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壓力的增大,脫髮問題成為越來越多國人的困擾。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脫髮人群已超2.5億,大約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有脫髮問題。以植髮為代表的脫髮治療也隨之成為新的醫療消費熱點。例如,根據電商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期間,植髮類產品受到社會和大眾的普遍關注,成為搜索人數增速最快的醫療項目之一。
近日,大型健康科普節目海南衛視《健康新時代》就聚焦大眾關注的脫髮問題,圍繞脫髮治療,邀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楊淑霞、大麥微針植髮全球連鎖醫院院長、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毛髮醫學分會秘書長李興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助理研究員邢青斌等權威人士進行了專題探討。
節目中,大麥微針植髮全球連鎖醫院院長、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毛髮醫學分會秘書長李興東針對植髮的原理、技術分類、治療效果等進行了深入講解。
圖:大麥微針植髮全球連鎖醫院院長李興東受邀進行植髮技術科普
植髮手術先「取發」後「植髮」 FUT和FUE屬於取發技術
植髮在中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出現了多種成熟的技術。李興東表示,植髮分為取發和植髮兩個環節,分別有不同的技術。取發環節的技術主要為FUT(毛囊單位頭皮條切取技術)和FUE(毛囊單位提取技術)兩種。
據了解,FUT是從後枕部安全供區切取頭皮條,然後在體式顯微鏡下將頭皮條分離為單個毛囊單位移植體,再移植到禿髮區。其基本適合所有發質,一次可獲得較多的毛囊單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毛囊,但容易遺留條索狀瘢痕、術後恢復時間較長,手術產生痛苦較多。FUE則不需要切取條狀頭皮,而是採用特殊精密儀器從後枕部分散性地取出單個毛囊,可以在相對較大的範圍內有效地提取大量毛囊單位,具有創傷小、供區不用縫合、傷口癒合快,癒合瘢痕不易見等優點。
植髮技術有三類 微針植髮優勢明顯
李興東介紹到,在植髮環節,主要有傳統植髮(寶石刀+鑷子)、即插即種法(注射器針頭+鑷子植髮)和種植筆種植 (微針植髮)三種技術。三種技術各有差異,微針植髮相對其它兩種植髮技術,優勢更為明顯。
傳統植髮採用寶石刀打孔後,用鑷子將毛囊植入皮下。種植時需要用兩把鑷子,一把鑷子撐開皮膚,另一把鑷子將毛囊種到皮下,種植孔約1.0mm-1.5mm,相對較大,種植密度不夠高,同時毛囊方向性也不易把握。「即插即種法」即手術醫師單手持針打孔後立即拔出,另一手持種植鑷夾持毛囊即刻種植。其對技術人員要求不高、成本也較低,但毛囊容易受到擠壓,種植方向和密度都不易控制。
圖:傳統植髮手術步驟(演示)
相對於前兩種植髮技術,微針植髮是受到2017年世界植髮大會(ISHRS)推薦的植髮技術。其所用的微針針孔直徑僅為0.6mm-1.0mm,可以根據每個人頭髮粗細的直徑而調節使用。植髮時,將分離好的毛囊置入微針植髮筆尖的卡槽中,然後通過微針植髮筆內部的自動彈簧裝置直接將毛囊送到皮下。在建立毛孔通道的同時,讓創面更小,創口比傳統植髮小1/3。由於創面小,恢復也更快,最快的可以實現術後24小時衝洗。另外,微針種植的精度、密度都更高,而且可以360度靈活掌控方向,頭發生長方向更為自然。
圖:微針植髮過程(演示)
植髮不是治療脫髮唯一手段 非手術治療同等重要
針對「脫髮是否只能通過植髮治療」的疑問,李興東直言,植髮只是治療脫髮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同時,植髮也不適用於所有脫髮患者。例如,患有某些傳染或者免疫性疾病、有特殊體質(瘢痕體質等)、可移植毛囊數量不夠以及斑禿早期患者等都不建議做植髮。
李興東表示,除了選擇植髮之外,脫髮問題也可以先通過口服藥物、外用藥物、注射治療、雷射治療等非手術方式進行有效治療。
據了解,《健康新時代》是海南衛視推出的一檔大型健康科普類節目。該節目通過邀請醫療領域的權威專家,圍繞大眾關心的各種健康問題進行講解科普,旨在傳遞前沿健康理念、普及領先健康養生知識,傳播先進醫療手段。同時,作為一家由醫生創建的直營連鎖植髮機構,大麥微針植髮目前在國內外擁有33家直營分院。其率先從國外引進的微針植髮技術,經過5次自主創新升級,種植孔比傳統植髮小三分之一,微創、精準種植、恢復快,目前已累計服務全球超過60萬名發友,完成超過19萬例植髮手術。