蔥白飲)
中醫故事——《蔥白篇》(皮肉傷損)
中醫故事——《蔥白篇》(蔥有散結通絡下乳之功)
中醫故事——《鵝不食草篇》(不花一分錢治好鼻息肉)
中醫故事——《鵝不食草篇》2 (目內生翳膜)
中醫故事——《鵝不食草篇》3 (熬糖漿治百日咳)
中醫故事——《胡荽(香菜)篇》1 (開胃的香菜)
中醫故事——《胡荽(香菜)篇》2 (何以香菜能開胃消食
中醫故事——《胡荽(香菜)篇》3(芳香醒脾與過猶不及)
中醫故事——《薄荷篇》1(薄荷煎湯洗漆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