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紅樓的時候,還是懵懂的年紀,那時候特別喜歡林黛玉,覺得她是真性情,而薛寶釵則太圓滑世故。再讀的時候,受到別人的影響,說黛玉這種性格只能活在書中,在現實中是不行的,更不能當少奶奶,薛寶釵才可以。於是便努力地去發現寶釵的好,去喜歡寶釵。如今又讀,發現黛玉完全可以做少奶奶。
那些說黛玉做不了少奶奶的無非是三個理由:性格問題,價值觀問題,身體問題。
第一:性格問題
有人說黛玉性格不好,我可不敢苟同。比如說她愛使小性兒,那麼,她除了愛跟賈寶玉生氣之外,跟其他人使過小性兒?沒有。即使有一次,她生史湘雲的氣,嫌把她跟戲子比,可實際上,在我看來,她還是在跟寶玉生氣,因為寶玉跟史湘雲使眼色,這下好了,林黛玉不幹了,你為什麼給她使眼色?覺得我脾氣不好是嗎?想保護史湘雲?這正是戀愛中的小女孩的才有的思想,沒事找事。不停地在試探,試探寶玉的真心,試探寶玉是否對她專一。這真的是無可厚非的,戀愛中的女人智商為零,沒事就生氣,林黛玉也逃不過這個規律。
還有就是有人說林黛玉比較孤傲,可是,你見她說過別人不好嗎?從沒有。對於好學的香菱,她還會認認真真,非常耐心地教她寫詩。相比之下,薛寶釵會給下人衣服穿,卻不會教她們學詩。林黛玉的孤傲是有心的人故意說的。而且,都說薛寶釵低調,可是,哪次寫詩不是她在跟林黛玉一較高下?她的詩跟林妹妹其實是有差距的,可是由於她的詩都比較能夠迎合當時的時勢,特別是賈妃喜歡,所以其他人尤其是李紈總是說薛寶釵寫得好。所以,林黛玉因為太有才而被嫉妒,有些人挑不出其他毛病,便只能說她孤傲。
第二:價值觀問題
有人說林黛玉瞧不起功名,不如薛寶釵現實,那麼,不考取功名就沒有別的活路了?據我所知,在歷史上有許多傑出的人,他們也有報國的理想,可是因為官場腐敗,最終辭官回鄉,宋朝的提刑官宋慈就是這樣。他也曾努力過,可是努力後發現沒有什麼用,便只得回鄉。可我們不能因此就說他回鄉是錯的吧。林黛玉他們所處的時代,就只看賈府,就知道很腐敗了,林黛玉不讓賈寶玉考取功名也沒什麼錯,兩個人能夠拿家裡的銀子置辦些田地處理好稼穡之事也很好了。畢竟林黛玉也是懂這些的。比如,有一次她就跟賈寶玉說,她略微算了一下,這個家進的少,出的多,也該勤儉一些。這就說明,林黛玉並不只是不食人間煙火,只知道吟風頌月之人,如果可以,她這麼聰明的人,再加上父親是巡鹽御史,把家業整治好也是在她的能力範圍內的。
第三:身體問題
林黛玉的身體做不了少奶奶,這不知又是誰說的。實際上,林黛玉的病更多的是心病,總擔心賈寶玉會娶了寶釵去。實際上,她在太醫的調理和賈寶玉的關心之下已經挺好的了,只是後來被王夫人把太醫給換了,才讓她的身體每況愈下。有對話為證:王夫人:「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林黛玉:」也不過這麼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看,黛玉身體不好,乃是王夫人偷偷把賈母專用的王太醫換成了鮑太醫。何等用心,我想大家都明白。所以說,林黛玉的病並無大礙,如果能順利和寶玉成婚,每天不用擔驚受怕,也沒有人害她,完全可以主持家業。
所以,所謂林黛玉不能勝任少奶奶這個位子,完全就是王夫人之類別有用心的人散布的,而林黛玉太單純,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便只得魂歸九天。而後,賈府也漸漸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