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寶黛共讀《西廂記》這一情節,對林黛玉有著怎樣的影響?
大家知道,書籍更能讓人產生想像,書籍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人在少年時期所閱讀的書籍,往往決定著他的內心世界。文學的魅力是無窮的,可以讓心思細膩的人跟著書中的人物去感受他們的情緒和情感。許多人都愛讀《紅樓夢》,也被這本奇書深深的影響著。但是其實,書中的人物也被其他的文學作品影響著,比如《紅樓夢》的主角林黛玉和賈寶玉,就被《西廂記》深深的影響著,在劇版《紅樓夢》中,寶黛一起在樹下讀《西廂記》的畫面成為經典的一幕。那麼《西廂記》以及《牡丹亭》這類書對林黛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呢?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對於林黛玉這種沒有經歷過什麼生活,性格敏感又處於少女期的人,看了這些文字自然會受到莫大的影響。其實在古代《西廂記》與《牡丹亭》常被戲子們搬上戲臺,賈母喜愛看戲,大觀園裡常常會唱戲,戲曲林黛玉倒也是沒少看的,但是她第一次看見文字版的《西廂記》還是被震驚了,因為文字的魅力不一樣,文字給她的衝擊力大過戲曲。她的領悟性強,同情心重,看到落花也會流淚,春光易逝,紅顏易老,這都是林黛玉從書中的詩句中習得的。
林黛玉小小年紀卻多愁善感,這和她的個人的經歷有關。她曾經也是林如海的掌上明珠,從小家裡請的是一對一的家庭教師,受著良好的教育,在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母親的早逝,她十歲左右就開始寄人籬下,後來父親也離世了。從此身邊再沒有最親近的人,無依無靠,因此林黛玉比任何人都知道什麼叫做成長,什麼叫孤苦,世事的變遷,誰都無法預料,世事是多麼會捉弄人。
其實在古代,就算是林黛玉讀過書,閨閣中的小姐,也是無法看到那些閒書的。林黛玉也一樣,因此她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那些書籍,她讀的那些書也都是些正統的書籍,但是賈寶玉卻不一樣,他有機會接觸到了這些讀物,就欲罷不能,摒棄了那些正統的書籍,寶玉把自己喜歡的書與黛玉一起分享,兩人心意相通,可以相互理解,其實寶玉敢讓林黛玉看這些書,因為他懂林黛玉,而林黛玉也懂他。
也正因為他們兩個人有默契一起看《西廂記》,這些書與林黛玉從前學習的詩經和四書不同,它的衝擊力更大,描述的是一種她從來不曾想過的生活。它對林黛玉的震撼是無窮大的,書中的世界和林黛玉所處的大觀園不同,是可以去爭取,也可以有團圓的。從前的人不能過問自己的婚事,自己的婚事都由長輩決定。對自己的婚姻聽之任之,才是大小姐的風範。若是違反了,反而有失體統。身為大小姐,林黛玉沒有權力決定自己的婚姻,儘管她有著一點點奢望,也隱約知道那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還是沒能擺脫傳統的束縛。
但是像小紅這樣的丫鬟,反而沒有了顧慮,可以和賈芸眉目傳情,甚至是傳手帕。這讓林黛玉看到了一種可能性,自己也是有可能去爭取的——還有一種爭取的可能,有些東西自己可以去奮力一搏。自己想要得到的愛情,還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聽之任之,也有人在努力奮鬥著。不僅是文字的美麗打動了林黛玉,還有書中的主人公,雖然她是個薄命女子,但是紅娘願意為她牽線。她有母親,也有兄弟,還有心愛的人為她失眠。她給了林黛玉一種美好的幻想,使她嚮往幸福——因為她知道了幸福。
林黛玉對賈寶玉肯定不會沒有想法,但是她習慣把想法悄悄地藏起來,因為她個人的性格和她從前的際遇,她不敢期盼什麼,只好悄悄的收好自己的心意。儘管兩個人都互有意思,但是由於在舊社會裡,沒有人能把心意說出口。他們倆都是大觀園的人,怎麼樣也無法掙脫命運,不管書裡說了什麼故事,其實都和他們沒有關係了。
但是通過這兩本書,林黛玉明白了世間還有那樣的女子,還有那樣為愛情而爭取的故事,還有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可能,還有一種幸福在等著,原來書中的人可以把情看的如此重要,原來世間的有情人還可以有這樣美好的結局。而她沒有想到,將來的自己也終為情所傷,為情所死,所以不知道《西廂記》是成就了林黛玉,還是毀掉了林黛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